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袍下的音樂宣言: 李斯特神劇研究 (再版) | 誠品線上

Music Manifesto of a Clergyman: The Oratorios of Franz Liszt

作者 Lu Wen-Yea
出版社 遠流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商品描述 黑袍下的音樂宣言: 李斯特神劇研究 (再版):李斯特兩部神劇作品《聖伊莉莎白傳奇》以及《基督》創作於他在羅馬梵蒂岡成為低品階修士之時。《聖伊莉莎白傳奇》在他有生之年

內容簡介

內容簡介 李斯特兩部神劇作品《聖伊莉莎白傳奇》以及《基督》創作於他在羅馬梵蒂岡成為低品階修士之時。《聖伊莉莎白傳奇》在他有生之年演出多次,得到多方喝彩,1873年布達佩斯慶祝他藝術生涯50週年紀念,首演神劇《基督》時,李斯特曾說這部作品是他「音樂的遺言」。 本書首先介紹李斯特宗教音樂作品,之後分別針對兩部神劇做深度分析,最後再以「李斯特兩部神劇之歷史匯流」為論點,從德國神劇形式、法國社會宗教精神、天主教新宗教音樂風格以及女性主義四個觀點來與李斯特兩部神劇做交叉論述。

作者介紹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盧文雅臺北市人,現任職於國立臺北藝術大學音樂系專任副教授。1988年赴德國慕尼黑大學攻讀音樂學碩士學位,2007年於國立臺北藝術大學音樂系取得音樂學博士學位。 自幼學習鋼琴,師事高美惠。國中選入臺北市金華女中管樂班,學習小號吹奏。高中跟隨莊思遠老師修習法國號,並加入世紀交響樂團擔任法國號手,跟隨樂團參與多場音樂會演出。1984年進入師大音樂系就讀,主修法國號,跟隨張彩湘副修鋼琴,並隨劉岠渭修習曲式學、西洋音樂史。1988年赴德國留學,先後於雷根斯堡大學及慕尼黑大學攻讀音樂學。在學期間,跟隨慕尼黑大學著名樂器學大師暨音樂學教授Prof. Dr. Jürgen Eppelsheim,以〈貝多芬作品中法國號的使用〉為碩士論文修得碩士學位。 1995年歸國後,曾任國立臺灣藝術大學音樂系、臺北市立教育大學音樂系、實踐大學音樂系、東海大學音樂系兼任講師。主要研究領域為歷史音樂學、西洋音樂史。曾開設西洋音樂史、巴哈音樂專題研究、文藝復興時期音樂、音樂學論文寫作與指導、音樂學導論、音樂美學等課程。除了學校課程外,曾於誠品音樂講堂、馬勒愛樂協會、國家音樂廳等舉辦多場講座、演講與導聆。 2001年進入國立臺北藝術大學音樂系博士班,跟隨劉岠渭與王美珠攻讀音樂學博士學位,並以作曲家馬勒為研究主題,發表多篇相關論文。2007取得博士學位。多次於「臺灣音樂學論壇」發表論文及參與各項學術演討會。於2013年發表《黑袍下的音樂宣言——李斯特神劇研究》,2014年出版《馬勒音樂中的世界觀意象》。

產品目錄

產品目錄 譜例列表表格列表再版序前言 第一章 李斯特宗教音樂概述第一節 李斯特宗教音樂作品與時期分野第二節 李斯特宗教音樂作品特色第三節 神劇歷史發展與李斯特神劇 第二章 神劇《聖伊莉莎白傳奇》第一節 創作背景第二節 劇情與劇本第三節 樂曲探討 第三章 神劇《基督》第一節 創作背景第二節 劇情與劇本第三節 「基督-奧秘」——樂曲建構模式第四節 基督相關事蹟之樂曲 第四章 李斯特兩部神劇之歷史匯流(一):19 世紀德國神劇形式與李斯特神劇第一節 19 世紀德國神劇形式第二節 德國「國家主義」發展與李斯特神劇第三節 巴赫及韓德爾神劇復古手法運用與李斯特神劇第四節 德國浪漫樂派創新技法與李斯特神劇 第五章 李斯特兩部神劇之歷史匯流(二):19 世紀法國社會宗教精神與李斯特神劇第一節 聖西門主義與神父拉美內第二節 青年李斯特〈論未來教會音樂〉第三節 李斯特宗教音樂觀於兩部神劇中的音樂實踐 第六章 李斯特兩部神劇之歷史匯流(三):19 世紀天主教新宗教音樂風格與李斯特神劇第一節 「西西里運動」與李斯特宗教作品第二節 李斯特兩部神劇中新宗教音樂風格呈現 第七章 李斯特兩部神劇之歷史匯流(四):19 世紀女性主義與李斯特神劇第一節 19 世紀女性主義第二節 19 世紀以女性主題為主的神劇作品第三節 李斯特兩部神劇中的女性特質呈現第四節 兩部神劇中女性特質與19 世紀女性主義發展之匯流 後記參考書目中外文詞目對照

商品規格

書名 / 黑袍下的音樂宣言: 李斯特神劇研究 (再版)
作者 / Lu Wen-Yea
簡介 / 黑袍下的音樂宣言: 李斯特神劇研究 (再版):李斯特兩部神劇作品《聖伊莉莎白傳奇》以及《基督》創作於他在羅馬梵蒂岡成為低品階修士之時。《聖伊莉莎白傳奇》在他有生之年
出版社 / 遠流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ISBN13 / 9789860516852
ISBN10 / 9860516855
EAN / 9789860516852
誠品26碼 / 2681425137007
頁數 / 248
開數 / 18K
注音版 /
裝訂 / P:平裝
語言 / 1:中文 繁體
尺寸 / 23X17X1.4CM
級別 / N:無

試閱文字

內文 : 「女性」角色於李斯特兩部神劇中的份量之重,是無庸置疑的重要特色。《聖伊莉莎白傳奇》即是以中古世紀女聖人傳奇為故事,情節從伊莉莎白幼年起,至成長、結婚生子、喪夫、被迫離家到去世被封為聖,完整敘述一個女子的一生。其中每一個階段,李斯特均以細膩的手法來呈現伊莉莎白的悲喜歡樂。劇中的另一位女性,在全曲的第四幕占重要角色的婆婆蘇菲,是個性鮮明的負面角色,她負面惡行的後果很快地在此幕的結尾,即以死於雷電大火中做了結。神劇《基督》中,敘述耶穌一生重要的關鍵時刻「誕生」與「死亡」,分別以耶穌的母親瑪利亞的兩首歌曲〈歡喜沉思的聖母〉以及〈聖母悼歌〉來呈現,以女性的觀點做客觀陳述,且〈聖母悼歌〉一曲更是整部神劇中最長的一曲,織度變化豐富,是一首九百多小節的大型樂曲。
李斯特的宗教作品中,以女聖人為主題的作品尚有他於1848年著手寫作的Sainte Cécile,此曲不似《聖伊莉莎白傳奇》以神劇龐大規模呈現,只用次女高音獨唱,配上合唱及管弦樂奏的型態。但是,樂曲元素豐富,使用到葛利果聖歌,獨唱與合唱間的配合也深具巧思。以瑪利亞為主題的作品,則有做於1842年的六聲部混聲合唱Ave Maria I,以及1869年的混聲合唱Ave Maria II,另外有三首均做於1860年代由管風琴伴奏的合唱曲Ave Maris Stella、Inno a Maria Vergine、Rosario。
除了宗教音樂作品外,值得一提的是李斯特對於女性主題有所著墨的經典之作,是在他於威瑪期間(1847-1861)先後寫下的《浮士德交響曲》與《但丁交響曲》。這兩部交響曲有一個相同的特徵,就是都有一個「終曲合唱」,《浮士德交響曲》的「終曲合唱」引用歌德的文學作品《浮士德》(Faust)全書最後段落的〈神秘的合唱〉為歌詞,浮士德的靈魂在女主角葛麗卿(Gretchen)的牽引下,曲中出現「榮光聖母」,歌詞中稱之為「永恆的女性」,引領浮士德升天。而《浮士德交響曲》的第二樂章,更是以葛麗卿為主角,陳述這位悲苦女性的愛恨情愁。《但丁交響曲》則是以Magnificat 做結束。李斯特將《但丁交響曲》原本預備為〈地獄篇〉、〈煉獄篇〉與〈天堂篇〉(Inferno-Purgato-Paradiso)三樂章,最後只寫到煉獄,在〈煉獄篇〉的結尾加一段終曲,即是以Magnificat 為標題,用女聲或童聲合唱來呈現。這兩部交響曲中的女性,除了葛麗卿外,另一重要角色都是聖母瑪利亞。
李斯特這兩部神劇中呈現的女性特質為何?李斯特使用哪些特殊的音樂技法凸顯這些女性特質?「女性主義」的源起始於19世紀,李斯特神劇中的女性特質呈現與當時代的「女性主義」思想發展有否關聯?此議題將是本章著重的重點。 
19世紀女性主義
18世紀風起雲湧的啟蒙運動,啟動了人本主義中對理性的崇敬,以及對知識的渴望,一股爭取自由平等的浪潮,震動全歐洲,掀起法國大革命的大海嘯並持續延續到19世紀,其所撼動的不只是政治領袖階層的改變、貴族與資產階級以及勞工階級的人民階級翻動,也鬆動社會大眾對男女「性別」(gender)的視角。
綜觀西方女性主義發展史研究,首推Mary Wollstonecraft(1759-1797)為先驅。Wollstonecraft為英國人,曾在法國大革命路易十六上斷頭台的1792年抵達法國巴黎,同年,她也發表她重要的女權主義著作《女權辯護》(A Vindication of the Rights of Woman),並在法國居住兩年。歷史學者以Wollstonecraft為「自由主義女性主義」一派的開始, 之後另有Margaret Fuller、John Stuart Mill等人,均屬於此派的女性主義支持者。Margaret Fuller出生於美國新英格蘭,重要的女性主義著作為《19世紀女性》(Woman in the Nineteenth Century, 1843)。John Stuart Mill為英國哲學家,受其妻子Harriet Taylor Mill(1807-1858)影響,與其妻共同推動女性主義運動,他對女性議題的重要陳述出現在他所著的《女性的屈服》(The Subjection of Woman, 1869)。
「自由主義女性主義」發展於18世紀末,盛行於19世紀,強調「理性」(rationality)、個人主義(individualism)與「平等」(equality)。「理性」是人類的共通本質,所以不分男人、女人,都具有「理性」,女性不是只有柔弱、溫順、多愁善感的「感性」呈現,仍可與男性一樣具有勇氣、道德感和自治能力。在同樣具有「理性」的根基下,女性的個人特色同樣也應被重視,屬於女性的「個人主義」也油然而生。早期的「個人主義」屬於抽象的個人主義,強調「人存在的目的與意義必須由個人來決定,而非依賴他人的權威與意見」;自由女性主義也認為女性可以自我實現,發揮自我潛能,如此更能在行動間成為獨立自主的決策者。為能實現自我,女性主義首先更要爭取「平等」,在工作上平等、在受教育的權利上平等,以及政治權利上平等。
但是,對於女性之於「家庭」的看法,19世紀的「自由主義女性主義」在當時政治社會傳統的束縛下,仍然非常傳統。在R.Tong所著《女性主義思潮》一書中,引用John Stuart Mill於他的著述《女性的屈服》的一段話:
 
女性之選擇婚姻即有如男性之選擇職業,因此當女性選擇披上嫁紗,一般而言均可理解成她已選擇了以管家為業、她已選擇了以持護家人,來作為努力的首要目標……,就算她在結婚之後還有其他目標、職業,她必定也是以婚姻為先,不會選擇與妻、母責任有衝突的目標、職業。
 
所以她們雖然追求平等的就業權,讓女性不要因經濟能力的緣故,只能被迫選擇婚姻,但「家庭」這項職業卻是他們推崇的。她們雖然也強調政治權利平等,但只是在投票權上爭取權利,並不支持女性從事政治,他們鼓勵女性在家庭的領域中追求理性與獨立,認為女性可以用「理性」來管理家裡、教養子女;女性受過教育,能成為更有理性智慧,具有獨立思想的妻子,能在家庭中與丈夫平等,成為丈夫精神上的「伴侶」(partner),而非只是生兒育女的工具。
「社會主義女性主義」則是於19世紀與「自由主義女性主義」同時興起的另一個女性思潮。根據黃淑玲於〈烏托邦社會主義/馬克思主義女性主義〉一文中對「社會主義女性主義」的整理,社會主義與自由主義的最大差異,在於前者著重「女性平權」,以「人」的基礎為出發,思想女性的權利與地位;後者著重「婦女解放」, 是從社會階層、結構與性別來看當代女性問題。「社會主義女性主義」的發展,是一個概括性的思想,中間包含「烏托邦社會主義」、「馬克思主義女性主義」、「激進女性主義」,還有發展於1960年代的「當代社會主義女性主義」。在此將重點著重在19世紀,1850年之前為「烏托邦社會主義」盛行時期,1850年則為「馬克思主義女性主義」。
「烏托邦社會主義」最主要的流派包含有本書第五章中所提的「聖西門主義」,另有傅立葉盛行於法國,以及英國歐文所開始的「歐文主義」(Owenism)。19世紀上半葉,西歐正處於由農業社會轉型為工業社會的時代,聖西門所建立的聖西門學說,相信可在人間建立一套完美的社會方案,使得人人有工作,去除階級。女性的不平等對待是受到當時政治與資本主義社會的牽絆,強調以宗教的愛來關心貧窮,重現社會;歐文主義甚至提倡革除婚姻家庭制度,追求愛情自由。這些學者雖對當代女性發表看法,但只是零碎的文章與演說,尚未成為女性主義系統,然儘管如此,他們仍堪稱為率先從政治社會層面來思想女性問題的發起者。這些人所倡導的學說,因被認為過於天真樂觀,毫無實踐的可能,被後來的馬克斯(Karl Max, 1818-1883)及恩格斯(Friedrich Engels, 182-1895)等人稱之為「烏托邦社會主義」。
「馬克思主義女性主義」開始於19世紀後半葉,此時工業革命造成的階級鴻溝日增,貴族階級、中產階級以及勞工階級中的不平等現象已成為社會對立的根本問題。他們將女性問題也以階級問題等同視之,認為社會及經濟結構和資本主義是造成女性受壓迫的主因。馬克思主義女性主義者認為馬克思的「唯物主義」(Materialism)、經濟理論、社會理論,均可套用入女性主義的思想,例如將女性的家務經驗視為一種生產方式,是否應思想「要求家務計酬」,而有女性「自身是一工人階級」的想法。並且強調「男女共同建構社會體制與社會規範,而此社會體制與社會規範是以兩性均能開發其全部潛力為宗旨」。
19世紀的女性主義思想,不論是「自由主義女性主義」或「社會主義女性主義」,均因時代發展的限制而有不完整及待批判之處。但若以李斯特所處的社會環境重新審視,以及他以低階神父的身分寫作神劇,有一項議題也須重視,即19世紀天主教中的女性信徒狀況為何?有否受當代哲學與社會思潮的影響?Sarah Ann Ruddy的博士論文The Suffering Female Saint in Nineteenth-Century French Oratorio: Massenet’s Marie-Magdeleine and Liszt’s La Légende de Sainte Elisabeth,對19世紀女性於天主教教會以及女性於聖徒的傳統定位有相當的研究。以下統整出Ruddy 研究中對於19世紀天主教的女性地位與影響。
首先是19世紀委身的女教徒日增,他們表達對信仰忠貞的方式,除了成為修女,出世地進入修道院靜修祈禱之外,也有愈來愈多人選擇成為入世的修女,他們多半參與社會服務,擔任教師或醫護。再來是原本天主教對於兩種女性十分尊崇,一是守童貞的女子,如對聖母瑪利亞的崇敬,並且歷代被封為聖的聖女多半也都是守童貞的女子;另一種是被稱為所謂「貞潔重生」的女性,如聖經中的抹大拉的瑪利亞。但是在19世紀,對於女性身為「母親」(Motherhood)的角色崇敬開始明顯增加。Ruddy於論文中提到學者Maurice Hamington對瑪利亞的研究,發現四世紀之前推崇瑪利亞母性的勝過推崇她的童貞,所以在19世紀,有重新對於瑪利亞身為母親的性情,例如溫柔持家、對子女的愛等,有更多的稱許。
關於母親的角色,Ruddy也分析19世紀因為法國大革命、波及歐洲各處的戰爭,以及因為哲學與思想家的思潮,許多男性不喜歡接受神職人宗教思想的控制,種種原因導致女信徒中母親的角色在19世紀的天主教中愈來愈受推崇。教會教導鼓勵母親成為「家庭的修士」(priest of the home),在動亂的時代,期待母親成為家庭信仰的領導者,教養孩子有虔誠的信仰,也推崇女性的信仰崇高性高過於男性。
最後,Ruddy提到19世紀當時的天主教有「女性化」(feminized)的傾向,也就是看重宗教經驗中的憐憫與溫柔,勝過對於宗教的畏懼與敬畏,強調神的愛勝過強調神的懲罰,也因此信仰中看重女性的感性更勝於男性的理性。
綜觀19世紀女性主義的發展,再回頭看李斯特與當時女性主義發展間的關係,在李斯特的生平中雖沒有他對於「自由主義女性主義」的接觸,但是由他在兩部神劇中對於女性角色的看重,似乎可嗅得「自由主義女性主義」期待女性能與男性求得平等對待的氣息,還有其對於女性之於家庭傳統保守的要求,看重女子能有理性智慧,具有獨立思想,在精神上成為丈夫的伴侶,也可在李斯特的神劇作品中找到相對應的呈現。在「社會主義女性主義」方面,李斯特確實與聖西門有相當的接觸,聖西門主義所欲建立「天堂」般的理想國度,以及以宗教力量改變社會,激發起青年李斯特對於身為音樂家的社會責任產生新的激情。若是論及19世紀天主教對於女性的看重,不論是在社會服務、母性的著重、看重「女性化」的宗教經驗傾向,則更與李斯特兩部神劇作品中的呈現息息相關。

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