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書】班傑明.富蘭克林:美國心靈的原型(《賈伯斯傳》作者經典巨作)

歌林Kolin 定時涼風大廈扇

歌林Kolin 定時涼風大廈扇

涼夏舒適節能提升冷扇效果!

  • ※ 本商品不列入大咖方案累消回饋計算

內容簡介

「要理解當代美國及世界如何形成,你不可不理解富蘭克林。」

前《時代》雜誌執行總編輯、CNN董事長兼CEO
《賈伯斯傳》、《愛因斯坦傳》作者華特.艾薩克森另一經典傳記巨作
美國之父班傑明.富蘭克林──最具權威傳記
去除神話,重新認識真實的富蘭克林

苑舉正(台灣大學哲學系教授)、顏擇雅(出版人)──專文導讀

班傑明.富蘭克林,18世紀美國啟蒙運動的開創者、實業家、科學家、作家、政治家、外交家,更是美國獨立革命的領導人之一,協助《美國獨立宣言》及美國憲法的起草與修改。他傳奇性的一生及人格特質,使他成為美國人民景仰的對象,鋼鐵大王卡內基、投資大師華倫.巴菲特、查理.蒙格等人更將富蘭克林視為心目中的英雄。從美國百元鈔上的富蘭克林肖像,即可看出他在美國人民心中的地位。而在這個世界局勢動盪不安的年代,正是時候讓我們重新回顧這位「美國之父」的一生,是如何在亂世中催生出一個偉大的國家,並奠定當代世界的重要價值基礎。

本書作者華特.艾薩克森曾任《時代》雜誌執行總編輯、CNN董事長兼CEO,在歐巴馬總統上任後,更被指派擔任美國廣播理事會(BBG)主席。他不僅是一位傑出的媒體人,更是備受讚譽的傳記作家。包括賈伯斯親自登門請他撰寫的《賈伯斯傳》(Steve Jobs)。除此之外,《愛因斯坦:他的人生,他的宇宙》(Einstein: His Life and Universe)、《季辛吉傳》(Kissinger: A Biography)等暢銷傳記作品。

而本書誕生於富蘭克林300歲冥誕前夕,當時市面上出版了許多他的傳記作品,但艾薩克森的《富蘭克林傳》卻在亂局中脫穎而出,被公認是目前為止最好的富蘭克林傳記,更獲得伊隆.馬斯克(Elon Musk)等人公開推薦。

在這本結構清晰、現代性及可讀性兼具的富蘭克林傳中,作者以近似文學小說的優美筆法,全面而深刻地記述了他傳奇的一生。你將看見富蘭克林在他84年的人生當中,如何在波士頓、賓州、倫敦、巴黎等地輾轉遷徙,從一個逃跑的印刷學徒,一步步變成當時美國首屈一指的作家、發明家、媒體大亨、科學家、外交官、商業鉅子,以及最足智多謀而務實的政治領導者,促使美國獨立建國。

除此之外,我們更能看見未曾知曉的富蘭克林:發現他更是一個懂得生活的生活家,一生有一半的時間不在美國而在歐洲遊歷;還有,他絕大多數時候並不認為自己是個美國人,甚至一開始並不主張美國獨立;從家庭看來他也並不完美,我們將看到他私底下多情的一面……本書將揭露世人並不知情的那些面向,讓我們得以更深刻地理解他的生命經驗及思想哲學。

富蘭克林本人的自傳由於已是兩百多年前的作品,對現代讀者來講筆法可能有相當的距離感及門檻,此書正好能夠補足該缺失,讓我們能夠重新深刻理解這位美國第一位偉人。此外,富蘭克林自傳內容只寫到1760年,也就是美國獨立前夕為止,而本書更進一步補足後面自傳中未提到的部分,以及富蘭克林逝世後美國的發展。

理解偉人,我們需要的從來都不是完美的神話。本書從務實的角度,替我們找回富蘭克林的血肉,並帶我們回到300年前,看見一個人類史上極為重要的年代,以及塑造出這個輝煌年代的重要角色的一生。每個時代都有許多值得景仰的人物,但少有人的生命故事及思想能如此歷久彌新。透過作者的詳細考據,此書全面、詳實且客觀,呈現了此位偉人及該時代的完整面貌,並理解為何二十一世紀還是能和他的一生遙相呼應,絕對是本不可不讀的當代經典。

作者

華特.艾薩克森Walter Isaacson


美國著名傳記作家,寫作功力一流。獲賈伯斯親自登門要求為他撰寫傳記,說:「你想怎麼寫就怎麼寫,出版前我完全不看也可以。」現任國際非營利組織亞斯本研究院(Aspen Institute)執行長暨總裁。該機構聲譽卓著,不僅是美國當代最著名的政策研究與教育機構,在歐洲、亞洲也設有研究分院,透過邀集各界精英舉辦高峰會、研討會和執行研究計畫等,積極促進國際領導人才交流,並提出政策建言,是美國最具影響力的研究機構之一。


艾薩克森畢業於哈佛大學文學院,後以羅德學者身分在牛津大學進修,並取得哲學及政經碩士學位。曾任《時代》雜誌執行總編輯、CNN董事長兼執行長,在歐巴馬總統上任後,被指派擔任美國廣播理事會(BBG)主席。


艾薩克森不僅是一位傑出記者,更是備受讚譽的傳記作家,寫作功力一流。著有《賈伯斯傳》(Steve Jobs)、《愛因斯坦》(Einstein: His Life and Universe)、《季辛吉傳》(Kissinger: A Biography)等暢銷傳記。

譯者

洪慧芳


國立台灣大學國際企業學系畢業,美國伊利諾大學香檳分校 MBA。曾任職於 Siemens Telecom 及 Citibank,目前從事翻譯工作,譯有《大師解讀行銷》《看得見的領導》《引爆市場力》《好感度》《簡單,但不容易:明茲柏格談管理的本質》等。

相關著作:《為什麼撲滿比存摺容易存到錢?透過263個日常實驗,從心理學和行為科學解開消費、理財和借貸行為的真相,學會聰明用錢!》

目錄

第一章 富蘭克林與美國的誕生
第二章 天路歷程(波士頓,1706–1723年)
第三章 幫工歲月(費城與倫敦,1723–1726年)
第四章 印刷工(費城,1726–1732年)
第五章 社會公民(費城,1731–1748年)
第六章 科學家和發明家(費城,1744–1751年)
第七章 政治家(費城,1749–1756年)
第八章 亂局(倫敦,1757–1762年)
第九章 返鄉探親(費城,1763–1764年)
第十章 密使(倫敦,1765–1770年)
第十一章 反叛(倫敦,1771–1775年)
第十二章 獨立(費城,1775–1776年)
第十三章 朝臣(巴黎,1776–1778)
第十四章 長袖善舞的享樂家(巴黎,1778–1785年)
第十五章 和平使者(巴黎,1778–1785年)
第十六章 賢哲(費城,1785–1790年)
第十七章 後記
第十八章 結語

謝辭
人物表
資料來源與縮寫
附註 
富蘭克林年表
貨幣購買力兌換說明

序/導讀

專文導讀一一位偉人的一生,一個國家的崛起

國立台灣大學哲學系教授苑舉正


閱讀本書之前,我對美國這個國家,感覺既困惑,又羨慕。
我羨幕美國的富強。美國的富,不僅是地大物博,也是全世界有才華與錢財的人,願意移入的結果。美國的強,也不單是軍事力量的先進,更是精神力量的完備,尤其是高等教育與社群意識;高等教育吸收全球的人才,而社群意識則發展出在地的團結。
然而,我對於美國的困惑來自於日常的經驗。我每次觀察美國人時,就發覺美國人的行事風格,充滿矛盾。我不知道,美國人是小氣,還是大方?美國人注重存錢,還是偏愛樂捐?美國人追求勤勞,還是享受?美國人的生活究竟是節儉,還是浪費?
我甚至搞不清楚,在生活中,美國人是嚴肅,還是幽默?就政治層面來說,我不知道美國人強調的是理想,還是現實?就社會來說,我不知道美國人是追求自由,還是固守傳統?就信仰來講,我不知道美國人是世俗的,還是篤信的?對於想認識美國的人而言,我這一連串問號,都是值得探索的問題。

這些困惑我的問題,包含令我羨慕的美國富強,都在閱讀這一本書的過程中,得到了答案。班傑明.富蘭克林出生於1706年,卒於1790年。從出生到過世的84年中,富蘭克林的生命都在十八世紀。了解的歷史的人都知道,十八世紀是啟蒙運動的歲月,也是法國人所謂的「光的世紀」(le siècle des lumières)。啟蒙運動就像光照在黑暗的大陸上,讓一切有關真理、道德、美感以及神聖的事物,都因為理性像光一般地點亮了世界,讓真實呈現,驅逐了先前的蒙昧。
啟蒙運動所標榜的精神,並不單純地是一種革命式的轉變,但也不是演化式的過渡。就像德國大哲學家康德所說的,啟蒙運動是人憑藉其理性,對於所有眼前事物重新檢視,並以勇於求知的態度,開創未來。富蘭克林就是這樣一位開創新局面的人物。在他多彩多姿的一生中,富蘭克林具有三種不同的身份:第一、擁有精湛文字能力的印刷商;第二、擁有強大求知欲的科學家;第三、擁有崇高政治理想的外交家。這三個角色說明了富蘭克林一生的主要階段。但是,在人生的所有階段中,啟蒙思維一直貫穿所有他做過的事,成為畢生的準則。

富蘭克林自幼聰穎,他的父親也確實想讓他受最好的教育,以待日後成為優秀的牧師。他自幼讀書就比一般人表現好得多,甚至毫無疑問可以進入哈佛學院。但是,他的父親以學費太貴為由,沒有讓他繼續就學,反而讓失學的十六歲青年,出外打拼,進入印刷業作學徒。
富蘭克林不是一般的印刷工人,而是一個深具文字能力的作家。傑出的寫作能力,不但成為他解決生活的利器,也是他日後創造生涯(尤其是政治生涯)的工具。富蘭克林極擅於以假名的方式,甚至以孤苦老太婆的的名義,發表既諷刺又令人發噱的文章。在這些充滿辛辣文字與幽默思想裏,富蘭克林藉由辦報的形式,傳遞著他所堅持的人生價值:勤勞、儉節與實用。
在閱讀本書的過程中,我非常驚訝地發現,富蘭克林總是能是提起如椽之筆,寫出擲地有聲的文章,不但引人深思,還能達到銷售目的。這種既認真工作,又努力賺錢的觀念,是他畢生的基本信念。看到這一點,我突然理解,德國社會學家韋伯在《新教倫理與資本主義精神》中所強調的,「勤奮工作、榮耀上帝」。重視工作與篤信上帝之間能夠連在一起的主要理由,就是在人間以勤奮與節儉的態度,回報上帝。

富蘭克林是一位天生的哲學家。他雖然沒有發明了什麼偉大的哲學理論,但是他的人生,體現了美國最重要的哲學思想:實用主義。對於富蘭克林來說,沒有兼顧世俗生活的理想,失於空泂,但沒有思想作為導引的人生,必然迷失。雖然當初美國是一個為了追求宗教自由而成立的國家,可是我發現,18世紀的美國人,對於如何調和宗教規範與人生欲望,一樣感到徬徨與無助。
富蘭克林當然也不例外,但是他總能將宗教的規範轉化為生活的啟發,勇於開創自己的人生。他做判斷從不遲疑,原因就是他的宗教信念。他絕不把宗教規範與《聖經》的內容當作教條。對這些規範,他維持了相當大的詮釋空間,並在其中,讓理性與感性都扮演重要的角色。理性讓他維持方向,不會迷失,而感性卻時時提醒他,人是有限的。在很多地方上,人不但應該服從於上帝的規定,也必須承認自己的限制。每當我看到富蘭克林對於異性的追求與欲望時,我都不禁莞爾,想他這種不斷反省的過程,不正是每個人都需要的道德支柱嗎?

生長於啟蒙世代的富蘭克林,最令人膾炙人口的地方,莫過於他發現了電的妙用。我們從小都聽過富蘭克林如何透過風箏,把天上的電引到地上,讓鑰匙閃耀著火花。本書的作者非常仔細地講述這個傳奇故事,而且特別強調富蘭克林的確放過這風箏,還有兒子在旁可以作證。其實,相較於富蘭克林對於科學整體的發明與興趣,這一切不過是九牛一毛。
富蘭克林在現在科學的開創上,功勞卓著,足稱為北美新大陸的啟蒙高峰。他對於科學的理解,完全來自於日常生活中的實用精神。當他看到任何值得進一步檢視的現象時,他總會不斷地在腦海中浮現出「為什麼?」的問題。然後,他會用實驗的方法,理解這個異於常態的現象發生的原因。掌握這個原因之後,他很自然地提地出一套解釋的理論,再藉由先前的經驗現象與實驗的架構,證視這個理論的有效性。
我發現,這正是美國實用主義的應用。我也逐步理解,美國人的基本思路,就是在日常生活中,找出需要解決的問題,然後面對它們。我不敢說美國實用哲學的落實,完全是富蘭克林一個人的功勞,但是就實際情況而言,這位一度在歐洲最知名的美國科學家,確實是美國啟蒙精神的主要代表人物。

富蘭克林一生中功績最偉大的部分,就是建立美利堅合眾國了。集結智慧、膽識與幽默感於一身的富蘭克林,成功地經營出版事業的結果,使他能夠心無旁騖地於四十多歲就決定退休。同時,科學上的的發明與成果,也讓他成為美國家喻戶曉的人物。財富與知名度的結合,讓他的政治理念獲得進一步驗證的機會,也使他在美國脫離英國的獨立戰爭中,扮演關鍵角色。
極少人注意到,富蘭克林原來是一個不折不扣的英國支持者,甚至就是愛國者。他一直認為,只要英國重視北美殖民地的議會,把殖民地的人當成國內公民來看待的話,他壓根兒沒想到美國會從英國獨立出來。對我而言,這其實就是民主政治的不歸路,因為富蘭克林所說的兩種理想(英國國家主義與個人公民訴求),對於十八世紀的大英帝國來說,根本就是矛盾的。帝國的公民來自英國本土,而海外殖民地終究是為了剝奪各種資源而建立的。

因此,富蘭克林很早就以英國子民的身份告誡過英國大官們,如果英國執迷不悟,不把把北美殖民地這些人當成公民看待的話,那麼一場脫離英國的獨立運動就不可避免。事實的發展的確如此,讓富蘭克林毅然決然地選擇了獨立的這條路。當我閱讀到這一段的時候,心中不斷的反覆思索,是什麼樣的力量讓一個人從熱愛英國,轉變到對英國宣戰?我一直在想,富蘭克林如何在情勢所需的關鍵時刻,做出決定性的改變?
富蘭克林的改變是建立美國至為關鍵的一步。在當時,曾經居住英國,並且與當地知識份子熟識的北美人士並不多,而富蘭克林就是其中的一位佼佼者。在閱讀本書的過程中,作者有意地無意地提醒讀者,富蘭克林是最了解英國的人。果然,從1776年,美國大陸會議宣布獨立以來,富蘭克林立即被認命為駐法大使,爭取海外奧援。他不辱國人期待,憑藉才華與精力,在英法的紛爭中尋找機會,見縫插針,爭取貸款,贏得法國成為第一個公開支持美國獨立的盟友。富蘭克林出使法國的成果,讓美國在法皇路易十六的財政與軍事的兩重援助下獲得獨立,也為富蘭克林的一生畫下最精彩的句點。
就在富蘭克林以七十歲高齡出使法國之際,他已經感覺到,這將是他人生的封刀之作。當他圓滿完成任務的時候,富蘭克林在新成立的美國制憲會議展開與英國的談判,並規劃了美國的未來。在這些豐功偉業中,富蘭克林總是能夠展現他的寫作長才,規畫出一套套方案。在這些規畫當中,他有極為理想的部分,認為落實民主是讓美國強大的主要理由;也有極為現實的考量,認為與英國交涉時,要藉機拿下加拿大,以確保美國從此永無後患。這種理想與現實的綜合考量,無論最終成功與否,但為美國的未來,指出一個方向。

如果你也像我一樣,懷有本序一開始所列舉的那些問題,因而對美國感到困惑的話,你會發現,美國人思想的特徵,不是矛盾與衝突,而是實用與彈性。因此,縱使表面上看似不一致,但在骨子裏,美國人一貫的實用精神,才是讓他們在作判斷時,不受拘束的主因。富蘭克林就是這種富有實用精神與彈性判斷的人。閱讀本書時,我們不但能看到一位偉人精彩的一生,也看到一個國家如何從原始的樹林走出來,朝向世界舞台的中心前進。
本書不但內容精采,而且譯筆奇佳無比。在這一段複雜的歷史中,牽涉這麼多人物的情節下,譯者總是能夠精晰地把富蘭克林的一生,活生生地呈現在讀者面前。我認為,這份辛勞與努力,不但讓讀者可以平順地進入富蘭克林的生命,也是對於這位偉人的最大敬意。
基於以上所述,我向國人鄭重推薦本書,也希望所有想理解美國精神的人,都能像我一樣,找到思考的方向與答案。

--

專文導讀二閱讀《富蘭克林傳》的理由

出版人顏擇雅

用中文念,富蘭克林就是姓富,這中譯真是

詳細資料

詳細資料

    • 語言
    • 中文繁體
    • 裝訂
    • ISBN
    • 9789862355848
    • 分級
    • 普通級
    • 頁數
    • 632
    • 商品規格
    • 22.7*15.3
    • 出版地
    • 台灣
    • 適讀年齡
    • 全齡適讀
    • 注音
    • 級別

商品評價

訂購/退換貨須知

加入金石堂 LINE 官方帳號『完成綁定』,隨時掌握出貨動態:

加入金石堂LINE官方帳號『完成綁定』,隨時掌握出貨動態
金石堂LINE官方帳號綁定教學

提醒您!!
金石堂及銀行均不會請您操作ATM! 如接獲電話要求您前往ATM提款機,請不要聽從指示,以免受騙上當!

購買須知:

使用金石堂電子書服務即為同意金石堂電子書服務條款

電子書閱讀方式分為金石堂(線上閱讀)及Readmoo(兌換碼)兩種方式

電子書 金石堂
  • 您所購買的電子書,將儲存於會員中心→我的交易紀錄「我的e書櫃」,點選線上閱讀直接開啟閱讀。
  • 最佳瀏覽載體: 建議使用Chrome、Microsoft Edge 有較佳的線上瀏覽效果, iOS 14.2 或以上版本,Android 6.0 以上版本,建議裝置有6GB以上的記憶體,至少有 30 MB以上的容量。
電子書 Readmoo
  • 您所購買的電子書,請至會員中心→我的交易紀錄「我的e書櫃」領取複製『兌換碼』至電子書服務商Readmoo進行兌換。

退換貨須知:

  • 因版權保護,您在金石堂所購買的電子書僅能以金石堂專屬的閱讀軟體開啟閱讀,無法以其他閱讀器或直接下載檔案。
  • 依據「消費者保護法」第19條及行政院消費者保護處公告之「通訊交易解除權合理例外情事適用準則」,非以有形媒介提供之數位內容或一經提供即為完成之線上服務,經消費者事先同意始提供。(如:電子書、電子雜誌、下載版軟體、虛擬商品…等),不受「網購服務需提供七日鑑賞期」的限制。為維護您的權益,建議您先使用「試閱」功能後再付款購買。
※ 本商品不列入大咖方案累消回饋計算
金石堂門市 全家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7-11便利商店
World wi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