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書】情緒的三把鑰匙

歌林Kolin 定時涼風大廈扇

歌林Kolin 定時涼風大廈扇

涼夏舒適節能提升冷扇效果!

  • ※ 本商品不列入大咖方案累消回饋計算

內容簡介

理智僅供參考,情緒才是王道!
我們都是情緒的動物。

「情緒的面貌」、「情緒的力量」、「情緒的管理」
情緒的三把鑰匙

霍金《新時間簡史》共同作者/理論物理學家/暢銷科普作家曼羅迪諾的
「情緒科學」大解析!

「沒有情緒,我們無法做出任何決定。」


我們經常被教育「要學習控制自己的情緒、落實理性思考」,才會達致成功。但在「情緒科學」的研究中,科學家發現情緒的力量遠超我們的想像。每個人每天都要做出上百個決定:小到「早餐要吃什麼」,大到「如何投資理財」。人若失去情緒,一切將無所適從、無法形成任何決策。長久以來,人們總認為「感性情緒」與「理性思考」是分離對立的兩股力量,但美國知名科學家曼羅迪諾在新書《情緒的三把鑰匙》中指出,心理學、腦神經科學研究已然證明:關於我們是否能快樂過生活,「感性與理性同等重要」。

我們如何與他人產生更豐富的連結?如何面對沮喪、恐懼及焦慮?這些問題的答案都在於「理解情緒」。作者以淺顯活潑的說故事風格與親身實歷分享,引導我們逐步觀察真實生活中的意外事件與日常插曲,一窺情緒如何幫助、乃至損害我們的決策過程,透過生物學、神經科學等不同面向的學理分析,搭配相關問卷實測,幫助我們更加了解自身情緒與感受,試圖將情緒帶給人類的益處「極大化」,一同探索大自然賦予吾輩最盛大的贈禮──情緒──之奧妙。

〔第一部分〕
介紹學界當前對情緒發展的認識及緣由脈絡/了解「情緒」在人類求存藍圖中的地位與角色/我們為何偶爾會情緒失控?/探索何謂「核心情緒」(一種「不論在哪種情況之下都會不著痕跡喚起所有情緒經驗,不只影響感受、更會左右我們對任一事件的決定和反應」的身心狀態)

〔第二部分〕
深入解析情緒在愉悅、動機、靈感與決心中的核心地位/面對兩種利益、難度和重要性皆不相上下的選擇,為何一方看似遙不可及,另一方卻簡單容易?/想完成一件事的渴望強度會受到哪些因素影響?/即使情境相似,為什麼我們有時會毫不猶豫立即放棄,有時卻會力拼到底?/為什麼有些人傾向努力,有些人容易退縮?

〔第三部分〕
探討情緒傾向與情緒調節/科學家所開發的「問卷量表」情緒評量測驗/檢視「情緒控管」領域/該如何控制情緒、為自身情緒負責?/為什麼有些人就是比較難控制情緒?

【情緒科學大哉問】

․何謂情緒?
․如何調節情緒?
․大腦如何建構情緒?
․大腦活動如何促成行動?
․如何評估你的感受傾向?
․情緒如何化為鋼鐵般的意志?
․生理狀態如何影響思考和感受?
․我們對「感受」的理解如何隨時代演進?
․從昆蟲到人類,不同動物的情緒表現有何不同?

本書特色

․史蒂芬.霍金《新時間簡史》與《大設計》共同作者、知名理論物理學家、暢銷科普作家雷納.曼羅迪諾引介「情緒科學」最新科普力作。

․翻轉「理智高於一切」、「理性思考促成決策」的既定單一論點,打破「情緒帶來負面效果」的刻板概念,提出「情緒造就最終決斷」的紮實科學分析。

․從飛機遭誤擊失事、人類被誤認爲野熊的喪命意外、是否將家人送醫治療的糾結考量,乃至大、小鼠的生物實驗等各類生動實例,印證「情緒為王」的人心原始樣態。

․內附由科學家所開發的多式「情緒量表問卷」,供檢視評估「羞恥、罪惡感、焦慮、憤怒、快樂、情感依附」等情緒特徵指標。

我們成天花時間盤算該去哪間餐廳吃飯、該看哪部電影,
卻不見得會把時間用在自己身上,審視自己的情緒感受與背後原因;
許多人甚至從小就被教導要壓抑自己的情緒,漠視感受。
然而,即使我們有辦法壓抑情緒,卻不可能「無感」。
感覺與感受是我們之所以為人、與人互動的要件之一。
若是不理會自己的感受,我們就無法觸及自己的內心,
與他人的互動也將因此受到阻礙。

情緒讓我們能根據生理狀態與環境條件靈活反應,
讓我們和「想要」及「喜歡」兩大系統攜手前行、驅策我們採取行動;
情緒幫助我們和他人建立關係、協調合作,
促使我們拓展視野、攀上高峰。
情緒和理智同心協力,塑造你我腦中的每一個念頭、每一道思緒,
並不時影響我們的判斷與決定:
小到要不要披件外套再出門,大到如何理財投資。
若是少了情緒,我們鐵定茫然失措。

希望這趟「情緒科學」之旅能剝除「情緒是負面的」此一迷思,
讓各位能重新認識、理解人心,
在情感世界裡找到方向、取得控制,成功駕馭情緒。

── 雷納.曼羅迪諾(Leonard Mlodinow)

作者

雷納.曼羅迪諾(Leonard Mlodinow)

理論物理學家,曾任教於馬克斯.普朗克研究院(Max Planck Institute)與加州理工學院(California Institute of Technology),其著作被翻譯為三十多種語言,銷售逾百萬冊,其中包括:獲得PEN / E. O. 威爾遜文學科學寫作獎的暢銷書《潛意識正在控制你的行為》,榮登《紐約時報》好書榜的《醉漢走路》(又譯《隨機法則》),與迪帕克.喬布拉(Deepak Chopra)合著的《世界觀之戰》(War of the Worldviews),與史蒂芬.霍金合著的《大設計》和《新時間簡史》。另著有《放空的科學》、《科學大歷史》、《費曼的彩虹》、《歐幾里得之窗》等。他還擔任過電視連續劇《銀河飛龍》、《百戰天龍》(又譯《馬蓋先》)編劇。

譯者

譯者簡介
黎湛平


兼職譯者,翻譯領域跨文學、科普、繪本多種。譯有《向加泰隆尼亞致敬》、《表觀遺傳大革命》、《完全宇宙指南》、《恐龍一億五千萬年》、《手術劇場》等書。

目錄

引言

第一部——情緒的面貌:何謂情緒?

第一章 思考與感受
何謂情緒?我們對「感受」的理解如何隨著時代演進?
第二章 情緒的目的
情緒進化的目的。從昆蟲到人類,不同動物的情緒表現有何不同?
第三章 身心連結
生理狀態如何影響思考和感受?

第二部——情緒的力量:愉悅,動機,靈感,決心

第四章 情緒如何引導思考
情緒是一種能左右訊息處理方式的心理狀態
第五章 感受從何來
大腦如何建構情緒?
第六章 動機:想要和喜歡
欲望和愉悅的起源。大腦活動如何促成行動?
第七章 決心
情緒如何化為鋼鐵般的意志?

第三部——情緒的管理:情緒傾向與情緒控制

第八章 情緒特徵
評估你的感受傾向,以及對潛在情緒刺激最常表現的反應模式
第九章 情緒管理
如何調節情緒?

結語 道別
誌謝
註釋與參考資料

序/導讀

【自序】
情緒革命


目前正值情緒研究的大爆發時代。在這之前,科學家對感情、情緒的理解仍不脫許久以前由達爾文建立的架構。傳統的情緒理論涵蓋幾項似是而非的準則:譬如恐懼、憤怒、傷心、厭惡、快樂和訝異這幾種各種文化普遍存在,且從功能來看亦無重疊之處的「基本情緒」;或譬如每一種情緒皆由特定的外在刺激觸發,也會產生制式、特定的行為反應;以及每一種情緒反應在大腦中都有相對應的專責區域。這套理論也包含可一路回溯至古希臘的「心智二元論」,意即人的心智由兩股彼此衝突的力量組成,一冷一熱:前者是邏輯和理性,後者為衝動與熱情。

一千年來,這些概念形塑我們對神學、哲學以及心靈科學等領域的想法及看法。佛洛伊德將這套傳統理論融入他自己的研究,而約翰.梅爾(John Mayer)和彼得.薩洛維(Peter Salovey)的「情緒智商理論」有一部分也以這套理論為基礎(丹尼爾.高曼〔Daniel Goleman〕於一九九五年出版《EQ》一書,引起全球廣泛討論)。這套傳統情緒理論甚至成為大多數人對自我情感的認知架構,但它其實並不正確。
  
正如同科學界發展出能揭露原子世界的研究工具,使量子力學得以取代牛頓運動定律;古典情緒理論也逐漸被新觀點淘汰,其中很大一部分要歸功於神經造影及其他諸多科技的驚人進展。因為這些技術讓科學家能一窺大腦奧祕,直接在大腦進行各種實驗。
  
科學家利用一套近年開發的新技術追蹤神經連結,進而建立名為「腦連結體」(connectome)的大腦電路圖。這份「腦連結體示意圖」讓科學家以前所未有的導航方式穿梭大腦:他們比較基礎電流,深入大腦特定區域並探索其組成細胞,破解一道道能化為情感、思想和行為的電子訊號。另外,「光遺傳學」(optogenetics)的進步甚至能讓科學家控制動物腦中的單一神經元,藉由選擇性刺激某些神經元來發現產生恐懼、焦慮、鬱悶等心理狀態的大腦活動「微模式」(micropattern)。至於第三項新技術「穿顱刺激」(transcranial stimulation)則是利用電磁場或電流精準刺激或抑制人腦特定區域的神經活性,協助科學家評估這些區域及構造的功能,卻不會在受試者身上留下永久影響。這些技術和方法讓科學家能進行更深刻獨到的觀察,激發更多新研究,終而催生「情感神經科學」(affective neuroscience)這個嶄新的心理學領域。情感神經科學建立在現代應用工具之上,鑽研「人類情感」這門古老課題,進而重塑科學家對情緒的看法:他們發現,針對一些基本的情感問題,古老觀點提出的解答大多似是而非,無法精確呈現人腦的運作方式。舉例來說,每一種「基本」情緒其實並非單一情緒,而是涵括某個範圍或某大類情感的籠統詞彙。以「恐懼」為例:恐懼有不同的特色、傾向,在某些情況下甚至很難跟「焦慮」區分。

不僅如此,長期以來被視為「恐懼中樞」的杏仁核,實際上卻在幾種不同的情緒中扮演關鍵角色;尤有甚者,杏仁核不必然和所有恐懼反應有關,這和我們過去所知的完全相反。今天,科學家的研究焦點也從五或六種「基本情緒」擴展至數十種情緒表現,包含尷尬、驕傲及其他所謂的「社交情緒」,甚至還納入一些以往被視為「動機」的情感,比如飢餓和性興奮。
  
若論及「情緒健康」,情感神經科學也讓我們明白「沮喪」或「憂鬱」並非單一病症,而是由四種亞型組成的情緒症候群;這四種亞型不僅對不同療法各有反應,也會產生不同的神經表徵(neural signature)。研究人員利用這些新知和洞見設計了一款手機軟體,成功幫助試驗中四分之一的憂鬱症患者減輕憂鬱症狀。事實上,現在科學家有時還能根據大腦掃描結果,進一步研判哪種治療方法(心理或藥物)對憂鬱症患者幫助更大。目前,科學家也針對肥胖、菸癮、厭食等等與情緒有關的心理疾患,研究更多可能的新療法。
  
在這一連串成功經驗加持下,情感神經科學一躍成為目前最熱門的研究領域之一;它不僅是美國國立精神衛生研究院(NIMH)的重要研究議題,也在其他多個普遍認為非專攻心智研究的機構佔有一席之地;就連一些和心理學、醫學幾乎扯不上關係的單位──譬如電腦科學中心、行銷組織、商學院或哈佛大學的甘迺迪政府學院(HKS)也紛紛投入資源、提供工作機會,加入這門新科學。
  
我們該如何看待「情感」在人類經驗及日常生活中的權責和角色?情感神經科學在這方面影響甚鉅。誠如某頂尖學者所言:「我們對情緒的傳統『知識』已然受到最根本的質疑和挑戰。」另一位同領域的重量級科學家也表示:「如果你跟大多數人一樣,因為自己也有情緒,以為自己對『情緒』有相當程度的了解、知道情緒如何運作,所以相信這套說法⋯⋯那你幾乎百分之百是錯的。」

根據第三位大師的說法,我們正處於一場「情緒、心智和大腦的認知革命。這場革命迫使我們重新思考當代社會的多項『中心原則』,包括我們對心理、身體疾病的治療方式,對人際關係的理解與認知,養育下一代的方法和態度,以至最終無可避免的──改變我們看待自己的方式。」
  
然而最重要的是:過去我們認為情緒可能危害思考、妨礙我們做出有效決定;但現在我們知道,我們不可能在不受情緒影響的情況下做出決定、甚至思考。雖然情緒偶爾會造成反效果、扯我們後腿(畢竟現代社會和我們遠古以來進化的大環境已大不相同),但情緒多半能引導我們朝正確的方向前進。事實上,若是沒有情緒,你會發現自己幾乎寸步難移,哪兒也去不了。

詳細資料

詳細資料

    • 語言
    • 中文繁體
    • 裝訂
    • ISBN
    • 9786267063187
    • 分級
    • 普通級
    • 頁數
    • 336
    • 商品規格
    • 25開15*21cm
    • 出版地
    • 台灣
    • 適讀年齡
    • 全齡適讀
    • 注音
    • 級別

商品評價

訂購/退換貨須知

加入金石堂 LINE 官方帳號『完成綁定』,隨時掌握出貨動態:

加入金石堂LINE官方帳號『完成綁定』,隨時掌握出貨動態
金石堂LINE官方帳號綁定教學

提醒您!!
金石堂及銀行均不會請您操作ATM! 如接獲電話要求您前往ATM提款機,請不要聽從指示,以免受騙上當!

購買須知:

使用金石堂電子書服務即為同意金石堂電子書服務條款

電子書閱讀方式分為金石堂(線上閱讀)及Readmoo(兌換碼)兩種方式

電子書 金石堂
  • 您所購買的電子書,將儲存於會員中心→我的交易紀錄「我的e書櫃」,點選線上閱讀直接開啟閱讀。
  • 最佳瀏覽載體: 建議使用Chrome、Microsoft Edge 有較佳的線上瀏覽效果, iOS 14.2 或以上版本,Android 6.0 以上版本,建議裝置有6GB以上的記憶體,至少有 30 MB以上的容量。
電子書 Readmoo
  • 您所購買的電子書,請至會員中心→我的交易紀錄「我的e書櫃」領取複製『兌換碼』至電子書服務商Readmoo進行兌換。

退換貨須知:

  • 因版權保護,您在金石堂所購買的電子書僅能以金石堂專屬的閱讀軟體開啟閱讀,無法以其他閱讀器或直接下載檔案。
  • 依據「消費者保護法」第19條及行政院消費者保護處公告之「通訊交易解除權合理例外情事適用準則」,非以有形媒介提供之數位內容或一經提供即為完成之線上服務,經消費者事先同意始提供。(如:電子書、電子雜誌、下載版軟體、虛擬商品…等),不受「網購服務需提供七日鑑賞期」的限制。為維護您的權益,建議您先使用「試閱」功能後再付款購買。
※ 本商品不列入大咖方案累消回饋計算
金石堂門市 全家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7-11便利商店
World wi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