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書】醫中有情

歌林Kolin 定時涼風大廈扇

歌林Kolin 定時涼風大廈扇

涼夏舒適節能提升冷扇效果!

  • 分類:
    電子書醫療保健
    追蹤
    ? 追蹤分類後,您會在第一時間收到分類新品通知。
  • 作者: 張德明 追蹤
  • 出版社: 天下文化 追蹤 ? 追蹤出版社後,您會在第一時間收到出版社新書通知。
  • 出版日:2020/06/17
  • ※ 本商品不列入大咖方案累消回饋計算

內容簡介

醫中有情/醫學專業與人生的思索

▍齊邦媛│作家、臺大外文系名譽教授
德明醫師一直相信醫學根本就是藝術和科學的結合。在門診看近百個病人,解決問題還要撫慰人心,自己必須找到出口沉澱回暖,漸漸養成了寫下感想的習慣。二○一四年在臉書設了「張德明風濕病圖書館」,有專科講座、醫藥新知、心靈對話、脈動迴響,幾大部分,期待傳輸些正能量。
二○一五年他被派任臺北榮民總醫院院長,五年半以來,研究科目、技術深度、服務方式皆有與時並進的創新。院區的建築,最老的中正樓與新廈並肩,現代化的湖畔門診區,每天有萬人來診,努力使他們沉重的來,輕快的回家。
德明醫師這本書,陽光耀眼,但因醫中有情,耀眼陽光就變得溫暖了。

▍高希均│遠見.天下文化事業群創辦人
專業醫師的志業,是為了拯救生命、遠離病痛;而當專業醫師擁有愛心,既能醫病也能醫心,更可以幫助病人追求幸福人生。在臺灣,優秀的學生常以醫科為第一志願,所以從來不缺專業醫生;但兼有專業和愛心的醫師就不多,臺北榮民總醫院院長張德明醫師就是其中一位。
他是一位同時具備「科技腦」及「人文心」的醫者,為榮總引進了全球最新科技的重粒子癌症治療設備,造福臺灣的病患,在精準醫療上領先全臺。他認為醫學是人文與科學的結合,所以醫師不僅要在科學上精進,在人文涵養則是要更上層樓。
張院長在工作第一線上,專業且真摯,我們得以從書中習得醫學專業知識與生活體驗上的啟發。這是一本人人可讀的好書。

醫師因病人而存,為病人而行,
永遠勿忘一顆柔軟體恤的心。 ──張德明

張德明從醫近四十年,曾任三軍總醫院院長、國防醫學院院長、國防部軍醫局局長,完整歷練軍系醫療體系重要職務,目前為臺北榮民總醫院院長,一路走來持續尋求突破的契機,貢獻卓著;在醫療專業上更是致力求精求進,用心關懷、愛護每一位病人,是病人最信賴的醫師。

他從醫,也忘情文學與藝術之中。他認為一位好醫生,EQ比IQ更重要。因此隨身攜筆與小記事本,無論在診間、在街頭、在山巔水濱,偶有觸動,信手記幾個關鍵字,空暇時再潤飾成文。這些都是造就他成為一位體恤病人的醫者的關鍵原因。

本書是他記錄行醫生涯中的溫暖與悸動、使命感與榮譽感;書寫最能耐煩解憂的親愛家人、描繪忙碌日常中療癒生命的繽紛世界、感恩歲月帶來的豐沛歷練。103則文章,是豐滿盈溢的職涯積累的生命體悟,是一位終身服務人群的醫師最真摯的獻禮。

作者

張德明

國防醫學院醫學士、美國哈佛大學生物學碩士、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衛生教育學博士、美國風濕學院院士,曾擔任三軍總醫院院長、國防醫學院院長、國防部軍醫局局長,目前為臺北榮民總醫院院長。

醫療專長為紅斑性狼瘡、類風濕性關節炎、過敏免疫、痛風,著有《全身性紅斑性狼瘡面面觀》、《痛風》、《過敏免疫全書》、《完全解析類風濕性關節炎診治照護全書》、《張德明院長風濕免疫疾病診療室》。

從醫師到院長,他秉持「當醫師就是終身職」的初心,醫治病人,照護大眾醫療。做為醫者,不僅要細察病因,更要體察人生,他以行醫筆記,筆記醫之生命。

★張德明風濕病圖書館
https://www.facebook.com/drdmchang/

學歷:
國防醫學院醫學士
美國哈佛大學生物學碩士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衛生教育學博士
美國風濕學院院士

現職:
臺北榮民總醫院院長
國立陽明大學副校長
國防醫學院榮譽教授
陽明醫學大學臨醫所合聘教授
台北醫學大學臨醫所兼任教授
台灣醫學中心協會理事長
中華醫學會理事長
台灣內科醫學會監事召集人
中華民國風濕病醫學會常務理事
財團法人高等教育評鑑中心委員
中華民國免疫學會榮譽理事長
衛福部健保署總額支付委員會召集人

經歷:
臺北榮民總醫院副院長
國防部軍醫局局長
國防醫學院院長
三軍總醫院院長
中華民國免疫學會理事長
中華民國風濕病醫學會秘書長
台灣內科醫學會常務理事
財團法人醫院評鑑暨醫療品質策進會董事
美國哈佛醫學院研究員

榮譽獎項:
國科會甲種研究獎連續11年,國防醫學院傑出研究獎共8屆,國防醫學院優良教師獎,陽明醫學院優良教師獎,國防醫學院優良導師獎,默克基金會研究獎,台北市醫師公會杏林獎(2000),國家生技品質標章 (2004),商業周刊評選百大良醫(2009),國防醫學院北美校友會傑出成就獎 (2009),衛生福利部衛生福利獎章(2014)。已發表專業論文261篇。

目錄

推薦序 多采、美好的奮鬥人生 齊邦媛
推薦序 醫者的科技腦與人文心──讀榮民總醫院張院長的行醫筆記 高希均
自序 願生命豐滿盈溢
書序 行醫筆記

前言 優游科學與藝術的人生思索

輯一 白袍下的感動
夜診之樂/還要活多久?/將病痛拋諸腦後/封口藥布/診間裡最後一瞥/好日子/醫病療心/長生不老/怕看不到你/天道無常/醫院的一日/一株雜草/用藥英雄/一定要出院/逝去/在記憶中/年輕的生命/克什米爾在哭泣/芍藥花香/俠隱之慟/等心的女人/點亮內心燭火/誰能引領我們走出黑暗幽谷(寫在SARS蔓延時)

輯二 親愛的家人
心頭肉/思念/溫暖的雪糕/等車/如果媽媽不認得我了/兒子的啦啦隊/等一個人理髮/陽光的一天/不要長大/離巢/怎麼都好看/溫度/懺情錄/在兩代間左右逢源/秋節/感悟/五月的康乃馨/紅玫瑰

輯三 生命中的活水
海天不一色/樂於放空/深情/養魚記/蒼茫雲雨/殊途同歸/一滴入魂/寶可夢與安徒生/寶可夢再見/都市的綠寶石/藍白/週末咖啡/皮卡丘/看海/妙蛙花/花香/自助旅遊/冬旅/捕捉/寶可一夢/轉角又遇寶可夢/填空假期/迷城/一日雙園/情人節玫瑰/在生命中跳躍的音符/奧賽美術館/東旅/東東旅

輯四 歲月帶來的豐美人生
傳說中的改變/飛行/五十九/上山、下山/添新衣/雨中/談孤獨/時光/節後餘生/小學同學會/藏鋒/五月杜鵑/牽手學生/人情世故/香氣/普悠瑪的邂逅/被放逐的老闆/旅途隨筆/生命中的美麗與哀愁/寂寞太近,而你太遠/故宮煙雨/美好豐盛的假期/留白/地震之思

輯五 做好我的事情
我沒有夢想,我做好我的事情/梅姬風語/值班短記/冰火五重天/美行點滴/假期拾穗/越南行/一生中的一天/找一條自己的成功之路

序/導讀

【自序】
願生命豐滿盈溢


相信是有些天分,或者也有環境因素,從小喜歡文學藝術,愛看書、愛寫作,讀醫科卻偏愛文學,自己也覺得好奇。就像多年來主治的自體免疫疾病,迄今仍多屬病因未明,就以遺傳、環境等多重因素涵蓋過去,但總還是得舉些證據,讓論述實在些。

談天分,記得爺爺是公務員也是位詩人,小學時常被叫到詩舍裡抄詩,大概字還算漂亮或爺爺覺得漂亮,或根本只是一種帶小孩的手段,抄完好像給幾個銅板。那個年代情感是很含蓄的,現在想來,可能也是一種祖孫愛的表達。爺爺很早就蓄了鬍鬚,穿了長袍,既沒抱抱,也沒親親,但記憶中就是位詩人,可能有些文學細胞由血液裡丟了進來。外婆的父親好像是位秀才,當然也愛舞文弄墨。其實也不知道是否那個年代,總得詩詞歌賦的風雅一番,或許還真有些基因灌頂而入。

談環境,父親也是公務員,認真工作,薄薪養家,在那個全民胼手胝足的時代裡,少了閒情逸致,但訂閱報章雜誌,從不手軟,也成為重要養分。那個年代報章很少風花雪月、娛樂八卦,多的是社論短評或文學作品,隨手翻閱就潛移默化。尤其父母傳統上視「讀書」為乖巧孝順的觀念,從不吝惜買書錢,偏靜的個性也就真看了些書。從張愛玲的《紅玫瑰與白玫瑰》、卜寧的《塔裡的女人》,到《杜月笙傳》、金庸、瓊瑤的系列小說,完全不挑的葷素無忌,也就沉厚了底蘊。

不知是否算得天獨厚,長時間的閱讀,培養了寫作的興趣,到現在睡前一定看半小時雜書才能安然熄燈,也常信手隨筆,習慣性的寫作。進了醫學院,因為醫學本就是藝術和科學的結合,人文教育的興起,更讓自己風雅有據,也常對年輕學生說,好醫師要博覽廣聞,才能更深入了解疾病與病人。

醫療的過程,沉浸於喜怒哀樂。煩冗的門診,要在短時間內聽看近百人的訊息,解決問題還要撫慰人心;走出診間,有時空到見底,有時又豐滿盈溢,必須找到出口沉澱回暖!身上隨時筆不離身,也一直習慣帶個小記事本,直到習慣用手機記事。

無論在診間、在街頭、在山巔水濱、在生活中的每個時刻,偶有觸動,信手拿張小紙片,記幾個關鍵字,之後再用手機記錄,空暇時再輸入電腦潤飾成文,其實通常費不了多少時間。

大約從二○○三年還在三軍總醫院任職時,就偶爾寫些短文,但產量甚低;二○一四年初到榮總,感覺對病人的責任更重,也深刻了解醫病醫心。而自己因為公務繁忙,自忖疏於衛教,於是起心動念,在臉書開設了「張德明風濕病圖書館」,當時設了專科講座、醫藥新知、心靈對話、脈動迴響四大部分,原則上每週都有新作,期盼傳輸些正能量。假以時日,也就累積了些成品。

許多師長、好友,尤其是病人鼓勵集冊出書,以方便溫故。唯公務繁忙,因循怠惰,且總有些自詡文人的自負,不齒四處求售,直到因緣具足,得到遠見.天下文化事業群創辦人高希均教授和王力行發行人的賞識,才得償夙願。衷心希望此書出版,能開卷有益,讓自己得到滿足,也讓別人有所收穫。

二○二○年五月三日,於臺北榮民總醫院

【推薦序一】
多采、美好的奮鬥人生
作家、臺大外文系名譽教授 齊邦媛


當我真正老了,自知目力有限,早上看兩份報紙,現實人生令人憂愁的多,快樂的少。落日之後,能自己選書,不再看陰暗沉鬱的書,只看言之有物,有陽光的書或文章。

德明醫師這本書,陽光耀眼,但因醫中有情,耀眼陽光就變得溫暖了。他出生在詩書家庭,自己也很愛抄詩寫字;用醫生的話說:「或許還真有些基因灌頂而入」。他一直相信醫學根本就是藝術和科學的結合。在門診看近百個病人,解決問題還要撫慰人心,自己必須找到出口沉澱回暖,漸漸養成了寫下感想的習慣。二○一四年在臉書設了「張德明風濕病圖書館」。有專科講座、醫藥新知、心靈對話、脈動迴響,幾大部分,原則上每週都有新作,期待傳輸些正能量。

我也是德明醫師的病人,但是只去看診一次,是他的長年支持者我妹寧媛推著輪椅去的,但是他判斷迅速,一針下去抽出我膝關節的積水,我即可恢復行走,不需要回診了。

真正認識他,是在那一大把芍藥花上。為了慶祝我八十五歲《巨流河》出版,我妹與外甥邀請了我們三總醫生餐敘表示感謝,席間德明醫師以一束花作賀。

那是我六十年來第一次重見芍藥花,尤其感謝他真正看到了我書中對故鄉的懷念,種在故鄉祖墳上的芍藥花,「在我日後的一生中,代表人生許多蔓延的,永不凋謝的,美與悲痛的象徵。」

不久,德明醫師已升任國防醫學院院長,再三請我去為他們學生做一次演講,我自以為幽默地定題為「當秀才遇見兵─談詮釋」,講古代詩人吟唱史詩的成就,那是一場專業的、僵硬的、失敗的演講,幸虧聽眾受過軍事訓練,沒有睡著了或打呵欠的努力撐住了張院長的場面。我自己懊惱多日,怎麼那麼迂腐,不選個有趣的題目?但是也沒有彌補的機會了,他不久就升任軍醫局局長。

國家軍醫局七十餘年來在臺灣醫療、衛生、醫事教育各方面服務軍民,自南到北,影響深遠,我一直希望政府或有心人認真的寫軍醫史。二○一五年他被派任臺北榮民總醫院院長,五年半以來,研究科目、技術深度、服務方式皆有與時並進的創新。院區的建築,最老的中正樓與新廈並肩,現代化的湖畔門診區,每天有萬人來診,努力使他們沉重的來,輕快的回家。

當然一個人的成功後面,多半有安定溫暖的家庭,有寄情的興趣,有旅行的調劑,但是我最迫切的問題是,他們這些工作狂怎麼能夠這麼看似歡愉的活著?

讀到第一九九頁〈寶可一夢〉,自以為找到答案。

它的開頭就令人一驚:「想忍住,很想忍住,一定要用力的忍住;不能說,就不能說,或許根本就不該說。但真的忍不住,不能不說。」

這是怎麼回事?

接著第二段:「今天,就是今天,二○一九年十月二十五日,寶可夢達到最高的四十級。」

這是一個真正的答案,卻是我所不了解的活法。翻回到一六二頁的〈寶可夢與安徒生〉,才恍然大悟。由這虛擬的抓寶熱潮,不得不驚嘆世界的快速改變,令智者有時也沉溺得不可自拔,必須強下決心,才能抽離。我很榮幸能在此書中看到有智慧的人如何在電子機械的冰冷中努力保留,發揮人性的溫熱,使我對未來世界多了一些安心與樂觀。

二○二○年五月

【推薦序二】
醫者的科技腦與人文心──讀臺北榮民總醫院張院長的行醫筆記
遠見.天下文化事業群創辦人 高希均


專業醫師的志業,是為了拯救生命、遠離病痛;而當專業醫師擁有愛心,既能醫病也能醫心,更可以幫助病人追求幸福人生。在臺灣,優秀的學生常以醫科為第一志願,所以從來不缺專業醫生;但兼有專業和愛心的醫師就不多,我有幸認識幾位:陽明大學前校長張心湜醫師、和信治癌中心醫院院長黃達夫醫師、花蓮門諾醫院前院長黃勝雄醫師等。天下文化出版了他們從醫初心與理念,他們的著作已匯聚為臺灣優良醫師的典範,今天又增加了一位:臺北榮民總醫院院長張德明醫師。

國軍退除役官兵輔導委員會主管三所榮民總醫院:臺北榮總、臺中榮總和高雄榮總,它們都擁有相當豐富的人才與資源。張德明院長領導臺北榮民醫院體系六年,自二○一四年一月擔任副院長開始,從硬體與軟體的更新與建置,到建立與全球同步的疫病防治體系,為已成立六十五年的榮總醫院,於學術研究與臨床醫療領域,引入高科技帶來的新趨勢,注入新的活力。

畢業於國防醫學院、美國哈佛大學生物學碩士的張德明院長,曾任三軍總醫院院長、國防醫學院院長、軍醫局局長、陸軍中將,不僅是一位將軍醫師,也是一位散文作家。他一心治病、管理醫院、作育醫學人才;另一手書寫感性文章,分享他的內心世界。在他的心中及筆下,診間裡的每一個病例故事,都是人生縮影;生活裡每時每刻的觸動,都能引發深遠的洞察。

他是一位同時具備「科技腦」及「人文心」的醫者,他為臺北榮總引進了全球最新科技的重粒子癌症治療設備,造福臺灣的病患,在精準醫療上領先全臺。他認為醫學是人文與科學的結合,所以醫師不僅要在科學上精進,在人文涵養則是要更上層樓。

張院長在工作第一線上,專業且真摯,我們得以從書中習得醫學專業知識與生活體驗上的啟發。這是一本人人可讀的好書。

詳細資料

詳細資料

    • 語言
    • 中文繁體
    • 裝訂
    • ISBN
    • 9789865535155
    • 分級
    • 普通級
    • 頁數
    • 320
    • 商品規格
    • 25開15*21cm
    • 出版地
    • 台灣
    • 適讀年齡
    • 全齡適讀
    • 注音
    • 級別

商品評價

訂購/退換貨須知

加入金石堂 LINE 官方帳號『完成綁定』,隨時掌握出貨動態:

加入金石堂LINE官方帳號『完成綁定』,隨時掌握出貨動態
金石堂LINE官方帳號綁定教學

提醒您!!
金石堂及銀行均不會請您操作ATM! 如接獲電話要求您前往ATM提款機,請不要聽從指示,以免受騙上當!

購買須知:

使用金石堂電子書服務即為同意金石堂電子書服務條款

電子書閱讀方式分為金石堂(線上閱讀)及Readmoo(兌換碼)兩種方式

電子書 金石堂
  • 您所購買的電子書,將儲存於會員中心→我的交易紀錄「我的e書櫃」,點選線上閱讀直接開啟閱讀。
  • 最佳瀏覽載體: 建議使用Chrome、Microsoft Edge 有較佳的線上瀏覽效果, iOS 14.2 或以上版本,Android 6.0 以上版本,建議裝置有6GB以上的記憶體,至少有 30 MB以上的容量。
電子書 Readmoo
  • 您所購買的電子書,請至會員中心→我的交易紀錄「我的e書櫃」領取複製『兌換碼』至電子書服務商Readmoo進行兌換。

退換貨須知:

  • 因版權保護,您在金石堂所購買的電子書僅能以金石堂專屬的閱讀軟體開啟閱讀,無法以其他閱讀器或直接下載檔案。
  • 依據「消費者保護法」第19條及行政院消費者保護處公告之「通訊交易解除權合理例外情事適用準則」,非以有形媒介提供之數位內容或一經提供即為完成之線上服務,經消費者事先同意始提供。(如:電子書、電子雜誌、下載版軟體、虛擬商品…等),不受「網購服務需提供七日鑑賞期」的限制。為維護您的權益,建議您先使用「試閱」功能後再付款購買。
※ 本商品不列入大咖方案累消回饋計算
金石堂門市 全家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7-11便利商店
World wi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