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即日起~6/30,暑期閱讀書展,好書7折起
卡爾.威特如何「被」成為天才?:開發五感×訓練四肢,從智商低下到跳級上大學,揮別填鴨陋習,用遊戲啟蒙腦力!
滿額折

卡爾.威特如何「被」成為天才?:開發五感×訓練四肢,從智商低下到跳級上大學,揮別填鴨陋習,用遊戲啟蒙腦力!

商品資訊

定價
:NT$ 350 元
優惠價
79277
領券後再享88折起
團購優惠券A
8本以上且滿1500元
再享89折,單本省下30元
庫存:3
可得紅利積點:8 點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目次
書摘/試閱

商品簡介

!!!全球銷量破億!!!
一部來自19世紀德國,收錄在哈佛大學藏書館的珍貴教案
論述早期教育最早的文獻,堪稱眾多家庭教育法的始祖

天才學者卡爾.威特,一出生被判定「智商低下」,
卻在8歲時精通六國語言、9歲跳級上大學,
16歲獲得兩個博士學位,突破金氏世界紀錄!
這一切除了他自身的努力外,老卡爾的教育更是功不可沒?

►孩子愛吃的才是對他最好的?
偏食不礙事,不想吃就不要吃!
►誰說學外語一定要記文法?
與其無意義背誦,不如活學活用!
►從小培養孩子的危機意識,
「不要輕信任何人,包括你的父親」

翻轉劣勢,從品格、談吐到學識全方位培養
──小孩子才做選擇,我們全都要!

【贏在起跑點,最後一定是贏家嗎?】
「小時了了,大未必佳」不是沒有原因的!
發展關鍵期一旦錯過,能力就會開始遞減;
若能在理想的環境下培養,及時把握能力的發展關鍵期,
便能最大化孩子的潛能天賦,天才與庸才的一線之隔──後天教育!

【中式傳統育兒OUT!把孩子當大人看待】
孩子一哭,也不管之前餵飽了沒,先餵下去再說?
隨時把孩子「包緊處理」,抗凍、防抓睡得香?
太早開始教孩子也沒用……真的嗎?

或許我們可以換個角度:
◎餵食剛好即可,防止血液持續集中於胃部而非大腦
◎讓孩子的手腳自由活動,有利於抓握反射、爬行訓練
◎儘早開發五感、學習語言,積極刺激大腦,形成條件反射
不要不相信,孩子的學習能力比大人還強!

【學習遊戲化,興趣加倍!】
「我很好奇!」──如何讓孩子產生求知的欲望?
只需要:遊戲×鼓勵×教具,光是「玩」竟能學到東西?
不要小看玩遊戲,它可以讓一切變得更有趣!

◎學外語:跟娃娃用外語對話、家人一起用外語比賽編故事
◎學數學:比賽數豆子速度、模仿商店買賣交易
◎學音樂:彈奏樂器,透過高低音提示,找尋藏匿之物
◎學生物:在大自然中戶外教學,沿途的花草樹木皆是學問
◎學地理:散步時觀察周遭地貌,依所見自己繪製地圖
透過遊戲,同時培養孩子的創意、觀察、注意及記憶力!

【聽過IQ、EQ,那SQ是什麼?】
一個人會不會處理人際關係,與他的將來息息相關,
因此,SQ(社交商數)的教育必不可少!
某個受歡迎的先生在講故事時不慎弄錯了人物背景,
你會跳出來指正呢?還是私下批評他呢?
請人來幫忙,對方卻越幫越忙,導致進度延宕,
應該惱羞成怒罵他一頓嗎?還是讓他明天不用來了?
面對社交危機,除了一個尷尬不失禮貌的微笑,有沒有更好的做法?

〔本書特色〕
19世紀德國的卡爾.威特,是研究但丁的天才學者;但這份成就,他的父母功不可沒。透過培養廣泛興趣、遊戲式教育及正確觀念的傳輸,將平凡的孩子培養成受人愛戴的天才。本書除了讓新手父母學習養育方法外,一般人也可以從中審視自己的家庭風格、成長經歷,相信會有許多共鳴之處。

作者簡介

老卡爾·威特(Karl Heinrich Gottfried Witte),德國法學家、知名學者卡爾·威特的父親,小卡爾13歲即成為基森大學的哲學博士,登上金氏世界紀錄,這一紀錄至今仍未有人打破。

趙建,專職編者。

鄒舟,專職編者。

前言 教育誕生天才

天才果真就是天生的嗎?

世界教育史上,一個著名的例子給出了關於這個問題的否定答案。

卡爾.威特是19世紀德國一位著名的天才。他8、9歲時就能自由運用德語、法語、義大利語、拉丁語、英語和希臘語這六國語言;並且通曉動物學、植物學、物理學、化學,尤其擅長數學;9歲時他考入萊比錫大學,後來又被哥廷根大學挽留;年僅14歲就被授予哲學博士學位;16歲獲得法學博士學位,並被任命為柏林大學的法學教授;23歲他發表《但丁的誤解》一書,成為研究但丁的權威。與那些過早失去後勁的神童們不同,卡爾.威特一生都在德國的著名大學裡任教,在有口皆碑的讚揚聲中一直講授到1883年逝世為止。

卡爾.威特能取得這番驚人的成就,並不是由於他的天賦有多出色,而是全賴他的父親教育有方──實際上,卡爾出生後被認為是個有些痴呆的嬰兒。卡爾的父親(卡爾.H.G.威特,國內多稱之為老卡爾.威特)把小卡爾14歲以前的教育寫成了一本書,即本書。書中詳細地記載了卡爾的成長過程、自己教子的心得及獨闢蹊徑的教育方法。

這份長達一千多頁的教案之所以能在哈佛大學占有一席之地,其價值就在於他向世人證明了:天賦才能對個人並沒有決定性影響,但如果在最佳時期對孩子進行早期教育,那麼,是可以培養出天才的。任何孩子只要智力正常,經過家長正確的早期教育,就可以成為一位天才。

一個人最終能否有所成就,其天賦有著一定的影響,但並不是決定性的影響。最主要還是得看後天的教育:教育得當,普通的孩子也能成長為天才,自然也能成就一番令人矚目的事業;若教育不當,即使是年紀再大的天才,也會被摧毀。「傷仲永」的典故相信我們都不會忘記,這就是教育失敗、讓天才淪為庸才的典型案例。

在問世近兩百年的時間內,作為哈佛大學圖書館裡收藏的、據說是美國唯一珍本所論述的教育方法,本書培養出了近代像賽德茲、威納.巴爾以及維尼夫雷特等無數透過早期教育成材的世界級典範。該書的中文版本出版後,引起了強烈反響,許多父母從中獲益良多。一位哈佛學子的母親也對此書表示欣賞、認可及感謝,她說:「應該永遠感謝這些早期教育的宣導者與實踐者……許多父母已經按照書中的方法培養了數百位早慧兒童……我根本想不到,哈佛圖書館裡的孤本藏書所傳播的教育思想,最終會將我的孩子引向哈佛。」

本書是根據1914年英文版翻譯而成的一本經典教育著作。透過閱讀本書,相信你一定能找到將孩子培養成為天才的方法,在此誠摯地祝願,願天下父母都能將自己的孩子培養成一位天才!

目次

前言 教育誕生天才

第一章 上帝會保佑我們的孩子
有一位優秀的妻子對養育孩子有著決定性的作用
懷孕期間注意寵物的衛生
上帝會保佑我們的孩子
從改造孩子的母親開始

第二章 後天教育比天賦更加重要
卡爾的天賦與後天教育
不要逼孩子
幼兒是成人之母,從孩子一出生就開始教育
充分發揮孩子的潛能

第三章 抓住孩子智力發展的最佳時期
孩子的飲食要適度
保持孩子快樂的心情
訓練五感,刺激大腦發育
儘早向孩子灌輸詞彙
為了儘早開發孩子的記憶力、創造力及想像力

第四章 教育孩子要有正確的方法
用遊戲的方式教育孩子
如何教孩子學外語
如何教孩子學數學
培養孩子廣泛的興趣
如何喚起孩子的興趣及讓孩子學會提問
絕不進行「填鴨式」的灌輸教育
玩是孩子增強能力的有力工具
百聞不如一見,增加孩子的見識

第五章 教孩子學會明辨是非及善惡
培養孩子對事物的辨別能力
有些人並不值得幫助
儘早讓孩子了解生活的真相
培養孩子的同情心

第六章 教孩子與他人相處的智慧
「不要輕信任何人,即使是你的父親」
堅持真理,但要注意方法
讓孩子學會讚美與鼓勵
讓孩子遠離行為不良的朋友
引導孩子正確處理與朋友的關係
讓孩子學會傾聽

第七章 如何與孩子交流
嚴格管教是愛的一部分
嚴格管教要講求合理的方式
孩子並不是不懂道理的
不要過度縱容孩子
如何教孩子學會自理
責備孩子要講求正確的方法
家長應該盡量保持一顆童心

第八章 學會誇獎你的孩子
恰當的誇獎是孩子的信心之源
用誇獎引發孩子的天賦及潛能
誇獎的祕訣
誇獎孩子要有分寸
當孩子遭遇失敗或挫折時

第九章 如何教孩子遊戲
玩是打開智慧之門的鑰匙
遊戲就只是遊戲
教孩子在遊戲中感受生活
我與孩子所玩的遊戲

第十章 培養好習慣,遠離壞習慣
培養孩子健康的生活習慣
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師
如何防止孩子養成壞習慣
當孩子有了壞習慣時
孩子貪吃怎麼辦
教會孩子正確地使用金錢

第十一章 培養孩子優秀的心理素養
從小就得培養孩子的勇氣
培養孩子勇於冒險的能力
幫助孩子學會肯定自我
讓孩子擺脫對父母的依賴
培養孩子的抗壓能力
學會爭取,懂得放棄

第十二章 學習習慣決定學業成績
學習要專心致志
不要浪費學習時間
深入學習,不可淺嘗輒止
學習,貴在堅持

第十三章 我的兒子是最幸福的
卡爾一舉成名
來自萊比錫大學的邀請
國王挽留,卡爾進入哥廷根大學
年僅14歲的博士
快樂又健康的天才

書摘/試閱

卡爾的天賦與後天教育

「人剛生下來時都一樣,僅僅由於環境,特別是幼年時期所處的環境不同,有的人可能成為天才或英才,有的人則成了凡夫俗子,甚至蠢材。即使是普通的孩子,只要教育得當,也會成為不平凡的人。」這是愛爾維修所說過的一句話。

在卡爾還沒有出生前,我就懂了這個道理,並且經常向別人介紹。不過這個看法也有一定的局限性:它強調了環境的影響,卻忽略了孩子們的天賦差異。所以,我並不十分贊成愛爾維修關於孩子稟賦都完全一樣的觀點。有人說我認同他這種觀點,其實這是別人對我的誤解。

哲學家盧梭在他的教育學著作《愛彌兒》一書中有如下一則譬喻:

有兩隻狗,牠們由同一個母親所生,並在同一個地點接受同樣的教育方式,但其結果卻完全不一樣。其中一隻狗聰明伶俐,另一隻狗愚蠢痴呆。這種差異完全是由於牠們先天性的不同造成的。

與之相對的,是著名教育家裴斯塔洛齊的一段寓言:

有兩匹長得一模一樣的小馬。一匹交給一位莊稼人餵養。但那個莊稼人非常貪得無厭,在這匹小馬還沒有發育完全,就用來賺錢,最後,這匹小馬變成了無價值的馱馬。與上述這匹命運迥異的是,另一匹小馬託付給了一個聰明人,最後在他的精心餵養下,這匹小馬竟成了日行千里的駿馬。

上面的兩個小故事提出了兩種截然相反的觀點,前者強調人的命運由其天賦的優劣決定,認為環境的作用是次要的;而後者卻恰恰相反,認為天賦毫無用處,後天環境的作用至關重要。

對於孩子的成長問題,很少有家長支持裴斯塔洛齊的學說,更多人傾向盧梭的說法,愛爾維修肯定是裴斯塔洛齊派的支持者。我雖然傾向裴斯塔洛齊派的學說,但仍有我自己的觀點,並不是完全是站在他這一邊的。

在經歷了滿懷希望與擔心的等待之後,我們的兒子終於誕生了。當時我已經52歲了,對於一個像我這個年齡的人來說,兒子的出生是一種無法言說的歡樂。

我的喜悅之情溢於言表,我給兒子取了一個具有紀念意義的名字──卡爾.威特。之所以用我本人的名字,是為了表明我一定要將他培養成優秀人才的決心。

可是,上帝卻跟我們開了一個小小的玩笑。兒子並不是一個稱心如意的嬰兒,他看上去有些痴呆,並沒有我和妻子想像得那麼聰明。

面對這樣的一個嬰兒,我的壓力陡增,我能將他培育成才嗎?

而對於妻子來說,這個事實更是難以接受。她簡直不敢相信,自己在失去一個孩子之後,得到的第二個孩子居然還是這麼地令人失望。

在兒子出生後的十多天內,我和妻子都陷入了巨大的苦惱與憂傷之中。

慶幸的是,這種情況並沒有持續太久,因為在這之前我已確信――後天教育是孩子成才的決定性因素――這種觀點。在短暫的苦惱與憂傷之後,我和妻子便開始全心投入對兒子的培養之中。

在得知卡爾並不是一個完全讓人滿意的嬰兒之後,周圍一些關心我們的人便紛紛勸告我,有的人安慰我和妻子,也有的人藉此對我的教育觀點提出反對意見。

有人說:「威特牧師,您不是說孩子的才能在於後天培養,天賦並沒有決定性的作用嗎?可是現在這種情況該怎麼解釋呢?您的兒子在天賦上明顯不足,您有把握讓他成為優秀的人才嗎?」

每當聽到這樣的問題,我總會毫不猶豫地回答:「我絕對有把握,我一定會將卡爾培養成為優秀的人才。」

雖然當時我並不知道卡爾將來會成為怎樣的人,但身為父親,我有決心將我的教育觀念,以及我的愛心完全落實在卡爾身上。這一切絕不會白費,對此我深信不疑。

之所以有這種信心,是有根據的。在我看來,孩子的天賦當然是有差別的,有的孩子多一點,有的孩子少一點。如果很幸運地生下―個天賦為100的天才,那麼普通孩子的天賦大概只有50,笨孩子的智商可能在10以下了。

要是孩子們都受到相同的教育,那麼他們所具備的天賦優劣就決定其命運。但是目前孩子們受到的教育都很不完善,以至於他們的天賦不能充分地發揮出來。例如:有的孩子具有60的天賦,結果可能只發揮出了30;具備80天賦的孩子,只能發揮出40。

因此,倘若趁機實施可以發揮孩子稟賦八到九成的有效教育,即使生下來稟賦只有50的普通孩子,也會優於生下來稟賦為80的孩子。當然,如果對生下來就具備80稟賦的孩子施以同樣的教育,那麼前者肯定是趕不上後者的。不過並不需要悲觀,因為生下來就具備出色稟賦的孩子畢竟只是少數;大多數孩子,其稟賦約在50左右。更何況,如果父母按照前述的方法進行生育,生下來的孩子智商肯定不會太低。

充分發揮孩子的潛能

上文我們已經說過,潛能對孩子的智力發展有著決定性的作用,但是父母要特別注意一點,那就是:潛能有著遞減性。

例如:一個天生智商高達100的孩子,如果剛出生就對他進行理想的教育,那麼這個孩子長大後就是一個智商高達100的成人。但如果是從5歲開始對孩子進行培養,就算培養得很出色,孩子最終只能成為一個智商80的人。而要是從10歲開始對孩子進行培養,即使對他精心教育,孩子的智商頂多也只能達到60。這就是孩子潛能的遞減法則。

這個法則告訴我們:對孩子進行教育開始得越晚,孩子的潛能就開發得越少。產生這一法則的原因如下:每個動物的潛在能力,都各自有著自己的發展關鍵期,而且這種發展關鍵期是固定不變的。當然,有的動物潛在能力的發展關鍵期很長,但也有的動物潛在能力的發展關鍵期很短。無論哪一種,如果不讓它在發展關鍵期發展的話,那就永遠也不能再發展了。

比如小雞跟隨母親的潛能,其發展關鍵期是在出生後的4天內,要是在這段時間內不對這種能力進行開發,這種潛能就永遠不會得到發展了。因此倘若將剛出生的小雞,在最初4天內不放在母親的身邊,牠就永遠不會再追隨母親了。小雞「辨別母親聲音的能力」的發展關鍵期大致在出生後的8天之內,如果在這段時間裡不讓小雞聽到母親的聲音,那麼這種能力也就永遠消失了。小狗「把吃剩的食物埋在土中的能力」的發展關鍵期也有一定期限,如果在這段時間裡,將牠放在一個不能埋食物的房間中,那麼牠的這種能力也就永遠不會具備了。

我們人類的天賦同樣如此。英國司各特伯爵的兒子就是一個典型的例子。有一天,司各特伯爵夫婦帶著他們剛出生不久的兒子去旅行,航行至非洲的海岸時,遭到大風暴的襲擊,船被海浪推翻,除了司各特伯爵一家三口幸運地飄到了一個島上外,船上其餘人全都葬身海底。他們三人所處的是座無人島,島嶼上有一片熱帶叢林。因為無法適應叢林裡的生活,司各特伯爵夫婦不久便身染疾病相繼去世,只剩下他們剛出生不久的兒子小司各特孤零零地活著。後來,一群猩猩收養了奄奄一息的小司各特,再後來,他就跟著這群動物父母成長。

20多年後,一艘英國商船碰巧在這個小島邊拋錨,人們在小島上偶然發現了這個已經長成健壯青年,看見他正跟一群大猩猩們一起玩耍。此時的小司各特已經不會像人類一樣走路,也不懂人類的語言。他只會像猩猩那樣靈巧地攀爬跳躍,在樹枝間飄來盪去。人們將奇特的小司各特帶回英國,引起了巨大的轟動。

科學家們對這個不會人類語言及行為的小司各特產生了濃厚的興趣;他們像教育嬰幼兒那樣去教導小司各特,以便讓他學會人類的各種習慣與能力,使其重返人類社會。科學家們花費了將近十年的時間,小司各特終於學會了說話、自己穿衣服及用雙腿走路。不過小司各特身上還是留有一些猩猩的習性,有時仍習慣爬行、不會說連貫的話語,想要表達情感及意願時更喜歡像猩猩那樣吼叫。

之所以會出現這種情況,就是因為學習語言能力的發展關鍵期是在人類的幼兒時期;而小司各特當時已經二十多歲了,他錯過了學習語言的最佳時期。

以上的事例都說明,兒童的潛在能力是有著遞減法則的。

教育孩子的第一要旨就是要防止這種潛能的遞減。這種遞減主要是由於孩子得不到發展其內在潛能的機會而導致,所以教育孩子最重要的便是及時給孩子發展其潛能的機會,儘早讓孩子把這種能力發揮出來。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79 277
庫存:3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