【電子書】錦囊

忍者兔18色創意超輕黏土

忍者兔18色創意超輕黏土

親子同樂,小手捏創意,玩出想像力

  • 196
  • 分類:
    電子書童書/青少年
    追蹤
    ? 追蹤分類後,您會在第一時間收到分類新品通知。
  • 作者: 呂政達 追蹤
  • 出版社: 小魯 追蹤 ? 追蹤出版社後,您會在第一時間收到出版社新書通知。
  • 出版日:2013/10/10
  • ※ 本商品不列入大咖方案累消回饋計算

內容簡介

打開束口上的流光絲線,探索錦囊裡的麗境瑰寶

 

錦囊裡有什麼?
出土的臉骨化石、
浮出海面的鯤鯓、
氾濫的運河、
摩登的百貨店、
長眠溪谷的先靈,
還有……
時代的巨流從錦囊傾瀉而下,
水波倒映出綿延不絕的悠長故事。

 

一個原始人類在與野獸搏鬥後,兩者雙雙被大地與時光埋葬,直到一萬年後在菜寮溪分別被考古學家與郭姓通靈人發現;一只傳說中國姓爺的錦囊,突然出現在拍賣會場,引起各方人馬競價、爭奪,林家子孫欲購回這個失竊已久的傳家之寶……時間回到鄭成功打敗荷蘭人後統治臺灣初期,平民林水土意外得到國姓爺的錦囊,他將錦囊與平埔族人換地謀生,鹽田生意的成功使得林家成為地方知名望族……

錦囊曾回到林家,卻又無故失竊。從明鄭、清領、日治至民國的世世代代林家子孫,無論經歷結婚生子、成家立業,都會將錦囊的故事告訴後代,希望子孫們能取回國姓爺的錦囊,以慰先祖。林家開枝散葉後,延平街中藥鋪後代林家女兒的雙胞胎兒子,輾轉獲得郭神父的請託,將原始人遺失的左臉骨帶回菜寮溪,撫慰被稱為臺灣人「老爸」的先靈。

這不是結束,而是另一個故事的開始。看知名文學作家呂政達,如何將臺灣人類、族群、地方發展的起源與變遷,以穿梭古今的精采手法,描寫成家族興衰和庶民生活的長篇小說。見證的不僅是家族、臺南的歷史,更是整個臺灣歷史的縮影。

 

本書特色

 

★2012年國家文化藝術基金會文學創作補助作品
◎一只國姓爺的錦囊,牽繫起一個家族的歷史與情感,見證了一個地方的興衰與變遷
◎附贈《錦囊》地景散步地圖,讓讀者跟隨書中人物的足跡一同體驗府城之美

目錄

推薦序  打開臺灣史的錦囊  文‧葉澤山     2
作者序  小說書寫的生命探源  文‧呂政達    4

序  章  二萬年前                                                9
第一章  錦囊                                                      39
第二章  在一鯤鯓                                              65
第三章  靜靜的運河                                          93
第四章  銀座今夜繁華                                      119
第五章  東門城故事                                          149
第六章  第一街                                                  177
第七章  沒有左臉的人                                      209
終  章  血海湧現                                                233

後  記  沒有戰爭的海岸  文‧呂政達              236

臺南歷史散步‧臺灣歷史散步                        246
閱讀分享                                                            250

序/導讀

作者序

小說書寫的生命探源


我的生命有一半住在臺南,青年後才移居臺北。審視我的寫作取材和範圍,基本上是從臺北的都會生活與經驗的碰撞出發,近年來也開始從青少年時期的回憶尋找寫作靈感和題材,這個過程,並未經過策畫或設計,但許多作家也出現過類似的生命回顧歷程。

從遠大一點的文學視野來看,呼應文學探源和尋根的風潮,不過,閱讀已故作家李潼的《少年噶瑪蘭》卻讓我確信,這趟臺南的文學寫作,不一定是要如實地從個人的經驗開始和完成、出發和抵達,如果只是依照此書寫慣態,我勢必又會去寫我所熟悉的散文和雜文路線。

其實,題材在我少年生活體驗裡俯拾即得,那就是臺南人生活裡到處見得到、呼吸得到的國姓爺鄭成功的文化氛圍。當然,我不準備寫一本以鄭成功為主角的小說,而是以國姓爺的開拓史為出發點,圍繞著臺南歷史時空的小說,融入我所理解、尋找、探索以及想像所及,並嘗試將四百年來的某些歷史片段當作書寫的焦點,完成一本屬於我的、臺南人的,甚或是臺灣人的小說。

這部小說,將環繞在國姓爺獲賜的一只錦囊,藉由四百年來這只錦囊的下落,串聯出臺灣穿越皇權、戰爭、開墾、殖民地時期的種種記事,在歷史的記憶身影裡,書寫臺灣人形塑身分認同的種種面向。

後  記

沒有戰爭的海岸


請為我敘說海洋的訊息,夏日圍繞的海洋。竹筏馬達劃過潮水,灰色的帆布篷在風裡翻動著,傳送來濃濃的氣息,我們的船駛過龐大的蚵架旁,永遠的靜默蔓延在水底裡。遠遠地,翻過對面沙洲的木麻黃林,才是海峽,那當地的導遊透過擴音機說,這是一片永遠風平浪靜的海面,蘊藏豐富的漁產,候鳥相約飛來過冬,颱風總在海口處轉彎。我默默觀看眼前的海景,就是這裡了。

竹筏停靠在沙洲上,安排遊客觀賞招潮蟹的洞穴,沙岸邊,有漁家搭起帳幕賣炸蚵仔。下船,我獨自走進木麻黃林,眺望平靜的海面,心內沒來由地傳來一陣悸動,就是這裡了,我放下負在肩上的包裹。早晨的霧仍然沒有散去,再遠,還能看見些什麼?我彷彿看見昔日的海戰場,戰艦從甲板射出繩索勾住敵船,燃燒的帆,溫度節節升高,將旗仍在火海裡飄揚,砲彈射進海面,激起龐大的水柱,數百艘戰艦的將兵一起吶喊,回音飄盪,繼續迴旋在歷史裡。在多年後寧靜的夏日海岸,我窩起手向遠方的海看過去,卻只見鷗鳥的盤旋。

那場海戰,將改變島嶼的歷史,但將軍並不知道,他永遠不可能知道了,船艦才剛靠岸,他就發下號令,率領兵士去追趕敵軍。據說曾有部下勸他紮營休息,將軍卻執意追趕,他必定曾匆匆穿過這片木麻黃林、海岸,看見我身處的這片風景,海風同樣從我們身旁掠過,他們繼續趕路,當年,會有靜默的蚵架,鹽田和虱目魚塭嗎?

八百名兵士追進平原深處,當年,這裡有高大的蔓草叢,漫無邊際,一走進去即迷失方向,只有荒疏的日頭指引。他們說不定見過驚慌走避的鹿群,幽靈在寂寞的草原間行走,驚動候鳥從他們腳邊飛起。黃昏,他們紮營,造飯,將軍卸下浸透汗水的戎裝,設想敵軍的行蹤。然而,就在那夜色即將掩來的時刻裡,將軍顯然並沒有設想到,歷史將為他設置的命運。

將軍,我細聲念著他的名字,如海岸邊的祈禱,我祖父的祖父的祖父,我們的血管裡都流著他的血。時日如舊,仍有灰鷺停留在露出海面的木柱上,文風不動如同雕像;仍有黑面琵鷺群圍成圓圈,合力追捕水裡的魚隻;烏魚在陽光裡扭動尾鰭,閃亮鱗片。海岸彎成擁抱的姿勢,留住這一灣水,在內陸和外海間,如同海洋的記事簿,那場戰爭的記憶,也必然書寫在某段海面的紋痕上,隨著潮汐翻騰,在從不瞑目的沉船間,長滿青苔的盔甲,魚兵蝦將的巡邏取代了死去的誓願,他們還來不及登上期待的海岸。

我們家族的記憶,則一直保藏在舊厝的廳堂。小時候,我們這些小孩即對供奉祖先牌位邊的書卷感到好奇,卻都要等到滿十八歲,才許開盒觀書。我始終記得自己的十八歲,天色尚明,廳堂裡長明燭佇立供桌兩側,祖父燃香祝拜,請下用紅綢緞布包好的木盒,「感謝將軍的庇蔭,家族裡又有個十八歲的男丁了。」我心知祖父嘴裡喃喃念著的男丁就是我,低下頭,翻看盒裡的將符、璽印和手書,經過幾個世代的翻閱,那方宣紙已顯泛黃陳舊,稍稍褪色的墨水寫著「一死豈憑丹心知,忠勇付與子孫訓。」四百年前寫字的人心內充滿悲壯,恍如準備要在死神面前繳械了。四百年後,輪到我來看這幅字時,我看著祖父虔誠的臉孔,內心底滿是惶惑:祖父,你還要派我去打那場戰爭嗎?

那場戰爭的結局是悲麗的滅絕,敵軍趁暗夜悄悄包圍過來,襲擊,火槍從草叢間伸出,在明滅的彈火間,只有幾名兵士突圍而出,讓後人得以了解那晚的事件。後來的史家一直想知道,為什麼那天將軍執意要追趕敵軍,然後遭受死亡的命運呢?黑夜裡響起的槍聲如高牆包圍,將軍臨死的心緒在想些什麼?歷史在喧嚷裡爭辯多年,在巨大的時代變遷與轉動裡,筆尖沾著墨水,卻沒有將這段最後的追趕寫定,他們一直想知道,失去主將的這場戰爭,應該算是勝利,還是失敗?

在長久的歷史時光裡,我們終究都失敗了。我彷彿看見將軍仍伏在桌案上,拿著毛筆寫字。天色尚明,氣氛凝重,從他緊握的手勢裡寫出來的楷書,也像接受發號施令,在宣紙上站好自己分派的位置。他的神情鐵肅,一個字接著一個字,慢慢地寫,好像想把他來不及用完的壽命、他分配到的時間,都耗盡在這場書寫裡。隔天,他就要離開家人,帶領艦隊遠航了,那時,他是不是已預見自己的死亡?

 

我們這些還沒有輪到出場的子孫,在許多年代後屏息觀看他的書法,長明燭嘆息垂淚,黃昏的家訓,一去不回的青春歲月,全都在攤開書卷的剎那間湧向眼前。那次的出航從此決定家族的命運,像連根拔起的盆栽,植栽在一座熱帶的島嶼上,回歸線向南,北極星當空,然後發芽、結枝、連葉,孩子們跑過廳堂,高聲喧鬧,總覺得他仍坐在神主牌位裡,眼神炯炯向這邊的方向觀看,陌生而又熟悉。

小學五年級,我第一次在歷史課本裡看見他的名字,心裡滿是驚詫,咦,這個人從我們家的神案走了下來,轉身,就走進歷史課本了。那場海戰仍未結束,雖然結局勝負已知,卻每在有人翻開歷史課本時,繼續漫天的烽火,海上全是燃燒的船艦,屍體漂浮,魚群紛紛閃避,鷗鳥躲藏在礁岩間,而將軍的船艦仍將一再地靠岸,全身戎裝,刀箭齊整,發下號令,開始他最後的追趕。

 

那天下課回到家,放下書包,我急忙拿著課本到祖父面前:「阿公,你看,這個人的名字,也出現在我們的課本裡呢。」祖父靜默地望我一眼,笑笑,好像是他早就知道的祕密。然而,我們有沒有遺傳到他的勇敢、他面對滅絕時的鎮靜自若、他的執著?我們能不能像他一樣,在死神來臨時解械,放下手裡的弓箭,卻仍執意抬起臉孔,露出傲然笑容?

 我的祖父一生都在農事裡度過,印象最深刻的,卻是夏季微風襲來時,他躺在廳堂後側的榕樹下乘涼,有一天午後,祖母來叫他進去吃飯,他卻沒有再起來過,就這樣解械了。長一輩的都說,日治時代祖父做過里長,曾經解救過鄉人的性命。故事有許多版本,常聽到的是日本警察上門來抓那名鄉人,祖父用日語騙他們說,門裡面有蛇,嚇得日本警察不敢進去,這也該算得上是勇敢吧。直到去世前,祖父從沒有提起過這段往事,然則,祖父,你還要派我去打那場戰爭嗎?

 再下一代,我的父親放棄農田,轉到小學裡教書,相親結婚,生下我們,我從不記得他有可稱為勇敢的事蹟。然後到了我這一代,我常覺得自己的個性像足父親,喜歡獨處,一個人去旅行,在陌生的遠方得到心靈的釋放,正如眼前靜默的海岸,木麻黃在風裡翻動,萬古的浪潮向前推進海沙,沉浸,迅速退去,一如往常沒有多餘的爭辯。潮退,招潮蟹才從小小的洞穴現身,爭先恐後的向四方散去,那是牠們的自然本能,那場海戰發生在這裡時,牠們還沒有出生,沒有占到觀看歷史的位置。眼睛如果望向海岸線,再遠,踮起腳尖來看,我還能看見些什麼?記憶的開端和結束,像鯨魚從海面驚鴻一瞥?

 

那導遊遠遠從木麻黃林走來,召喚我,該是返回去的時候了。他們世世代代都住在這裡,守衛海岸、蚵架和黑面琵鷺,那是一段很長很長的故事了,像綿綿伸展的海岸線,他認得這裡的每一株植物,叫得出每個鄉人的名。我們往回走幾步路,停下來交談,我說,請再等等,我還有件事要做。我提到那場海戰,提起將軍的名字和他必然的結局。導遊疑惑地側過臉來,咦,你怎麼這麼熟悉?是讀歷史的,還是有家族關係……我慌張地低下頭來,總以為只要坦白承認,對方就會拿歷史裡將軍的形象和眼前這副肉身做比較,想起讀國中時,歷史老師在課堂上提起將軍的名字,全班同學的眼神全投在我身上,試圖從我的神情、身影裡尋找將軍的模樣,但就算有,也已是稀釋過的血液,如蒸發掉鹽分的海水,被馴服的獸類,我同樣緊張地低下頭來。

這是祕密,噢,我一點也沒有遺傳到他的勇敢,常常,生命裡的一些小失敗,已足夠將我擊潰,抱著頭喊痛,總像有一根箭穿過渾濁的空氣,急急在後面追趕,聽見後面大隊人馬的嘶喊,火般渦漩從激戰的海面飄來,烏雲密布,我總是處在逃遁的隊伍裡,拚命地想逃進遠處高大的草叢,

推薦序

打開臺灣史的錦囊

一只四百年前留下的錦囊,牽動著幾代人的命運,同時亦帶出臺南府城歷史風華。國姓爺的錦囊封藏著祕密,錦囊一開,猶如拉開臺灣歷史的序幕,邀你一同盡覽時光長河中的榮盛興衰。

作者巧妙地利用傳說中鄭成功獲賜的一只錦囊,串聯出臺灣遠古左鎮人生活、荷據、清領、日治、戰後等時期文化風貌,透過本書的描述,臺南十七世紀大航海時期的繁榮風光躍然紙上。在風中,彷彿聽見臺江內海港口大船停泊時,人們的吆喝聲;在字裡行間,則看見七頭鯨魚守護的海上,漢人、平埔族人、荷蘭人彼此交換貨品的身影。

本書內容以林姓望族作為故事線,臺南歷史、地理及文化場景為小說時空舞臺,史實與虛構的情節交錯,描述不同時代的臺南文化風貌,同時兼具小說的趣味性與歷史的真實性。在書寫手法上,則以電影分鏡手法描述不同故事,故事看似獨立,卻在結局完整連結,每則故事都是一顆珍珠,藉由國姓爺的錦囊彼此串聯,讀者閱讀完本書之後,可初步了解臺灣歷史輪廓。此為本書可貴之處──讓年輕一代更願意閱讀歷史故事,進而探尋臺灣多元文化並呈下的種種樣貌。

臺灣人口組成來自四面八方外來移民,歷經中、日、荷蘭等不同政權,呈現豐富獨特的文化特色,本書從不同角度呈現臺灣殖民文化下的豐富樣貌,而又在結局回溯至史前時代,隱含臺灣主體性議題,讓讀者們在結束閱讀、闔上書本之際,開始思考臺灣人的身分認同,餘韻無窮且低迴不已。臺灣主體認同需要更多人對於臺灣史的關心,然而歷史資料過於艱澀時往往拒讀者於千里之外。歷史的書寫需要趣味性吸引讀者的興趣,傳說則是歷史書寫時最佳調味料。本書打破歷史書寫的藩籬,藉由傳說、故事,讓歷史故事更貼近生活。

 文/臺南市文化局局長 葉澤山

 

作者的意圖十分明確,身為臺南子弟,他欲將府城輝煌的歷史說與讀者聽。這是近乎教科書的重責大任,讓小說來承擔,很危險,一不小心就可能寫成歷史小 百科。但作者是練家子,他透過林氏家族和一只錦囊的因緣,出入四百年的歷史時空,情節綿密,節奏暢快,彷如建了一座家族劇場,林氏祖先一一上臺,表演各自 的時代戲碼,流光婉轉,毫無冷場,好看!尤其蔡馨和林美智兩位女性風騷一時,引人遐思,在歷史舞臺上臺南女性可不曾缺席。

我不免想, 臺南遍地都是故事,如果鄭和下西洋在此汲過水的大井頭都成了「民權路上的一塊井溝蓋」,想必保安宮賣杏仁茶、左鎮街上的阿吉桑,或任何一名臺南人,大概人 人家裡都有個錦囊,都有一段歷史,林家一族只是其中切片,故事源源不絕,臺南啊,真是意味深長的一座老城。

 ──《中國時報》開卷版前主編/文字工作者  李金蓮

 

《錦囊》既是生動的歷史小說,也是精彩的人文地誌。作者運用在地素材,藉由一只國姓爺的錦囊,從長久的歷史時光,串起世代的記憶,在古今時空的交錯之 中,開展一段又一段虛實相映的感人故事,也重構了臺灣的過去與未來。種種青春面貌與年少情懷,纏繞著異國、異族、異文化的身分糾葛與迷離,單純的情與愛竟 也透顯著化不開的幽怨哀傷,這是青年男女的故事,也是臺灣族群認同的隱喻。《錦囊》也是屬於臺南的文學寫作,臺江內海、一鯤鯓、安平、林百貨、東門城、開 山路、延平郡王祠、馬公廟、臺南神學院等,歷歷在目。捧讀這本奇書,彷彿經歷了一趟神妙的走讀臺南閱讀之旅。

 ──國立成功大學臺灣文學系副教授  吳玫瑛

 

這真是一本令人驚嘆的歷史小說!故事時間的長河,從遙遠一萬年前的一名左鎮人全神戒備地躲在風的翅膀下,打開感官,嗅聞著風帶來獵物的氣息開始展開…… 而以一只傳說中國姓爺的錦囊作為故事勾,穿梭古今地串起荷據、清領、日治、戰後來到臺南的現代時空,其間如過盡千帆的家族榮盛興衰與庶民的悲歡離合,令人 捲卷沉思;卻又以一塊神祕消失的遠古人左臉骨的化石回到故事的源頭,「分離的已經復合,每滴血又回到了血管,生命的故事又重頭來過」,作者如是低語。

 打開第一頁,「風是他最好的朋友……」即欲罷不能地一口氣讀下去,如詩一般綿密且精鍊的文字、以史實與虛構交錯的情節、歷歷在目的寫實場景、溫暖良善的人 物刻畫……這個看似以國姓爺的府城開拓史為背景的故事,原來說的是我們每個臺灣人的心靈原鄉。「風是所有人的朋友」,作者於是以此句為故事作結。

 ──國立臺東大學兒童文學研究所副教授/通識教育中心主任  黃雅淳

 

如果你讀過美國知名作家路易斯‧薩奇爾的大獎小說《洞》,千萬別錯過這一部兼具魔幻寫實與神祕氛圍的巨著。作者以如詩的文字摻揉歷史與想像,書寫臺灣 四百年來穿越皇權、戰爭、開墾、殖民時期的歷史片段。當你追蹤一只御賜錦囊的輾轉,透過幾個小人物的命運流變與家族興衰,彷若走進一部史詩般的電影:或是 眺望戰雲密布的臺江浪濤;或是跟隨平埔勇士,追捕隱匿叢林的獵物;或是來到舟楫紛忙的運河邊,聽商行的人聲鼎沸和苦力們的對喚吆喝,交織成古安平的繁華如 夢。一只錦囊背後的錯綜因果、層層謎團終將被你揭開,當你掩卷之時,也將如歌的行板,走過四百年的府城;走過一段再真實不過的臺灣。

 ──兒童文學作家  廖炳焜

 

臺南,擁有臺灣獨一無二的史前時代文化瑰寶,距今九十至四十五萬年前的「早坂犀牛」以及二至三萬年前臺灣最早的智人「左鎮人」,都曾在這片土地活躍;漫 漫時光流轉數十萬年,從史前進入歷史時代,臺南成為臺灣近三百年首都所在地,荷據、清領、日治時期多元文化交融匯集於此,綻放璀璨光芒。呂政達先生透過一 只國姓爺的錦囊,帶領讀者穿越時空,從史前時代跨越至現代,隨著錦囊所串連的故事,讀者彷彿進行一場以臺南為背景的歷史壯遊,既寫實又虛幻,既有歷史的真 實感,又兼具傳奇的魅力性;歷史與傳奇,看似衝突,卻在本書中完美融合。

呂政達先生從大處著眼,從小處著手,宏觀層面以歷史為舞台, 跨越史前文化至現代,微觀處則描述臺灣庶民生活,常民文化躍然紙上。他以在臺南的少年時光為靈感來源,書寫出一部貫穿古今的重量級小說,濃縮歷史的精彩片 段,更賦予豐富情節,文字活靈活現,內容則蕩氣迴腸。這本書不僅讓讀者對臺灣歷史演進有更多的理解,更能啟發現代台灣人,認真的面對自己生命的起源。
 近年來,越來越多作家以臺灣歷史為藍本創作小說,而此類小說也受到廣大讀者青睞,足見過去被置於中國史脈絡中、不受重視的臺灣史,逐漸恢復其主體性。身為 讀者,我從這本以臺南為原點出發的小說裡,看到了臺灣人身分的認同,也希望這類關於臺灣歷史的書寫,讓更多人珍愛這片土地,並引導下一代建構起以臺灣為核 心的史觀和認同。

 ──臺南市長  賴清德

 

願望是憧憬,是期盼的美好,讓人如置身其中,喜悅流露。
願望是目標,是行事的動力,讓人如近在咫尺,喜悅可得。
願景,看似遙遠,卻可藉由築夢踏實而實踐。
長期經營親子客廳讀書會,我認為成員彼此間拋出問題,進而回答、追問,可增進情誼。
親子共讀,布題也很重要,因而我相當重視親子對話的質與量。學習,首需知如何學習。如何學習,老師是關鍵。 家長也是關鍵。

 

學習,是與世界的相遇與對話;是與他人的相遇與對話;也是與自己的相遇與對話。從既知的世界出發,探索未知世界的旅程;是一種超越既有的經驗與能力,形成新的經驗與能力的挑戰。關鍵之一是師長對於問題的設計與掌握的時機,對孩子的理解與學科概念的精準串聯與構築鷹架。

 

閱讀呂政達《錦囊》如探囊取物,欲罷不能,您也可以試試看,親子教養可以很浪漫!

 ──教育部閱讀推手/天下雜誌閱讀典範教師/臺南市新化國小教師  楊春禧

 

爸爸和媽媽是我生命中的重要他人,因為自小到大,我的休閒假期是在閱讀歷史、府城遊蹤中度過。全家人曾經參與臺南米其林三星之旅,透過府城歷史散步,讓 我緬懷古人,發思古之幽情,凡事儘量往好處想,就可擁有正能量。閱讀呂政達《錦囊》,我覺得它是家族、臺南的歷史,更是整個臺灣歷史的縮影。特色如下: 一、取材精當;二、內容豐富;三、故事生動有趣。

我很喜歡它。透過文學的薰陶,讓我獲得歷史、文化的精髓,因而增長見識和智慧。推薦您閱讀!

 ──國立臺南一中  王政淯

詳細資料

詳細資料

    • 語言
    • 中文繁體
    • 裝訂
    • ISBN
    • 9789862113905
    • 分級
    • 普通級
    • 頁數
    • 256
    • 商品規格
    • 16開19*26cm
    • 出版地
    • 台灣
    • 適讀年齡
    • 全齡適讀
    • 注音
    • 級別

商品評價

訂購/退換貨須知

加入金石堂 LINE 官方帳號『完成綁定』,隨時掌握出貨動態:

加入金石堂LINE官方帳號『完成綁定』,隨時掌握出貨動態
金石堂LINE官方帳號綁定教學

提醒您!!
金石堂及銀行均不會請您操作ATM! 如接獲電話要求您前往ATM提款機,請不要聽從指示,以免受騙上當!

購買須知:

使用金石堂電子書服務即為同意金石堂電子書服務條款

電子書閱讀方式分為金石堂(線上閱讀)及Readmoo(兌換碼)兩種方式

電子書 金石堂
  • 您所購買的電子書,將儲存於會員中心→我的交易紀錄「我的e書櫃」,點選線上閱讀直接開啟閱讀。
  • 最佳瀏覽載體: 建議使用Chrome、Microsoft Edge 有較佳的線上瀏覽效果, iOS 14.2 或以上版本,Android 6.0 以上版本,建議裝置有6GB以上的記憶體,至少有 30 MB以上的容量。
電子書 Readmoo
  • 您所購買的電子書,請至會員中心→我的交易紀錄「我的e書櫃」領取複製『兌換碼』至電子書服務商Readmoo進行兌換。

退換貨須知:

  • 因版權保護,您在金石堂所購買的電子書僅能以金石堂專屬的閱讀軟體開啟閱讀,無法以其他閱讀器或直接下載檔案。
  • 依據「消費者保護法」第19條及行政院消費者保護處公告之「通訊交易解除權合理例外情事適用準則」,非以有形媒介提供之數位內容或一經提供即為完成之線上服務,經消費者事先同意始提供。(如:電子書、電子雜誌、下載版軟體、虛擬商品…等),不受「網購服務需提供七日鑑賞期」的限制。為維護您的權益,建議您先使用「試閱」功能後再付款購買。
※ 本商品不列入大咖方案累消回饋計算
金石堂門市 全家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7-11便利商店
World wi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