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書】為什麼我們越愛越焦慮

歌林Kolin 定時涼風大廈扇

歌林Kolin 定時涼風大廈扇

涼夏舒適節能提升冷扇效果!

  • 分類:
    電子書心理勵志
    追蹤
    ? 追蹤分類後,您會在第一時間收到分類新品通知。
  • 作者: Jessica Baum 追蹤
  • 出版社: 高寶 追蹤 ? 追蹤出版社後,您會在第一時間收到出版社新書通知。
  • 出版日:2023/04/26
  • ※ 本商品不列入大咖方案累消回饋計算

內容簡介

獻給總是在感情中過度用力的你
讓累積在你心底的傷,成為這段關係的禮物
4步驟認清核心創傷╳8個傾聽自我的練習
與你一起撫平焦慮與逃避,修復失衡關係,接納完整的自己


在一段關係中,你是否也曾經歷過這些折磨:
.放棄想做的事情,來做你認為伴侶想做的事情
.當伴侶沒有快速回覆訊息,會感到更加焦慮
.當伴侶沒有快速回覆訊息,會開始編故事幫他找藉口
.當你沒有得到回應時,會反覆嘗試聯繫伴侶
.馬上變得很黏對方,然後又擔心這段關係持續不下去
.當發生衝突後,急著重新建立連結,堅持繼續對話
.如果伴侶不能滿足你的需求,會很容易生氣
.為了想讓伴侶感到嫉妒,曾經想過或真的出軌
.為了確保伴侶沒有對你撒謊,習慣偷看他的手機
這本書要告訴你,你不需要因此而責怪自己。

也許你一直相信,為了得到愛,你必須不斷地付出,好像愛是賺來的。你感到焦慮、心碎,所有努力似乎只將對方推得更遠。終於你選擇離開。然而故事又再次重複。

要培養健康的關係,需要先讓自己完整。當我們深入了解自己的依附類型,並學會療癒使我們陷入悲慘循環的核心創傷,才能建立更有安全感與更令人滿意的關係。

焦慮型依附的人往往會陷入人際關係動盪不安,並對他們造成沉重的情緒負擔。這本書將讓你深入了解,你的身體裡面真正發生的事情,以及為什麼你的生活會以一種經常自我放棄的方式發展。你將會學到:
.如何建立新的內在和外在界線,保護自己在人際關係中的自主權
.如何與伴侶溝通,讓伴侶在關係中感到安全感與受到保障
.培養自給自足的內在情感來源與情緒穩定感
讓本書與你一起踏上療癒之旅,為你提供內在的安全感,重建平衡穩定的關係。

作者

潔西卡・鮑姆 Jessica Baum,LMHC

是棕櫚灘關係研究所的創辦人,自二零一一年來,在南佛羅里達州提供關係治療、家庭諮詢和成癮治療。作為治療師十餘年,潔西卡以她獨創的治療法(Self-full®),幫助了成千上萬的客戶。透過她的姊妹公司Be Self-full (beselffull.com),潔西卡在全世界都提供了線上輔導和轉型課程,支持個人和情侶建立起健康而長久的關係。她在曼哈頓出生長大,現在住在佛羅里達州的西棕櫚灘。

譯者

譯者簡介
曾倚華


國立台北教育大學語文與創作學系畢業。
喜歡看書,喜歡寫作,走上翻譯的路是最大的驚喜。
部落格 esther81828wwr.pixnet.net/blog

目錄



第一部分:我們是怎麼迷失自我的?
第一章 關係所扮演的角色
第二章 小我契約的秘密語言
第三章 焦慮與逃避之舞,以及其他

第二部分:走向自給自足
第四章 傾聽心裡的聲音
第五章 從內而外治癒小我
第六章 從失去自我到自給自足

第三部分:用完整的自己去愛
第七章 界線的美好之處
第八章 愛與被愛的新方法
第九章 愛的神秘轉化力量

後記

序/導讀



我年輕時,總是把約會變成徹頭徹尾的災難。我會為了避免孤獨而保持戀愛關係,而我約會的男人在情感上並不可靠,也無法配合我的需求。我很痛苦。他們明顯缺乏興趣,我感到被拒絕,而且他們似乎不夠在乎我需要什麼,這也使我感到憤怒。

我想分享兩段震撼我內心、並激發我內在依附模式的經歷。它們觸碰到同樣的傷口,儘管它們看上去截然不同。我十九歲時交的男朋友非常專注於工作,他開了一間自己的公司。在一開始的一頭熱消退後,當關係變得不那麼令人興奮時,他便將注意力轉移到工作上,而現在的我知道,他當時是必須要這麼做的。他不是個壞人,他只是一個創辦了一間公司的人,而且壓力很大。但他開始緩緩退縮的樣子,觸動了我內心某個被遺棄的地方,而我開始感到焦慮。我的體重下滑,生活開始變得毫無意義。

這讓我很害怕,而隨著時間推移,我內心的動盪變得無比強烈,嚴重的焦慮使我不得不住院。當醫生問我為什麼住院時,我簡單地說:「因為我的男友不愛我。」我對孤獨的恐懼藏在表面之下,而從強烈的連結到逐漸疏遠的轉變,喚醒了我內心深處的不安。我不明白發生了什麼事;我只覺得自己快瘋了。我讀遍了每一本關於共同依附的書,雖然它們有所幫助,但卻無法解釋我體內發生的事情。

多年後,我嫁給了一個完全無法與我保持連結的男人。在我們剛開始約會時,如果他沒有回覆我的訊息,我也不會多想。但隨著時間推移,我甚至對一點點脫離接觸的苗頭都變得異常敏感。每隔六到八週,我們就會上演一次他抽離、而我伸手想要抓住他的戲碼。我感到自己被困在永無止境的循環中,但卻又相信婚姻的承諾會以某種方式改變這種動態,並為我帶來安全感。現在我可以理解,只要我們更接近親密關係(而我開始感到安全),他就會因為自己對親密關係的恐懼而抽離。他會停止傳訊息給我,我們的溝通變得平淡而模糊。隨著他的距離越來越遠,當我看著他時,我卻覺得好像沒有任何人在回應我的目光。看著他斷開連結,我的整個身體都會產生反應。我的心跳會一瞬間加速,肚子會重重下墜,好像有什麼東西從我身上扯下來了一樣。我的視線會變得模糊,並感到恐慌在我內心盤旋。當我無法重新建立連結時,我會把自己縮成一團,感覺就像小時候一樣失落和被人遺棄。他無法與人連結的特質,尤其是他毫無情緒的瞪視,讓我又經歷了一次被遺棄的感覺,就好像我的生命線或氧氣被人切斷了。

剛成年的那段日子黑暗而混亂,我無法理解自己的身體和情緒出了什麼事,所以感到無所適從。當我了解自己的依附模式、神經系統反應和核心創傷之後,這一點就改變了。我可以再度回首,並意識到分離焦慮的感覺原來一直伴隨著我。這讓我能夠理解身體的感覺,並為同理心和治癒的過程奠定了基礎。實際上,我寫這本書,就是為了讓你明白這一點—深入了解你的身體到底發生了什麼事,以及為什麼你發展關係的方式常常導致你自我放棄。有了這樣的支持,我們將一起踏上一段治癒之旅,這會提供你內在的安全感,使你的感情關係也有可能變得充實而富足。

讓我們從一些問題開始。如果你想知道自己是不是焦慮型依附,讀過這份清單會讓你多一些了解。當童年使我們產生了合理的焦慮,不確定究竟會不會有人和我們在一起時,我們就會產生這些感覺和行為。其中一些是關於焦慮本身的,一些則是我們試圖保護自己不被焦慮抓住的方式。當你慢慢讀過它時,請對自己溫柔一點。

. 你有沒有發現自己以犧牲其他利益為代價,不斷地想著你現在的伴侶?
. 你經常和你的朋友討論你的伴侶和你們的關係嗎?
. 你是否放棄了你想做的事情,來做你認為你的伴侶想做的事情?
. 你一開始是不是用浪漫的濾鏡來看待你的伴侶,而當他們不能完全滿足你的需求時,又感到失望?
. 如果你的伴侶沒有快速回覆訊息,你會不會感到更加焦慮?
. 如果伴侶沒有迅速回應,你會不會開始編造故事,想搞清楚背後的原因?
. 當你開始沒有得到回應時,你是不是會反覆嘗試聯繫你的伴侶?
. 你是不是會很快地黏上對方,然後又擔心這段關係持續不下去?
. 當你的伴侶沒有給你足夠的關注時,你會不會威脅要離開?
. 當這個人沒有辦法滿足你聯繫的需求時,你會從伴侶身邊退縮嗎?
. 你是不是會在發生衝突後急著重新建立連結,堅持繼續對話,直到你再次感受到連結為止?
. 你會對伴侶說教、並責怪對方沒有盡可能地保持聯繫嗎?
. 你會記錄你伴侶的失敗嗎?
. 如果一個人不能滿足你的需求,你是不是會很容易生氣——無論是對自己還是對你的伴侶?
. 你是不是想過或真的出軌,好讓你的伴侶感到嫉妒?
. 你是不是在網路上跟蹤你的伴侶,好了解他們的一舉一動?
. 你會不會偷看伴侶的手機,查看他們與誰聯絡、並確保他們沒有對你撒謊?

首先,你要知道,如果你發現自己有以上這些或一部分的行為,完全沒有關係—你很快就會開始理解為什麼你會有這些傾向,並對自己有更多的同理心。直接面對這些情緒和行為可能會令你痛苦或感到羞恥,然而我們即將一起展開的工作也將為你打開一扇大門,讓你發現你正處於痛苦和恐懼中,並且值得擁有足夠的支持,讓你能夠治癒帶來這一系列感情互動的創傷。

讓我們從一個聽起來很奇怪的地方開始。如果我告訴你,要提升人際關係的品質,你需要先更頻繁地關注自己,你會怎麼想? 這個觀念也許與你以為的,要成為一個充滿愛心、關懷的伴侶定義背道而馳。也許你甚至認為,為了得到愛,你必須不斷地付出,好像愛是某種你需要賺取的東西。但我發現自己一次又一次與他人分享一個原則:為了培養健康的關係,我們需要學會深入了解自己,並治癒讓我們陷入這種悲慘循環的創傷,這樣我們才能在進入下一段伴侶關係時,讓內心變得更強大、擁有更多安全感。我把這個轉變過程稱為自給自足的過程。

當你從自給自足的狀態下進入一段關係時,感情中的遊戲和尋求注意力的策略對你來說就一點吸引力都沒有了。你會吸引與更能與你並駕齊驅的人。你會擁有應對所有困難的技巧和平衡,以及知道該不該或何時該離開的智慧。

作為一名執業十餘年的情侶諮商師,我幫助成千上萬的男女獲得情感上的自給自足,並吸引、建立充滿支持力的親密關係。我會做這個工作,是因為我自己的治癒之旅告訴我,我們可以改變我們在人際關係中的反應方式。對我來說,關鍵是察覺我是焦慮型依附者,而這種模式正在我所有的戀愛關係中上演。這種關係模式扎根在深深的不安全感中,並經常表現為戀愛成癮。要觀察我們是否陷入這種類型的關係中,一個很有鑑別力的跡像是,雖然我們知道一段關係正在傷害我們,但我們仍然被困在其中,或者繼續吸引到同樣類型的伴侶,使我們感到困惑而筋疲力盡。

當我發現,我在嬰兒和幼兒時期的互動,其實在神經系統中建立出了我在愛情生活中出現的能量模式時,我得到了很大的幫助。直接面對這一點,意味著我要真正認知到,試圖用戀愛關係來﹁修復﹂我內心的破碎、或者讓我變得完整,只會讓我更深陷失望和痛苦之中。我需要放慢腳步,從身邊獲取值得信賴的支持,並花時間治癒我的父母雖是出於好意、卻在我心中留下的根深蒂固焦慮。

這並不是要我們去怪罪父母,他們用他們過去所接收到的方式盡了最大的努力了。他們很可能是用他們唯一知道的方式愛著我們,但要為自我建立起堅如磐石的基礎,所需要的不只是愛而已。我們還需要父母看見我們,並陪伴我們的每一個層面,即使我們處於混亂、憤怒或悲傷的狀態時。他們也需要支持我們的各個層面,對我們正在成為什麼樣的人表現出熱愛與好奇。由於他們可以真正看見我們,所以他們可以反映出我們的內心狀態,並有能力修復他們可能犯下的錯。這一切都會為我們創造安全感,讓我們自信地成長為真實的自我。這些與父母相處的經歷,事實上正型塑著我們的大腦,並讓我們在準備交朋友和談戀愛時,能夠擁有同樣充滿富足感的人際關係。也許最重要的是,我們也把他們內化了,使他們成為一直陪伴在我們身邊的對象,並將他們組成了一個內在社群的核心,在我們的一生中養育我們。我們接下來將在這本書中,探討更多關於大腦和內化的部分。

許多父母就是缺乏為我們提供這種安全感所需要的東西。當我們將他們內化時,我們同時也吸收了他們的焦慮、憤怒或缺席,而我們就得認真進行修復的工作了。我不得不說,這個治癒過程,是我做過的最困難的事情。這意味著我們要重新審視過去的創傷,就是這些創傷一點一滴地釀成了我對關係根深蒂固的期望。讓我下定決心做這項工作的最大原因,是我第一段婚姻的結束。當我嘗試讓自己保持單身時,我才發現自己面臨許多孤獨、困惑和恐懼。我當時並不了解,那段感情關係揭露了我潛意識中深層的創傷,是為了讓我治癒它們。在這段時間裡,我開始尋求情感上能夠陪伴我的友誼,依靠那些溫暖和穩定的朋友們。這幫助我在修復內心世界時獲得了支持。他們的照顧,給了我這項工作所需的安全感,也幫助我安撫我的神經系統。我知道我內化了他們,因為在我寫這篇文章時,我能感受到他們的善意就像一個社群般支持著我。慢慢地,隨著我的治癒進行著,我不再像以前那樣迷失在浪漫的愛情中了。這個過程為我帶來了內心的平靜、穩定、對自己需求的認識以及對自己的信任感,這是我從來沒有想像過的。最終,這項工作讓我找到了一個充滿愛的伴侶,並與他建立起了更安全的依戀關係。在這段新關係的包容中,我開始整合我所有的成長和新學會的意識,使我們能達到更深層、真正充實的親密關係。因此,我以一種我過去從來不知道的方式,感受到了他的支持—而作為回報,我也能夠向他展示同樣等級的穩定支持和接納。無論你現在在旅途中的哪個階段,我們在這本書中要一起探討的轉變過程,會讓你也開始了解需要哪些東西才能治癒舊傷,進而培養出健康、充滿愛與持久的關係。我會寫這本書,是因為這就是我為你許下的願望。

詳細資料

詳細資料

    • 語言
    • 中文繁體
    • 裝訂
    • ISBN
    • 9789865066765
    • 分級
    • 普通級
    • 頁數
    • 336
    • 商品規格
    • 25開15*21cm
    • 出版地
    • 台灣
    • 適讀年齡
    • 全齡適讀
    • 注音
    • 級別

商品評價

訂購/退換貨須知

加入金石堂 LINE 官方帳號『完成綁定』,隨時掌握出貨動態:

加入金石堂LINE官方帳號『完成綁定』,隨時掌握出貨動態
金石堂LINE官方帳號綁定教學

提醒您!!
金石堂及銀行均不會請您操作ATM! 如接獲電話要求您前往ATM提款機,請不要聽從指示,以免受騙上當!

購買須知:

使用金石堂電子書服務即為同意金石堂電子書服務條款

電子書閱讀方式分為金石堂(線上閱讀)及Readmoo(兌換碼)兩種方式

電子書 金石堂
  • 您所購買的電子書,將儲存於會員中心→我的交易紀錄「我的e書櫃」,點選線上閱讀直接開啟閱讀。
  • 最佳瀏覽載體: 建議使用Chrome、Microsoft Edge 有較佳的線上瀏覽效果, iOS 14.2 或以上版本,Android 6.0 以上版本,建議裝置有6GB以上的記憶體,至少有 30 MB以上的容量。
電子書 Readmoo
  • 您所購買的電子書,請至會員中心→我的交易紀錄「我的e書櫃」領取複製『兌換碼』至電子書服務商Readmoo進行兌換。

退換貨須知:

  • 因版權保護,您在金石堂所購買的電子書僅能以金石堂專屬的閱讀軟體開啟閱讀,無法以其他閱讀器或直接下載檔案。
  • 依據「消費者保護法」第19條及行政院消費者保護處公告之「通訊交易解除權合理例外情事適用準則」,非以有形媒介提供之數位內容或一經提供即為完成之線上服務,經消費者事先同意始提供。(如:電子書、電子雜誌、下載版軟體、虛擬商品…等),不受「網購服務需提供七日鑑賞期」的限制。為維護您的權益,建議您先使用「試閱」功能後再付款購買。
※ 本商品不列入大咖方案累消回饋計算
金石堂門市 全家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7-11便利商店
World wi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