琢磨論詩, 永以為好: 民國以來詩經學研究 | 誠品線上

琢磨論詩, 永以為好: 民國以來詩經學研究

作者 邱惠芬
出版社 萬卷樓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商品描述 琢磨論詩, 永以為好: 民國以來詩經學研究:二、三十年代的經學發展,面臨趨新疑古的重建局面。將中國學術納入世界學術的一部分,借重西方民主、科學的方法態度,以世界眼光

內容簡介

內容簡介 二、三十年代的經學發展,面臨趨新疑古的重建局面。將中國學術納入世界學術的一部分,借重西方民主、科學的方法態度,以世界眼光及學術標準來觀照及重估中國治學的內容題材及方法,是當時學人亟待迫切與國際接軌,也是學術演進破舊立新必然的努力。本書集結林義光、聞一多、于省吾運用古文字訓詁《詩經》的實踐情形,郭沫若援《詩經》考古證史,避難沈潛、自勵堅貞的研究,蔣善國《三百篇演論》在新型文化產業出版等線索的環境下,提出概論式的詩經學專著等四篇論文,以及從宏觀的角度,述評香港學者對《詩經》名物研究,如以民俗學論《詩經》名物之增殖文化的陳炳良;或借用民族音樂學理論,闡述《詩經》分類的陳致;或承傳統經注互證方式,論列《詩經》婚期正時的盧鳴東;以及吳長和博物稽古的《詩經服飾資料通詮》與《詩經飲食資料通詮》等,並與臺灣、中國的《詩經》名物研究合觀,提出《詩經》名物研究既是物質文化之接受過程,也是一個不斷建立、改變、修正、再建立期待視野的過程。掌握《詩經》名物研究的共時性與歷時性的價值觀,既是生發《詩經》名物研究綿延不絕的課題,也是多元視域及跨學科的《詩經》研究是必然的趨勢。

作者介紹

作者介紹 邱惠芬邱惠芬一九六七年生,高雄市人。臺灣師範大學國文博士。現任長庚科技大學通識中心副教授。從事《詩經》學、經學史、韓國詩經學研究。教授閱讀與寫作、東亞儒學與戲劇演繹、敘說與生命書寫等課程。近著有:〈朝鮮正祖賓興選才之經義問對研究——以《詩經》為例〉、〈朝鮮正祖經講義問答內涵研究〉、〈毛奇齡《詩經》學域外傳播研究的反思──以朝鮮正祖《詩經講義》為例〉等學術論文。

產品目錄

產品目錄 目次自序 琢磨論《詩》,永以為好 1民國學者以古文字訓詁《詩經》的實踐情形 1一 前言 1二 王國維以古文字訓詁《詩經》的成就與影響 4三 林義光、聞一多、于省吾以古文字訓詁《詩經》的立場目的與方法 14四 林、聞、于三人以古文字訓詁《詩經》的特色及局限 41五 結論 64林義光《詩經通解》研究 67一 前言 67二 《詩經通解》的解詩體例與觀念立場 69三 《詩經通解》的解詩方法 76四 《詩經通解》的特色與影響 95五 結論 103郭沫若詩經研究 107一 前言 107二 《詩經》風韻譯的創作衍繹 109三 唯物史觀下的《詩經》社會圖像 143四 考古研究與《詩經》訓詁新證 168五 結論 211二十世紀二、三十年代詩經學的接受與影響—以蔣善國《三百篇演論》為考察中心 215一 前言 215二 詩經學史專書發生的背景 216三 詩經學命題及書寫目的策略 225四 詩經學史專著的內容接受及影響 235五 結論 255香港《詩經》名物研究述評 257一 前言 257二 《詩經》名物界說 259三 《詩經》服飾飲食通詮 263四 仲春婚期《易》學根據 265五 《詩經》名物增殖儀式 269六 陳致:從禮儀化到世俗化的《詩經》 280七 結論 288引用文獻 291

商品規格

書名 / 琢磨論詩, 永以為好: 民國以來詩經學研究
作者 / 邱惠芬
簡介 / 琢磨論詩, 永以為好: 民國以來詩經學研究:二、三十年代的經學發展,面臨趨新疑古的重建局面。將中國學術納入世界學術的一部分,借重西方民主、科學的方法態度,以世界眼光
出版社 / 萬卷樓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ISBN13 / 9789864785483
ISBN10 / 9864785486
EAN / 9789864785483
誠品26碼 / 2682245530009
頁數 / 314
注音版 /
裝訂 / P:平裝
語言 / 1:中文 繁體
尺寸 / 23X17X1.7CM
級別 / N:無

最佳賣點

最佳賣點 : 將中國學術納入世界學術的一部分,借重西方民主、科學的方法態度,以世界眼光及學術標準來觀照及重估中國治學的內容題材及方法,是當時學人亟待迫切與國際接軌,也是學術演進破舊立新必然的努力。

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