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書】心智化:依附關係.情感調節.自我發展

歌林Kolin 定時涼風大廈扇

歌林Kolin 定時涼風大廈扇

涼夏舒適節能提升冷扇效果!

  • 700
  • ※ 本商品不列入大咖方案累消回饋計算

內容簡介

★榮獲2003年格拉迪瓦書籍獎。
★心智化理論從本世紀初起即已成為顯學,但台灣截至目前為止仍未有該領域重要著作出版品,本書是該領域第一本引介入台的重要著作。


榮獲2003年格拉迪瓦書籍獎

令人震撼的廣度、無懈可擊的論證、豐富的臨床案例、綜觀古今的理論。這本書是如此具啟發性,會停駐在你的心中,持續挑戰你的思想,並帶給你新的理解方向。
——愛德華.特羅尼克(Ed Tronick),哈佛醫學院兒童醫學部幼兒發展組主任

在知識領域與臨床領域的壯舉!這本書將會在臨床實務與理論上造成深遠的影響。
——西尼.布拉特(Sidney J. Blatt),耶魯大學精神醫學與心理學教授

為了捍衛人類意識發展中,依附關係與情緒經驗的重要性,四位頂尖的精神分析師挺身而出,重新探索與改進心智化與情感調節的概念,將精神分析式心理治療與發展心理學、依附理論、傳統精神分析技巧結合在一起。四位作者從案例研究與近期精神分析文獻、實務工作中萃取廣泛的素材,來描繪他們的概念,提出新的心理治療模式,讓長期受到暴力對待或忽視的案主能逐漸發展出心智化與情感調節的能力。

全書共分三大部,第一部從哲學、心理學、行為科學、基因研究等領域,探索情感與心智化相關理論,以及基因與環境對發展的影響。第二部從發展角度,探討鏡映、表徵、精神等同、遊戲與假扮等概念,闡述人的自我和主體感如何在嬰幼兒到青春期的漫長過程中,一步步發展出來,並以兒童和青少年案例來說明。第三部則以臨床案例,將討論焦點帶到各種成年人心理病理的治療,特別是困難治療的個案如邊緣型人格障礙症患者等,結語則論及心智化在心理病理學以及心理治療上的綜合應用。

本書是心智化概念的第一本重要著作,提供了所有後續研究的理論基礎。助人工作者、學者專家、教育界人士、對人類心靈感興趣的人,都不能錯過。

作者

彼得.馮納吉(Peter Fonagy, Ph.D., F.B.A.)

英國國家學術院院士、佛洛伊德紀念中心(Freud Memorial)精神分析部門教授、倫敦大學學院(UCL)臨床健康心理學分部主任、安娜.佛洛伊德中心(Anna Freud Centre)研究領導人。他是美國貝勒醫學院梅寧哲精神醫學部門(Menninger Department of Psychiatry at Baylor College of Medicine)兒童與家庭計畫顧問,也是英國精神分析學會(British Psychoanalytical Society)兒童與成人分析的臨床心理學家,以及訓練分析師與督導。臨床興趣主要圍繞在邊緣型心理病理學、暴力與早期依附關係的議題,並致力於在工作上整合臨床研究與精神分析理論。

喬治.葛瑞蓋(György Gergely, Ph.D., D.Sc.)

臨床心理學家、匈牙利科學院(Hungarian Academy of Sciences)心理學研究中心發展心理學研究部主任、羅蘭大學(Eötvös Lóránd University)認知發展博士學程的資深講師。在多處任教,包括慕尼黑普朗克研究院(Max Planck Institute)心理學系、梅寧哲診所兒童與家庭中心、倫敦大學學院心理學系、柏克萊心理學系,也是歐洲認知神經科學會議的倡導人,現為古根漢研究員。

艾略特.朱里斯特(Elliot L. Jurist, Ph.D., Ph.D.)

紐約市立大學(CUNY)臨床心理學博士學程主任、哥倫比亞大學內外科醫師學院精神醫學系講師。他是《超越黑格爾與尼采:哲學、文化與主體》(Beyond Hegel and Nietzsche:Philosophy, Culture and Agency)一書作者,著述許多哲學與精神分析的文章。興趣主要是情緒,特別是情緒與個人主體性之間的關係,也是數種哲學與心理學期刊的編輯委員。

瑪莉.漢普沃斯(Mary Hepworth, Ph.D., 舊姓Target)

臨床心理學家、倫敦大學學院精神分析部門資深講師、英國精神分析學會研究委員會主席,以及歐洲精神分析聯盟(European Psychoanalytic Federation)精神分析教育工作小組前主席。她是國際精神分析學會(International Psychoanalytic Association)研究委員會(質性研究)的一員,另擔任倫敦大學學院精神分析理論碩士學程的課程組織者,倫敦大學學院/安娜.佛洛伊德中心兒童與青少年心理治療博士學程的課程組織人,以及梅寧哲精神醫學部門兒童與家庭計畫顧問。

譯者

譯者簡介
魏與晟


國立臺北教育大學心理與諮商所畢業,現任聯合醫院松德院區諮商心理師,臺灣精神分析學會會員、推薦治療師。於2014年開始擔任松德院區思想起心理治療中心負責人,對諮商心理實習生之教學與訓練有多年經驗。持續致力於對社會大眾推廣精神分析,並從事精神分析取向心理治療之教學與督導。

楊舒涵

諮商心理師。師大教育心理與輔導學系、國立臺北教育大學心理與諮商所畢業。於聯合醫院松德院區兒童與青少年精神科/六和學苑完成心理師實習。曾任國小、高中與高職輔導老師及心理師,對學校心理治療實務、督導有多年經驗,專長為兒童與青少年精神分析取向心理治療、校園系統合作。現為臨床工作者,長期關注於校園諮商輔導以及兒童青少年心理治療領域之實務與推廣。

目錄

【審閱序】致讀者的一封信/林俐伶
【譯序】從理解心智到開創對話空間/魏與晟、楊舒涵
【導讀一】理論堆疊與臨床應用密切扣合的著作/周仁宇
【導讀二】心智化:一種描繪自己與他人心理地圖的能力/許宗蔚
繁體中文版序//瑪莉‧漢普沃斯
謝辭
前言

第一部 理論觀點

第一章 依附與反思功能在自我組織中的角色
反思功能或心智化的歷史脈絡/反思功能在嬰兒期的發展根基/父母的反思功能與依附安全感/嬰兒的依附型態/依附系統做為日後人際關係的決定因素/孩子的依附安全性與反思功能/自我發展中反思功能的意涵/異常反思功能的發展架構

第二章 情感與情感調節的歷史以及各學科間的觀點
導論/哲學的觀點/心理學的觀點/神經心理學的觀點/精神分析的觀點/依附理論的觀點/情感與情感調節整合的觀點

第三章 心智化發展的心理社會模式與行為基因學的挑戰
導論/社會化概念的轉變:養育vs基因/介於基因與環境中間的主體性/IIM-a與IIM-c的神經解剖學/臨床運用/結論

第二部 發展觀點

第四章 情緒鏡映的社會生物回饋理論:嬰兒早期的情緒自覺與自我控制之發展
從心智理論的觀點來看情緒發展/模仿導向的情緒狀態歸因:梅爾佐夫—高普尼克假說/人類對於內在與外在刺激的原初敏感度/新生兒頭一年的情緒發展/自我狀態的表徵層級:自動化歷程與操作化歷程/父母情感鏡映的社會生理回饋模式/後效—偵測機制:「後效分析」與「後效最大化」/後效—偵測的發展功能/「後效—偵測」是生理回饋與情感鏡映的基本機制/父母的情感鏡映與保持在線的情緒狀態調節/「標記性」假說—父母的情感鏡映造就了嬰兒的表徵能力/從生理回饋理論來看「情感同調」/梅爾佐夫與高普尼克的「像我一樣」假說/「很接近,但顯然不像我」假說/對發展心理學與治療性介入的應用/情感鏡映的正常發展與病態發展/情感鏡映做為治療的處遇機制/結論

第五章 理解自我與主體的發展
導論:從心智理論的觀點來看早期對自我做為主體的理解/自我做為「身體主體」的早期發展/自我做為「社會性主體」的早期理解/理解自己與他人做為「目的論主體」:九個月大的社會認知革命/理解自我與他人做為「意圖的心智主體」/理解自我與他人是個「表徵性主體」以及「自傳性自我」/對於發展心理病理學的應用

第六章 「與現實遊玩」:主觀感發展的發展性研究與精神分析模式
精神現實的概念/發展觀點的重要性/精神現實發展的實證觀察/他人在心智化能力發展中所扮演的角色/分析治療的一則片段:不滿五歲的「蕾貝卡」/早期客體關係的發展模式與精神現實的演變

第七章 標記性情感鏡映,以及在假扮遊戲中發展情感調節
簡介/「標記性外化」與情感的自我調節/「標記性外化」用來進行情感調節的生物與社會要素/臨床案例:「麥特」/討論/結論

第八章 正常青少年的發展與危機
簡介/自我發展的理論/青春期的主要工作—分離/臨床案例:「東尼」/臨床案例:「格倫」

第三部 臨床觀點

第九章 從混亂型依附看見邊緣型人格
人格障礙症中的依附系統與扭曲的人際關係/依附經驗是社會認知能力的決定因子/依附與自我的正常發展/人格障礙症的代間傳遞模式/苛待對反思功能的影響/人格障礙症與他們在心智化上的缺陷/混亂型依附與人格障礙症/邊緣型人格障礙症的症狀學/此模式的一些限制條件/心理治療與心智化

第十章 邊緣型狀態的精神現實
簡介:精神現實的正常發展/創傷會妨礙兩種精神現實模式的整合/僵化的關係模式與僵硬的表徵系統/在自我毀滅中失調的精神現實—臨床案例「愛瑪」/人際暴力中失調的精神現實—臨床案例:「亨莉葉塔」

第十一章 臨床現場中心智化的情感體會
心智化情感體會的概念/心智化情感體會的要素/臨床實例/「泰瑞莎」/「班尼」/「史考特」/「羅伯」/結論

結語
心智模式與心智程序/在自我核心中的客體/對心理病理學發展的一些反思/心理治療與心智化

【附錄】參考文獻

序/導讀

【導讀一】
理論堆疊與臨床應用密切扣合的著作


在人生當中,我們必須不斷做出抉擇。在每次抉擇時,我們或許會想多了解自己以及眼前的情境,再根據這些了解做出行動,並預測這些行動將帶來什麼後果。越不了解自己與情境,行動就越盲目,也越看不到未來。
幸運的是,大部分人都有一定的了解自己與了解他人的能力。本書把這個能力稱為心智化,講述人們如何在漫長的情緒發展歷程裡得到這個能力,並且說明我們如何利用這些理論,進一步理解自己與他人心智的運作,並且在學校、家庭、診療室以及其他種種空間裡,幫助那些有極大困難的人去理解自己與他人。

在這本原文厚達592頁的巨著裡,作者們把焦點放在一個無比重要,卻又像謎一樣難解的千古習題上:人如何發現自己?

請容我極為簡化地說明作者們的結論。
第一,人類擁有高度複雜的神經構造,使得各種身體經驗得以轉為心理經驗,因而能夠擁有開心、悲傷、興奮、失望等等不同的感覺(情緒);第二,前述的神經構造也讓人擁有感知、記憶與注意力等自我功能,因而能夠根據情緒而行動(情緒調節);第三,發達的大腦皮質使人類能為情緒和行動賦予意義(心智化);第四,這些具有意義的身體與心理經驗最終會堆疊出一個自己的存在感(自體的發展);第五,以上的一切都不是理所當然的,從情緒到存在感的長途跋涉,順利與否取決於早年嬰兒與環境的關係(依附)。

之所以說以上的說法極為簡化,是因為這五個概念之間,存在著更綿密而複雜的關聯。
例如,剛出生的孩子完全仰賴父母的回應來理解自己的需求。在不安全的依附關係(父母無法適當回應孩子)裡,孩子無法理解自己的情緒,自然就無法藉由情緒來調節行動,於是陷入混亂當中。而這混亂又回過頭來使父母更難理解孩子,使依附更難安全。這是心智化與依附之間的惡性循環。

在人類發展脈絡的複雜系統中,存在著無數惡性循環的可能,每個環節都有可能出錯並交織堆疊。也因此,我們在診療室與無數的人生情境中,看到各種不同程度破碎的人們,背負著難以調節且無以名之的情緒和身體經驗,或坐困愁城或橫衝直撞,但哪裡也去不了。

本書最後會將焦點放在臨床現象上,但因為他們所提出的視角牽涉到極為複雜的理論背景,作者們不得不將較為生硬的理論擺在書的第一部。因此,前三章含有許多理論的歷史回顧,以及仔細嚴密的邏輯辯證,並不容易閱讀。如果在迂迴無比的論證裡迷路,應該是頗為自然的事。不過,讀完這三章後,不得不讚嘆作者們居然能從如此複雜的人心以及龐大的研究資料裡,整理出這麼清楚明白易於應用的概念。

十九年前,這個領域僅有幾篇零星的論文,但本書的出版啟動了心智化概念快速的發展,近年來這個領域吸引研究學者與實務工作者的投入,相關書籍與治療手冊陸續出版,在許多場域裡助人無數。我們這個年代,已經很少有機會能親眼見到影響如此深遠的大理論被建構起來。

不過,作者們並非全然從無到有。他們的想法汲取自廣泛的來源,包括精神分析、依附理論、神經科學、哲學、心理學等等領域。這是一場壯麗的編織。曾經,這些領域之間對於人類心智的理解南轅北轍、互相矛盾。那些致力於跨學門整合的學者常發現自己在受到挑戰時不知所云。但二十世紀後期各領域的發展,使過去無法跨越的鴻溝逐漸靠近,最後終於被橋接起來。

接著,作者們在第二部逐漸將焦點帶到臨床情境。有三個章節以更生動的方式談鏡映、表徵、精神等同、假裝(pretend)等概念,來說明人的自體感如何在嬰幼兒到青春期的漫長過程中,一步步發展出來。然後,在所有概念都被完整介紹過後,第七和第八章分別以兒童與青少年案例來說明我們如何在實務工作中使用這些概念。

至此,理論的堆疊與臨床的應用密切地扣合起來,而依附、情緒、情緒調節、心智化、自體發展這些本書的核心概念之間錯綜複雜的關係立體而清晰地浮現。最後,作者在第三部裡,將討論的焦點帶到各種成年人精神病態的治療。

本書可說是心智化概念的第一本重要著作,提供了所有後續出版之治療手冊的理論基礎。在我們強調規則與順從的文化裡,中文版的出現具有格外重大的意義。並且,本書的譯者與審閱者都是相關領域非常資深的專業人員。他們花費極大的心力,細心尋找最正確、合適與優美的譯筆,使得此譯本相當難得。或許,這預示著一個巨大浪潮的到來,而藉著這個浪潮,我們將能到達過去無法想像的地方。

周仁宇
人類學博士
兒童精神科醫師
臺灣精神分析學會訓練師

【導讀二】
心智化:一種描繪自己與他人心理地圖的能力


自佛洛伊德以歇斯底里症的症狀及夢的解析揭開了瞭解人類內在心智運作方式的序幕後,精神分析學界不斷嘗試用更多的角度加深我們對內在心智運作的瞭解:從驅力論到客體關係理論,從自我功能與防衛到自體的發展,從精神官能式的心智狀態到對原始的精神病態式心智狀態的理解,等。而彼得‧馮納吉與其同伴所提出的心智化(mentalization)理論,在精神分析邁入二十一世紀後,逐漸變成了一個很夯的觀點。

心智化闡述的是一個人能夠瞭解自己或他人行為背後的心理意義的能力,用白話來說,就是能夠理解原本不理解的(understanding misunderstanding)及能夠思考「思考」這件事(thinking about thinking)的能力。這個概念早期多在哲學及認知心理學的領域被探討,直至1960年代之後,伴隨著發展心理學及嬰兒觀察與研究的逐漸盛行,精神分析學界也開始探索心智化對人類內在心智發展的影響。而整個精神分析界從一開始的陌生(甚至抗拒),到後來的逐漸接受,到現在的已將心智化視為一個重要的精神功能(psychic functioning),這得歸功於馮納吉及其同伴長期的努力,成功的以精神分析的觀點重新詮釋心智化理論,整合心智發展與情緒發展之間的關聯,讓心智化的概念有了情感的厚度;並成功的以心智化的理論重新詮釋精神分析的理論發展,補充了精神分析百年來對於人類早期心智發展描述的不足。當然,心智化的理論挑戰了精神分析原本存在的一些重要概念(就如同過去在精神分析史不斷發生的,新的理論挑戰了之前理論的觀點),但這就是精神分析的精神,不同的想法及觀點皆有其容身之處,重點在我們有沒有心智能力去理解不同觀點所造成的誤解(understanding misunderstanding),及思考這些現象(thinking about thinking)的能力。

有趣的是當馮納吉及其同伴在發展心智化理論時,原本是為了能更有效的治療邊緣型人格障礙症(Borderline Personality Disorder),解決傳統精神分析對BPD治療方式有所限制的困境。但隨著作者系統性的描述心智化發展的過程,我們驚喜地發現心智化理論不僅對於了解及治療邊緣型人格狀態的成人個案會有幫助,對了解及治療兒童青少年個案,及與父母工作,也會有幫助。我想這也是兩位譯者找我寫序時,會希望我可以從父母諮詢的角度談這本書的原因了。的確,做為一位兒童青少年精神科醫師與兒童青少年心理治療師,與父母工作是不可或缺的一環。

心智化的形成是嬰兒透過探索他人的心智來理解自己心智的一個歷程,所以心智化能力的發展非常仰賴他人,而這個「他人」,則會是我們每個人一出生後的主要照顧者:母親(及父親),我們的原初客體。父母透過情感鏡映(affect-mirroring),幫助嬰兒發現自己的情感,進而發展出情感調節(affect regulation)的能力,奠定心智化的發展,最後發展出調節自我與調整人際互動經驗的能力。所以父母,作為嬰兒的主要照顧者及早期的人際環境,對於嬰兒的自我發展,會有舉足輕重的影響。

作者在書中特別強調心智化情感體會(mentalized affectivity)是心理治療介入時療效的核心,而這也會是跟父母工作的重點。心智化情感體會代表了一個人能在經驗上理解自己的感受,而不只是理智上的理解而已;這跟比昂(Bion)所講的涵容(containing)有異曲同工之妙,思考能力的發展是一種情緒上理解(emotional realization)的經驗。臨床工作裡,我發現很多專業人員在與父母諮詢時,容易流於一個迷思:覺得要跟父母討論孩子的問題,給父母建議,幫助父母找到解決孩子問題的方法,這才是一個「有效」的父母諮詢。但當專業人員把與父母工作的焦點擺在上述時,整個介入容易變成理智上的討論,而非情緒經驗的理解,恰恰失去了重點。

與父母諮詢的重點在於協助父母瞭解其孩子情緒困擾或行為問題背後的心理意義,而這恰恰挑戰了父母本身心智化的能力。大部分父母的不知道如何處理孩子的問題,反映的是父母本身心智化能力的不足,而這也會跟父母自身早年的經驗有關:當一個人沒有機會從自己父母的眼中看見自己時,這個人也會很難從自己的眼中看見自己的孩子。專業人員在與父母諮詢時,作為父母的「他人」,透過聆聽與理解涵容父母的焦慮,協助父母看見自己的孩子(即瞭解孩子行為背後的心理意義);當父母可以瞭解孩子怎麼回事時,通常他

看法,如:發展心理學、科學研究、神經科學、認知心理學及哲學等。翻譯的人本身若對文中所提理論沒有一定程度的瞭解,在翻譯過程很容易迷失於專業術語的口號裡而變得見樹不見林,失去了文章的重點。但這本書讀起來清楚明確不繞口,看來兩位譯者拿捏得很好,相信這也可以幫助讀者們在讀這本巨作時能夠更快地在自己的心裡描繪出這本書所建構的心理地圖的。

許宗蔚
臺灣兒童青少年精神科醫師
英國Tavistock Clinic Centre兒童青少年實習心理治療師
國際精神分析學會精神分析師

【自序】
繁體中文版序


《心智化:依附關係‧情感調節‧自我發展》(Fonagy, Gergely, Jurist & Target, 2002)是我與同僚共同創作的書籍,我很高興有此榮幸為這重要的中文翻譯版寫序。能受邀介紹本書,對我來講格外具有意義,因為我多年來跟臺灣學員都保持緊密的工作,也與許多人私交良好。我在2006到2018年間受邀到臺灣做一系列演講;我在倫敦大學學院的理學碩士學程(MSc programme)中教授精神分析理論研究(Theoretical Psychoanalytic Studies)的課程,有好幾位來自臺灣的學生,他們都非常有天分;我也持續督導這群在海外受訓的臺灣精神分析師當中的一人。這些極為優秀的同儕接受完精神分析的進階訓練後回到臺灣(這期間他們在個人與專業領域上都付出許多),開始沒日沒夜地在家鄉深耕精神分析文化,最後終於在2015年成立了正式由IPA(國際精神分析學會)認證的研究團體(Study Group),與許多有天分的同儕與精神分析師候選人進行訓練計畫。這真是令人振奮(因為我也曾經幫助一些新的歐洲團體努力申請IPA的認證,所以我知道那有多辛苦),我見證了這些人投注了許多愛、興奮與希望,在精神分析的思想上、個人的分析上,到最後終於能擁有自己的被分析個案。身為在倫敦這個歷史悠久的機構受訓出來的人,看到這些人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看到他們創造了新的精神分析組織並被認可,我只能說,我們為精神分析訓練付出的心血,真的不算什麼。像在臺灣這樣的團體,一路披荊斬棘,真正繼承了佛洛伊德和早年先驅們的衣缽。

因此,我也真的非常榮幸知道現在我們的書能夠幫上臺灣或其他中文使用者的忙,充實當代精神分析思想的闡述。這本書是我們共同創造出來的,奠基於許多人的貢獻,包括我與彼得‧馮納吉寫的「與現實遊玩」(Playing with Reality)系列論文,喬治‧葛瑞蓋跟他的同事(尤其是約翰‧華生跟蓋爾蓋伊‧希布拉)他們開創性的發展科學研就,艾略特‧朱里斯特對哲學的知識,還有許多在實證心理學與神經科學界的人,以及精神分析理論與實務工作者們。

我們提出了一個稱為「心智化」的整合性模型,為精神分析的基本理論(例如Bion 1962; Fairbairn 1952; Freud 1911; Winnicott 1967)與許多鄰近學門進行連結。心智化這個詞承自於精神分析中「心身學派」(École Psychosomatique)的傳統((可參考 Aisenstein & Smadja, 2010)。我們用精神現實的「模式」(modes)來稱呼那些在能夠區分、思考心理與外在現實之前就存在的狀態。當我們研究早期精神現實「非心智性的」模式與心理病理之間的關聯時,我們也更想要了解正常依附關係的發展、社會與自我理解,以及之後各項能力的相關性,這就是葛瑞蓋研究的出發點(starting with Gergely & Watson 1996)。

這些概念自從出版以來已經過了將近二十年,在各種場域與面向有各式各樣的發展,但理論的重點始終如一,這同樣也是所有精神分析取向的核心:在我們的意識思考、動作、關係結構之下,根植著認知的體現與那些記不起來的,最早期對於感受與意圖的溝通模式,深深影響著我們往後的心智與情緒能力。

我相信這項成果和煞費苦心的譯文會「旅行」到中文文化的傳統與大家的專業經驗中,慢慢化為自身的理解。我也毫不懷疑,隨著中文講者和思想家對全球精神分析觀念發展的參與愈來愈多,我們將能從中學習且獲益良多。我非常期待那一天的到來。

瑪莉‧漢普沃斯(舊姓塔傑特)博士
英國倫敦大學學院精神分析教授
2021年一月,於倫敦

【譯序】
從理解心智到開創對話空間


致謝與緣起
本書翻譯緣起自於臺北市立聯合醫院松德院區,其中幾位資深的精神分析前輩-蔡榮裕、劉佳昌、陳俊澤、邱顯智、許欣偉醫師與其他草創時期就開始合作的夥伴,開創了思想起心理治療中心-訓練精神分析取向實務的空間。我在思想起受訓與任職時,也慢慢萌生翻譯一些當代精神分析理論的想法,企圖尋找更清楚、更系統化的方式做精神分析的教學,於是著眼於心智化理論。雖然心智化理論立論清晰易懂,但在著手翻譯時,很快就遇到了瓶頸。心智化舉了許多實驗心理學與認知科學的例子來輔以說明,但對於精神分析經驗的捕捉沒有達到一定程度,還是很難將許多概念表達清楚。

心智化理論主要的兩位作者彼得‧馮納吉與瑪莉‧漢普沃斯(舊姓塔傑特),都曾是安娜‧佛洛伊德兒童與家庭中心(前安娜‧佛洛伊德中心)的負責人,本書也可說是「實證版本的溫尼考特理論」。隨著臺灣精神分析學會的發展,周仁宇醫師受訓回國,「溫尼考特學派」開始在臺灣落地生根,理解心智化理論所需的養分才慢慢充分起來。隨後林俐伶精神分析師回國,有幸請她擔任審閱,在反覆的討論中,才能慢慢把握到當代精神分析的韻味。

心智化理論雖然簡潔有力,但最重要的核心精神,是反覆地提醒大眾──人的心智能力並非天生,而是在具有支持性的環境底下,伴隨著成長一點一滴累積而成。這本書的翻譯,就像是心智化理論一樣,是個「理解」的過程,而這都必須感謝松德院區、臺灣精神分析學會,以及各個精神分析界的先進。最後也必須感謝心靈工坊能在繁體中文市場相當艱辛的狀況下,仍願意出版這麼厚重的專業書籍,協助完成這當代精神分析巡禮的最後一步。

精神分析的對話空間
心智化理論有個很重要的定位,那就是重新開創精神分析與其他學派的對話空間。當代是各種取向百家爭鳴的年代,許多理論慢慢邁向合作與整合,但這必然是把雙面刃,理論若過於簡化會失去原本堅持的靈魂;若過於複雜又會感覺拒人於千里之外。心智化理論就是一套很好的標竿,能清楚介紹當代精神分析的範疇與臨床實務的樣貌,又不失精神分析堅持的複雜性與藝術性。

也許精神分析總給人些許冰冷的印象,但其累積的人文知識也是其他領域望其項背的。然而若要能對話,就必須找出各種學派對於人類心智理解的「最大公約數」──人類到底是如何「理解心智」,並用此作為溝通平台。在國外,心智化的理論也應用在各種臨床現場,包含親職教育、學校輔導、行為矯治、家族伴侶治療、團體治療、兒青或早期介入方案,使精神分析不再只是診療室內的經驗,而可以對各種困難的實務現場做出貢獻、對話,期許以本書做為開端。

無論治療學派為何,精神分析對於心理治療的經驗捕捉都有非常大的貢獻,尤其是對於人類「主觀經驗」的描繪。心智化提供一套較完整的理論,來補充「個人內在心智世界」的發展,這對於國內心理治療的質與量會是很大的幫助。此外,在臨床上,心智化理論也能提供一組心理病理發展模型,讓第一線人員心中能有個穩固的框架來理解遇到的困難。

也盼望讀者們在閱讀此書時可以在當中尋找到自己熟悉的蛛絲馬跡,或是能藉由精彩的臨床理論理解到自身的理論究竟從何而來,抑或是從書中得到新的理解與知識,這也是翻譯此書時我們最大的動力之一。

重新理解心理治療
心理治療的概念漸漸被國人接受,各個學派百家爭鳴,但療效的共通因子卻眾說紛紜或僅能抽象描述。國內對當代精神分析的論述也陷入相同的困境,雖然有大量關於古典精神分析、英國客體關係、自體心理學等的專業書籍翻譯,也有不少整理各家理論的書籍,卻鮮少有理論,能對各學派的重要概念做出平行的比較,並統整為一套完整的論述。

「心智化」這個詞彙相當直觀的闡明了人的心靈成長過程,也切題的點出了心理治療的目地就是「拓展心智空間」,跟隨著發展心理學的知識,建構出了一套心理治療的工作藍圖。心理治療有如細膩的手作工藝,心智化的指引並非是告訴我們答案,而是在幫助我們拿捏分寸、知所進退。如何在幽微處做出評估?何時需要修正技巧?困難的臨床實務現場不再是主觀的論斷,而有個相對客觀的參考標準,也是對任何實務工作者的莫大幫助。

知易行難,心智化除了闡明心理治療的知識外,也提醒我們最重要的是心智與心智間極為複雜的互動,治療師自身的反思能力、對於他人心智的好奇心、持續與未知奮鬥卻不妄下論斷,才是有所修為之處,也是心理治療或精神分析無可取代的地方,同時也是對助人工作者最大的提醒。

詞彙翻譯的一些提醒
本書除了推廣給專業人員外,也希望能夠作為一本

詳細資料

詳細資料

    • 語言
    • 中文繁體
    • 裝訂
    • ISBN
    • 9789863572060
    • 分級
    • 普通級
    • 頁數
    • 544
    • 商品規格
    • 18開17*23cm
    • 出版地
    • 台灣
    • 適讀年齡
    • 全齡適讀
    • 注音
    • 級別

商品評價

訂購/退換貨須知

加入金石堂 LINE 官方帳號『完成綁定』,隨時掌握出貨動態:

加入金石堂LINE官方帳號『完成綁定』,隨時掌握出貨動態
金石堂LINE官方帳號綁定教學

提醒您!!
金石堂及銀行均不會請您操作ATM! 如接獲電話要求您前往ATM提款機,請不要聽從指示,以免受騙上當!

購買須知:

使用金石堂電子書服務即為同意金石堂電子書服務條款

電子書閱讀方式分為金石堂(線上閱讀)及Readmoo(兌換碼)兩種方式

電子書 金石堂
  • 您所購買的電子書,將儲存於會員中心→我的交易紀錄「我的e書櫃」,點選線上閱讀直接開啟閱讀。
  • 最佳瀏覽載體: 建議使用Chrome、Microsoft Edge 有較佳的線上瀏覽效果, iOS 14.2 或以上版本,Android 6.0 以上版本,建議裝置有6GB以上的記憶體,至少有 30 MB以上的容量。
電子書 Readmoo
  • 您所購買的電子書,請至會員中心→我的交易紀錄「我的e書櫃」領取複製『兌換碼』至電子書服務商Readmoo進行兌換。

退換貨須知:

  • 因版權保護,您在金石堂所購買的電子書僅能以金石堂專屬的閱讀軟體開啟閱讀,無法以其他閱讀器或直接下載檔案。
  • 依據「消費者保護法」第19條及行政院消費者保護處公告之「通訊交易解除權合理例外情事適用準則」,非以有形媒介提供之數位內容或一經提供即為完成之線上服務,經消費者事先同意始提供。(如:電子書、電子雜誌、下載版軟體、虛擬商品…等),不受「網購服務需提供七日鑑賞期」的限制。為維護您的權益,建議您先使用「試閱」功能後再付款購買。
※ 本商品不列入大咖方案累消回饋計算
金石堂門市 全家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7-11便利商店
World wi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