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書】想衝,為何没幹勁?

歌林Kolin 定時涼風大廈扇

歌林Kolin 定時涼風大廈扇

涼夏舒適節能提升冷扇效果!

  • 分類:
    電子書心理勵志
    追蹤
    ? 追蹤分類後,您會在第一時間收到分類新品通知。
  • 作者: 植木理惠 追蹤
  • 出版社: 采實文化 追蹤 ? 追蹤出版社後,您會在第一時間收到出版社新書通知。
  • 出版日:2020/03/26
  • ※ 本商品不列入大咖方案累消回饋計算

內容簡介

發自內心湧現的幹勁,從何而來?
擊潰倦怠期,提高生活與工作的熱情,
找回積極主動的自己。


★日本超人氣心理師,破解現代人「慣性倦怠」的職業病!
★「我總算了解自己工作上没幹勁的原因了!」上班族驚嘆。

你是否經常產生慣性倦怠?明明有心做好一件事,卻又欲振乏力,內心焦急不已。不管是工作還是學習,每隔一陣子就提不起興致,打不起精神。

此時,大多數的人(也許包括你)都會這麼做:吃頓大餐犒賞自己、找朋友訴苦轉換心情、大睡一場恢復電力,被動的等待倦怠的情緒過去,再不行就換工作、換環境。

然而我們清楚知道這些方法越來越没用,倦怠發作的時間越來越短……
若情緒低落的狀態持續太久,會讓人逐漸失去對工作與生活的動力,影響身心健康。

心理師植木理惠說:提不起勁做事,絕不是你的問題!

被摧毀的幹勁
一九五○年代,心理學家賀倫招募學生參與有薪實驗。學生不必從事任何工作,幹得越久賺得越多,但除了吃飯或上廁所什麼事都不能做。這項實驗吸引多人報名,然而才幾天,學生們就受不了了。而忍耐下去的學生,才短短數日就失去了算數能力,甚至就算只給他們一本電話簿,學生也開始忍不住拼命閱讀。

此實驗證明,人類絕不是天生懶惰的動物。我們都有與生俱來的好奇心,想靠自己的意志,追求有趣、有成就感的目標,但在工作和學習上,為何我們卻經常感到倦怠呢?

那是因為,我們經常被錯誤對待,至使工作和學習的熱情消失。

#遠大的目標和加薪都無用
曾經有位連鎖餐飲店的社長,看每個店長都很努力,公司業績也持續成長,於是大幅調高店長們的薪水。想不到底下的店長非但沒有感謝他,甚至互相比較薪水,抱怨自己領的不夠多。其實店長的用意是好的,但只要方式錯誤,不但沒有激勵到下屬,反而壞了幹勁。

職場上,我們平常慣用的獎懲制度、目標設定等方式,只要運用錯誤,就會導致人心的幹勁消失。

最強幹勁養成
心理師植木理惠認為,要如何找回並培養幹勁呢?有一個「心理公式」是:
「期待」╳「價值」=動機(內在滿足感)

人不能只為麵包而活。人生在世,追求獎勵與報酬不是唯一目標。我們都需要精神上的充實感和生存意義,這種「內在」的滿足感,才是幹勁的來源。

#期待:
期待是指「達成目標的成功率」。樹立目標是培育幹勁的第一步,先揭示目標才會有躍躍欲試的欲望,但這個目標必須是可行,讓人心產生期待的。要如何才能產生期待感呢?如:大目標由他人(主管、父母)提出沒關係,但短期目標要讓當事人自己決定;先設立輕鬆的目標建立自信,同時營造可以安心完成目標的環境。……等等

#價值:
價值是指「目標是否有魅力」,而想要讓目標有魅力,必須要將「好奇心」和「貢獻感」結合在一起。在工作上,只有把自己當棋手而非棋子的人,相信自己是有貢獻,並且對目標產生好奇的,才會相信自己是有價值的。

書中作者運用心理科學的方法,找回一般人因過去錯誤對待失去的幹勁,若你經常覺得工作、生活没動力,千萬不能放任不管,書中以科學方法,一一探討人們缺乏動力的原因,並找到充滿幹勁的方法。

本書適合:
1.想提升團隊氣勢、業績的上司主管
2.希望孩子主動學習的父母
3.期待激發學生挑戰新事物、正向思考的老師
4.渴望提升工作效率與生活品質的人

作者

 

植木理惠    

日本知名心理學家,臨床心理師。

東京大學研究所心理系畢業後,擔任文部科學省特別研究員,進行心理學的實證研究。並以史上最年輕的資歷,連續獲得日本教育心理學最難得到的「城戶獎勵賞」、「優秀論文賞」。目前擔任綜合醫院心理諮商師,以及慶應義塾大學講師,也是各大電視節目上廣受好評的心理師。

除了熱衷學術研究以外,也撰寫諸多簡單易懂的心理學書籍,著有:《白熊心理學》、《徹底看透人心的心理學》等書。

譯者簡介

葉廷昭

文藻外語學院畢業,現為專職譯者。
如對翻譯有任何疑義,歡迎來信指教:kukuku99@gmail.com

序/導讀

作者序

相信各位都曾經歷過下面的狀況。
明明有心做好一件事,卻又欲振乏力,內心焦急不已。老師或上司耳提面命,你就是提不起勁,一點辦法也沒有。
不管是學業、工作、還是運動,沒有幹勁根本無法專心投入。不專心的人花再多時間也不會進步,興致也就日益低落。
不但如此,若將缺乏幹勁的問題長期置之不理,還會失去嘗試新事物的動力。自暴自棄和情緒低落的狀態持續太久,對心理健康也有不好的影響。
因此,如何培育幹勁,找出「提振幹勁」的訣竅,不只關係到成績和工作效率,也是左右生活品質的一大關鍵。
培育幹勁,其實就是化育人心。

各位的親朋好友、下屬、晚輩、小孩、學生等等,是否都有足夠的幹勁?而你是否也經常忽略幹勁的重要,只會強迫他們在工作或課業上努力?這對雙方來說,都是一件吃力不討好的事情。

反過來看,你自己又是如何呢?
你是否認為缺乏幹勁是自己的問題?事實上,那並不是你的錯。
提不起勁做事不是你的問題,只是沒人教你「如何提振幹勁」罷了,你缺的只是一個好的方法。

凡事跟幹勁有關的問題,本書都提供了解決方法。

心理學是我的專業領域,其中我特別深入研究「幹勁論」和「企圖心原理」。我想提出一個具體的方法,教大家用這些理論教養子女,培育莘莘學子和職場人才。也希望這本書能幫助各位,重新審視心中對「幹勁」的看法。

在讀這本書之前,請容我冒昧提出一個要求。
請先把你養育兒女的方法,還有對幹勁的觀念都放到一邊去吧!
換言之,如果你曾有一套「提振幹勁法」,請先把它們忘得一乾二淨,再來拿起這本書閱讀。
「如何培育幹勁」是一個很浩瀚的問題。每一個教育家、父母、還有負責培育人才的上司主管,幾乎都有一套自己的哲學。
我會根據自己研究心理學的基礎,以及提供心理諮詢的經驗,向各位介紹「我認為百分之百正確的內容」。
我跟各位保證,這些都是經過時間淬鍊,而且有科學證明的事實。這才是一個研究者該做的工作,也是我們的使命。

所以,請各位瞭解一下(或說忍耐一下)的思維。我知道這是一個很厚臉皮的請求,但我希望各位試著用客觀的態度,來看待我這個徹底用科學理論表達論述的人。

說不定看完後,你會有一些全新的領悟,在心中發酵膨脹。或許你只認同書裡部分的做法,也或許有本質上完全無法認同的見解,都沒關係。
我誠摯地寫出自己的理論和想法,同時也希望各位讀完本書後,如果不認同當中提振幹勁的方法,或是培育人才的論調,請務必提出來讓我知道。
寫書最值得慶幸的,就是引起讀者的疑問和反對,並透過讀者的指點,瞭解心理學不足之處,以及我個人不成熟的地方。

「幹勁」究竟從何而來?又是如何增長和萎縮的呢?我們該怎麼培育出充滿幹勁的人?
希望本書能拋磚引玉,帶領各位更深入探討這個問題。

本書主要的目標客群,是負責培育人才的領袖、養育兒女的父母。當然,也可以用來提振自己的幹勁。畢竟這提振幹勁的方法,人人都適用。
最後,本書若能激發各位,還有各位身旁的親朋好友,那麼我也同感欣慰。
 

植木理惠

 

詳細資料

詳細資料

    • 語言
    • 中文繁體
    • 裝訂
    • ISBN
    • 9789865071004
    • 分級
    • 普通級
    • 頁數
    • 208
    • 商品規格
    • 21*14.8
    • 出版地
    • 台灣
    • 適讀年齡
    • 全齡適讀
    • 注音
    • 級別

商品評價

訂購/退換貨須知

加入金石堂 LINE 官方帳號『完成綁定』,隨時掌握出貨動態:

加入金石堂LINE官方帳號『完成綁定』,隨時掌握出貨動態
金石堂LINE官方帳號綁定教學

提醒您!!
金石堂及銀行均不會請您操作ATM! 如接獲電話要求您前往ATM提款機,請不要聽從指示,以免受騙上當!

購買須知:

使用金石堂電子書服務即為同意金石堂電子書服務條款

電子書閱讀方式分為金石堂(線上閱讀)及Readmoo(兌換碼)兩種方式

電子書 金石堂
  • 您所購買的電子書,將儲存於會員中心→我的交易紀錄「我的e書櫃」,點選線上閱讀直接開啟閱讀。
  • 最佳瀏覽載體: 建議使用Chrome、Microsoft Edge 有較佳的線上瀏覽效果, iOS 14.2 或以上版本,Android 6.0 以上版本,建議裝置有6GB以上的記憶體,至少有 30 MB以上的容量。
電子書 Readmoo
  • 您所購買的電子書,請至會員中心→我的交易紀錄「我的e書櫃」領取複製『兌換碼』至電子書服務商Readmoo進行兌換。

退換貨須知:

  • 因版權保護,您在金石堂所購買的電子書僅能以金石堂專屬的閱讀軟體開啟閱讀,無法以其他閱讀器或直接下載檔案。
  • 依據「消費者保護法」第19條及行政院消費者保護處公告之「通訊交易解除權合理例外情事適用準則」,非以有形媒介提供之數位內容或一經提供即為完成之線上服務,經消費者事先同意始提供。(如:電子書、電子雜誌、下載版軟體、虛擬商品…等),不受「網購服務需提供七日鑑賞期」的限制。為維護您的權益,建議您先使用「試閱」功能後再付款購買。
※ 本商品不列入大咖方案累消回饋計算
金石堂門市 全家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7-11便利商店
World wi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