異口同聲: 探索臺灣現代文學創作的多元發展 | 誠品線上

異口同聲: 探索臺灣現代文學創作的多元發展

作者 蘇費翔/ 簡若玶/ 主編; 王鈺婷/ 李癸雲/ 沙力浪/ 周郁文/ 張俐璇/ 張韡忻/ 黃美娥/ 董恕明/ 羅詩雲/ 也寇.索克魯曼/ 呂恒君/ Ludovica Ottaviano/ 白蓮娜
出版社 秀威資訊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國家書店松江門市
商品描述 異口同聲: 探索臺灣現代文學創作的多元發展:2019年「異口同『聲』──探索臺灣現代文學創作的多元發展」學術研討會於德國特里爾大學(UniversitätTrier)舉辦。與會者包含

內容簡介

內容簡介 2019年「異口同『聲』──探索臺灣現代文學創作的多元發展」學術研討會於德國特里爾大學(Universität Trier)舉辦。與會者包含黃美娥、王鈺婷、李癸雲、周郁文、張俐璇、張韡忻、羅詩雲、董恕明、沙力浪、也寇.索克魯曼(Neqou Soqluman),以及歐美學者 Hangkun Strian(呂恒君)、Ludovica Ottaviano、Pavlína Krámská (白蓮娜)等臺灣文學研究者。 會議論題囊括自然文學的變遷、原住民族漢語創作、後現代文學作品探討、女性作家的鄉土意識、人文醫學與疾病書寫、現當代詩歌與音樂的跨界交會、戰後臺灣文學場域中的報章雜誌如何影響臺灣文學史的建構等,從中再次思索「臺灣文學」的內涵。 「會中,歐洲學者較為關注臺灣文學的多語言和後殖民、後現代文化現象,臺灣學者則側重頗析文學場域、文學史細節,以及文類、文本的跨界傳播、比較研究等問題。整體而言,與會者的豐富研究成果,一方面有助於呈現臺灣文學、文化如何從不同角度介入世界,和世界共振、共感;另一方面也相當程度彰顯了臺灣歷史,所曾遭遇過的衝突、和解與共生,其中蘊藏著臺灣努力追求民主自由的精神,以及想要藉由文學反思歷史的用心。」──黃美娥

作者介紹

作者介紹 蘇費翔、簡若玶主編;王鈺婷、李癸雲、沙力浪、周郁文、張俐璇、張韡忻、黃美娥、董恕明、羅詩雲、也寇.索克魯曼、呂恒君、Ludovica Ottaviano、白蓮娜序一/前進德國──我們在馬克斯故鄉討論臺灣文學黃美娥(臺灣大學臺灣文學研究所教授)「臺灣文學」在臺灣,成為一門學科是在1990年代末期,而在進入教育體制之後,臺灣文學的發展就立即面臨本土化與國際化兩個重荷,因此如何雙管齊下,其實充滿挑戰。可喜的是,關於後者,目前世界各地,如日本臺灣學會、北美臺灣研究學會、歐洲臺灣研究學會等,各個學術社群中已有若干學者對於臺灣文學感到興趣,因此得以逐漸累積成果。另外,臺灣政府方面,近十餘年來,亦積極透過文學館展開臺灣文學作品外譯、文化部光點計畫補助和教育部「臺灣研究講座」推動,努力向外宣傳。以德國為例,便有多所大學,包括:波鴻魯爾大學、柏林自由大學、杜賓根大學、海德堡大學,相繼申請進行臺灣議題的研究與教學,其中自不乏涉及臺灣文學領域者。除了上述,值得注意的尚有來自德國本身內部,自發性引介臺灣文學的情形。早在1980年代,馬漢茂教授便著手翻譯臺灣文學,1982年曾經編有《望大海──來自臺灣的中國敘事》,這是德國第一本有關臺灣文學的選譯本,後來又指導多位學生以臺灣文學為題撰寫學位論文,近期最為人知者,則是2017年翻譯出版《戒嚴:臺灣文學選集》的蔣永學博士,目前他還想進一步撰寫臺灣文學史。不僅於此,令人興奮的是,前年(2019)六月,我在歐洲漢學學會電子訊息上看到一則會議徵稿通知,會議舉辦地點在特里爾大學,大會主題是「異口同『聲』──探索台灣現代文學創作的多元發展」,這份來自於社會主義大師馬克斯故鄉的公告,瞬間使我血液沸騰,心跳加快,因此迅速邀請幾位好友一同參與投稿。實際上,我更驚訝於會議主題竟能如此精準掌握臺灣文學的特性,尤其徵稿說明文字和子題設定,充分流露出主辦單位特里爾大學漢學系、華裔學志研究中心、德國科學基金會研究中心,特別是策劃者漢學系蘇費翔主任和華裔學志研究中心的顧迪康教授,他們二人對於臺灣文學顯然已有深刻認識。在公告內容中,提到了臺灣多語言、多族群、多文化、多文類狀態,乃至於近年出現的「移工文學」獎項。相關描述與勾勒,在我近二十年來參與海外國際會議中,實屬難得一見,更何況這還是一場專為「臺灣文學」而召開的會議,格外彌足珍貴。我不清楚這是否是德國第一場專屬於臺灣文學的國際會議,但就原本作為西方漢學研究邊緣地帶的臺灣文學而言,誠屬不易。在9月20日會議召開時,蘇費翔主任開幕致詞表示,德國成立了近三十所漢學系,卻相對缺乏現當代文學研究,故研討會特意選擇聚焦臺灣文學,並希望藉此增加在歐洲的討論度,結果竟促成了此場罕見單以臺灣文學研究為主體的會議。在兩天會議中,與會者共提出17篇會議論文,作者主要來自臺灣與歐洲當地國家,前者計11位,後者共6位。大抵,論文題目多元,包括:臺灣語文、臺灣詩歌、原住民族文學、女性文學、兒童文學、戰後雜誌、後現代小說、自然書寫研究等範疇。會中,歐洲學者較為關注臺灣文學的多語言和後殖民、後現代文化現象,臺灣學者則側重剖析文學場域、文學史細節,以及文類、文本的跨界傳播、比較研究等問題。整體而言,與會者的豐富研究成果,一方面有助於呈現臺灣文學、文化如何從不同角度介入世界,和世界共振、共感;另一方面也相當程度彰顯了臺灣歷史,所曾遭遇過的衝突、和解與共生,其中蘊藏著臺灣努力追求民主自由的精神,以及想要藉由文學反思歷史的用心。最後,主辦單位宣布會後將出版論文集,其成果正是現今本書的集結出版,共計收錄11篇論文。需要說明的是,從2019年會務到今年專書出版,費心盡力的除了前述蘇主任與顧教授,正在擔任特里爾大學漢學系華語教職的簡若玶老師,也付出不少心血。身為與會者和本書作者,謹代表臺灣學者再次向他們三位表達誠摯謝意。近兩年,新冠肺炎疫情蔓延全球,跨國之間的學術會議無法正常舉辦,遑論握手交談,當面議論。目睹本書,更加懷念前年九月德國的爽朗秋色,以及白葡萄酒的甜美滋味,期待再次於馬克斯故鄉討論臺灣文學的時刻,能夠早日到來!-------------------------------------------------------------------------------------------------序二/德不孤,必有鄰──致《異口同「聲」──探索臺灣現代文學創作的多元發展》董恕明(臺東大學華語文學系副教授兼系主任)2019年九月下旬,暑氣稍退,蟬聲漸歇,臺灣的大學多在開學第一週,校園渡過了安靜的長假,頓時又迎來了熱鬧的青春。尤其是大一新鮮人,一面享受著各年級學長姐們的殷勤呵護,一面開始了真正具有「獨立」意義的知識與人生追求。同時,分別來自:臺灣大學臺灣文學研究所的黃美娥老師和張俐璇老師、清華大學臺灣文學研究所的李癸雲老師和王鈺婷老師、臺東大學華語文學系董恕明老師、輔仁大學德文周郁文(彤雅立)老師、致理科技大學通識教育中心羅詩雲老師、國立政治大學臺灣文學研究所博士生張韡忻和國立中山大學中國文學系博士生賴奕瑋,正自全臺北、中、南、東各地,朝桃園中正國際機場集結,帶著各自心中懷抱的「臺灣文學」,準備啟程飛往德國,參加由德國特里爾大學漢學系主辦的「異口同『聲』──探索臺灣現代文學創作的多元發展」學術研討會。轉眼已是2021年八月仲夏,當年同行到德國的老師們,回臺後,復返研究、教學、行政與服務的教師生活日常,兩年前在特里爾大學聚會、論學和行旅的時光,回頭看,恍然如夢?可即使是夢,仍留下了學者爬梳臺灣文學在「文學史╱文學場域」交流、碰撞、折衝與對話的真實篇章:黃美娥〈省外文人與戰後臺灣文學場域關係研究的幾點思考──以「東南文藝作家群」為考察起點〉、張俐璇〈三「文」主義──「冷戰末期」台灣的「文學史」建構(1979-1991)〉、王鈺婷〈聶華苓作品在香港之跨地域傳播──以《明報月刊》刊載〈千山外,水長流〉為考察對象〉、張韡忻〈女性鄉土的美學:陳淑瑤《流水帳》與蕭紅《呼蘭河傳》比較研究〉、李癸雲〈詩歌作為疾病誌的意義──試論林彧《嬰兒翻》、《一棵樹》的疾病書寫〉、周郁文〈臺灣(現)當代詩歌與音樂的跨界交會〉、董恕明〈直直地去,彎彎地回──臺灣當代原住民漢語詩歌中的「畸零地」初探〉、沙力浪〈月亮的鏡子〉和〈漫步在雲端〉。穿越夢境,重回特里爾,在當時肅穆嚴整的學術討論中,大會特別邀請兩位布農族作家到訪,一是出生在花蓮卓溪中平(Nakahila)部落,就近「看守」嘉明湖的沙力浪(1981-);另一位是南投信義鄉望鄉(Kalibuan)部落的乜寇.索魯克曼(1975-),日夜仰望的「東谷砂飛」(Tongku Saveq╱玉山)正是他和世代布農族人守護的聖山。沙力浪因故無法親自前來,便由外甥女黃雅憶代為出席,她非常慎重的念著經過舅舅精心調教指導的〈笛娜的話〉,這是青年沙力浪在2000年初試啼聲之作,也是他回應「母土」的「原聲」。跟著歲月的步伐,壯年沙力浪的「原聲」已不僅只於創作,他在部落成立了「一串米族語獨立出版工作室」,以「行動」踐履他對部落、文化與族群的關懷。親臨的乜寇,在斜暉初至的大教室裡,娓娓講述他的創作之路。當他自嘲的說到「念小學時,有一次因為作文寫得還不錯,老師以為我抄襲……」的文學因緣,坐在臺下「一胞半」(漢╱卑南族)的我,聽得猛地在心中跌了一跤!布農族作家是一群出色的說故事的人,從拓拔斯.塔瑪匹瑪(1960-)、霍斯陸曼.伐伐(1958-2007)到乜寇,他們的作品雖是帶著笑,卻又常是令人忍俊不住的笑著笑著就哭了……。記得在2020年的春夏之交,在德國為我們打點學術會議大小瑣事的若玶傳來e-mail,再次確定大會準備出版論文集,之後,她再轉達寫一篇序,此事放在心中,因這事那事一延再延,如同原訂2020年春天,特里爾大學的老師們就要再重聚臺灣,結果COVID-19以其微小而巨大的「疫」力,阻絕了各種「人類」視為理所當然的尋常。直到2021年七月下旬,蘇費翔主任在e-mail中婉轉地說到書稿已一校二校……。看來文學(書寫)是毅力亦是屹立?這兩年,世界確實因為COVID-19走得踉蹌顛簸,卻也更加證成了「德不孤,必有鄰」,而「我們都是一家人」?只要──改變移動的方式,如微塵,在縫隙與縫隙之間,撥開天地的密語,彷彿暗夜中篩下的星子,徐徐以細碎的步伐撿拾錯身而去的流光改變呼吸的方式,如細雨,在間隙與間隙之間,撈捕失溫的記憶,彷彿長日裡散佚的笑語,盈盈

產品目錄

產品目錄 主編序/簡若玶、蘇費翔 序一 前進德國──我們在馬克斯故鄉討論臺灣文學/黃美娥 序二 德不孤,必有鄰──致《異口同「聲」──探索臺灣現代文學創作的多元發展》/董恕明 學術大會日程安排 省外文人與戰後臺灣文學場域關係研究的幾點思考(1945-1960)──以「東南文藝作家群」為考察起點/黃美娥 Continuity of Sinophone Polyphony in Taiwanese Nature Writing/Pavlína Krámská 詩歌作為疾病誌的意義──試論林彧《嬰兒翻》、《一棵樹》的疾病書寫/李癸雲 臺灣(現)當代詩歌與音樂的跨界交會/周郁文 張愛玲作品中的臺灣意識/呂恒君 張大春《小說稗類》中的謊言與關於「小說」的概念/Ludovica Ottaviano 直直地去,彎彎地回──臺灣當代原住民漢語詩歌中的「畸零地」初探/董恕明 月亮的鏡子──寂寞的人 The Mirror of the Moon - Lonely Man/沙力浪 漫步在雲端 Walking in the Clouds/沙力浪 〈千山外,水長流〉之主題意涵與傳播現象──以發表於《明報月刊》者為考察對象/王鈺婷 女性鄉土的美學──陳淑瑤《流水帳》與蕭紅《呼蘭河傳》比較研究/張韡忻 三「文」主義──「冷戰末期」台灣的「文學史」建構(1979-1991)/張俐璇 回歸與挫敗:戰後初期《新臺灣》的文化位置與身分論述/羅詩雲 文學是一種文化行動──布農族作家乜寇.索克魯曼的文學創作自述/乜寇.索克魯曼

商品規格

書名 / 異口同聲: 探索臺灣現代文學創作的多元發展
作者 / 蘇費翔 簡若玶 主編; 王鈺婷 李癸雲 沙力浪 周郁文 張俐璇 張韡忻 黃美娥 董恕明 羅詩雲 也寇.索克魯曼 呂恒君 Ludovica Ottaviano 白蓮娜
簡介 / 異口同聲: 探索臺灣現代文學創作的多元發展:2019年「異口同『聲』──探索臺灣現代文學創作的多元發展」學術研討會於德國特里爾大學(UniversitätTrier)舉辦。與會者包含
出版社 / 秀威資訊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國家書店松江門市
ISBN13 / 9789863269595
ISBN10 / 986326959X
EAN / 9789863269595
誠品26碼 / 2682184088005
頁數 / 508
注音版 /
裝訂 / P:平裝
語言 / 1:中文 繁體
尺寸 / 14.8X21X2.6CM
級別 / N:無
重量(g) / 682

試閱文字

自序 : 主編序

台灣文化受到中國、南島原住民族、日本及西方文化的影響,為其文學領域提供豐富的創作養分。台灣作家又以不同的視角(本土文學、僑民文學、原住民文學、現代文學、女性文學、生態文學、古典詩詞、現代詩、網路文學等)生動地刻劃著這塊土地,共造出獨特的台灣文學史。台灣文學創作不僅不侷限於中文(即所謂「國語」)書寫,還包括以客家語、臺灣話及原住民族各種語言發表的作品;再者,台灣文學涉及到各類領域,如音樂、醫療等,隨處都凸顯出台灣文學的文化多元性及語言多樣性。2014年開始舉辦的「台灣移民工文學獎」已邁入第七年,顯示出文學亦能更有意義地為這個社會發聲。

台灣文學雖然很值得多被世人重視,然而台灣文學仍處於西方漢學研究的邊緣地帶。德國特里爾大學漢學系積極推動本次研討會、共建交流平台,用以提升台灣文學在歐洲學界的討論度。會議時間為2019年9月20日至21日,於特里爾大學校園舉行。主辦單位為德國特里爾大學漢學系、德國科學基金會高級研究中心「演變中的俄語詩歌」(Centre for Advanced Studies “Russian-Language Poetry in Transition”)及德國華裔學志研究中心(Monumenta Serica Institute, Sankt Augustin)。

特別感謝台灣大學黃美娥教授熱烈支持本活動,帶領一團台灣文學專家來特里爾開會,並且協助出版論文集等事宜。

也特別感謝華裔學志Dirk Kuhlmann博士,幫我們聯絡到不少專家學者,鼎力協助研討會籌備工作。

另特別感謝台東大學董恕明教授,向大家介紹原住民文學色彩,好讓我們能多多關注台灣原住民族文人對塑造台灣文學的重要貢獻。

又特別感謝沙力浪(Salizan Takisvilainan)創作兩首詩,附上詩作解析和英文翻譯,一併收入本論文集,實為將來研究原住民詩歌的重要材料。

如今出版論文集內容豐富,在此並不逐一列出諸位學者的論文內容,但我們衷心感謝所有與會學者發表論文與熱烈討論。


二○二一年三月五日於特里爾市

簡若玶(Chien Juo-ping)
蘇費翔(Christian Soffel)

試閱文字

內文 : 序一/前進德國──我們在馬克斯故鄉討論臺灣文學

黃美娥(臺灣大學臺灣文學研究所教授)


「臺灣文學」在臺灣,成為一門學科是在1990年代末期,而在進入教育體制之後,臺灣文學的發展就立即面臨本土化與國際化兩個重荷,因此如何雙管齊下,其實充滿挑戰。可喜的是,關於後者,目前世界各地,如日本臺灣學會、北美臺灣研究學會、歐洲臺灣研究學會等,各個學術社群中已有若干學者對於臺灣文學感到興趣,因此得以逐漸累積成果。另外,臺灣政府方面,近十餘年來,亦積極透過文學館展開臺灣文學作品外譯、文化部光點計畫補助和教育部「臺灣研究講座」推動,努力向外宣傳。以德國為例,便有多所大學,包括:波鴻魯爾大學、柏林自由大學、杜賓根大學、海德堡大學,相繼申請進行臺灣議題的研究與教學,其中自不乏涉及臺灣文學領域者。

除了上述,值得注意的尚有來自德國本身內部,自發性引介臺灣文學的情形。早在1980年代,馬漢茂教授便著手翻譯臺灣文學,1982年曾經編有《望大海──來自臺灣的中國敘事》,這是德國第一本有關臺灣文學的選譯本,後來又指導多位學生以臺灣文學為題撰寫學位論文,近期最為人知者,則是2017年翻譯出版《戒嚴:臺灣文學選集》的蔣永學博士,目前他還想進一步撰寫臺灣文學史。不僅於此,令人興奮的是,前年(2019)六月,我在歐洲漢學學會電子訊息上看到一則會議徵稿通知,會議舉辦地點在特里爾大學,大會主題是「異口同『聲』──探索台灣現代文學創作的多元發展」,這份來自於社會主義大師馬克斯故鄉的公告,瞬間使我血液沸騰,心跳加快,因此迅速邀請幾位好友一同參與投稿。

實際上,我更驚訝於會議主題竟能如此精準掌握臺灣文學的特性,尤其徵稿說明文字和子題設定,充分流露出主辦單位特里爾大學漢學系、華裔學志研究中心、德國科學基金會研究中心,特別是策劃者漢學系蘇費翔主任和華裔學志研究中心的顧迪康教授,他們二人對於臺灣文學顯然已有深刻認識。在公告內容中,提到了臺灣多語言、多族群、多文化、多文類狀態,乃至於近年出現的「移工文學」獎項。相關描述與勾勒,在我近二十年來參與海外國際會議中,實屬難得一見,更何況這還是一場專為「臺灣文學」而召開的會議,格外彌足珍貴。

我不清楚這是否是德國第一場專屬於臺灣文學的國際會議,但就原本作為西方漢學研究邊緣地帶的臺灣文學而言,誠屬不易。在9月20日會議召開時,蘇費翔主任開幕致詞表示,德國成立了近三十所漢學系,卻相對缺乏現當代文學研究,故研討會特意選擇聚焦臺灣文學,並希望藉此增加在歐洲的討論度,結果竟促成了此場罕見單以臺灣文學研究為主體的會議。

在兩天會議中,與會者共提出17篇會議論文,作者主要來自臺灣與歐洲當地國家,前者計11位,後者共6位。大抵,論文題目多元,包括:臺灣語文、臺灣詩歌、原住民族文學、女性文學、兒童文學、戰後雜誌、後現代小說、自然書寫研究等範疇。會中,歐洲學者較為關注臺灣文學的多語言和後殖民、後現代文化現象,臺灣學者則側重剖析文學場域、文學史細節,以及文類、文本的跨界傳播、比較研究等問題。整體而言,與會者的豐富研究成果,一方面有助於呈現臺灣文學、文化如何從不同角度介入世界,和世界共振、共感;另一方面也相當程度彰顯了臺灣歷史,所曾遭遇過的衝突、和解與共生,其中蘊藏著臺灣努力追求民主自由的精神,以及想要藉由文學反思歷史的用心。

最後,主辦單位宣布會後將出版論文集,其成果正是現今本書的集結出版,共計收錄11篇論文。需要說明的是,從2019年會務到今年專書出版,費心盡力的除了前述蘇主任與顧教授,正在擔任特里爾大學漢學系華語教職的簡若玶老師,也付出不少心血。身為與會者和本書作者,謹代表臺灣學者再次向他們三位表達誠摯謝意。

近兩年,新冠肺炎疫情蔓延全球,跨國之間的學術會議無法正常舉辦,遑論握手交談,當面議論。目睹本書,更加懷念前年九月德國的爽朗秋色,以及白葡萄酒的甜美滋味,期待再次於馬克斯故鄉討論臺灣文學的時刻,能夠早日到來!


-------------------------------------------------------------------------------------------------
序二/德不孤,必有鄰──致《異口同「聲」──探索臺灣現代文學創作的多元發展》

董恕明(臺東大學華語文學系副教授兼系主任)


2019年九月下旬,暑氣稍退,蟬聲漸歇,臺灣的大學多在開學第一週,校園渡過了安靜的長假,頓時又迎來了熱鬧的青春。尤其是大一新鮮人,一面享受著各年級學長姐們的殷勤呵護,一面開始了真正具有「獨立」意義的知識與人生追求。同時,分別來自:臺灣大學臺灣文學研究所的黃美娥老師和張俐璇老師、清華大學臺灣文學研究所的李癸雲老師和王鈺婷老師、臺東大學華語文學系董恕明老師、輔仁大學德文周郁文(彤雅立)老師、致理科技大學通識教育中心羅詩雲老師、國立政治大學臺灣文學研究所博士生張韡忻和國立中山大學中國文學系博士生賴奕瑋,正自全臺北、中、南、東各地,朝桃園中正國際機場集結,帶著各自心中懷抱的「臺灣文學」,準備啟程飛往德國,參加由德國特里爾大學漢學系主辦的「異口同『聲』──探索臺灣現代文學創作的多元發展」學術研討會。

轉眼已是2021年八月仲夏,當年同行到德國的老師們,回臺後,復返研究、教學、行政與服務的教師生活日常,兩年前在特里爾大學聚會、論學和行旅的時光,回頭看,恍然如夢?可即使是夢,仍留下了學者爬梳臺灣文學在「文學史╱文學場域」交流、碰撞、折衝與對話的真實篇章:黃美娥〈省外文人與戰後臺灣文學場域關係研究的幾點思考──以「東南文藝作家群」為考察起點〉、張俐璇〈三「文」主義──「冷戰末期」台灣的「文學史」建構(1979-1991)〉、王鈺婷〈聶華苓作品在香港之跨地域傳播──以《明報月刊》刊載〈千山外,水長流〉為考察對象〉、張韡忻〈女性鄉土的美學:陳淑瑤《流水帳》與蕭紅《呼蘭河傳》比較研究〉、李癸雲〈詩歌作為疾病誌的意義──試論林彧《嬰兒翻》、《一棵樹》的疾病書寫〉、周郁文〈臺灣(現)當代詩歌與音樂的跨界交會〉、董恕明〈直直地去,彎彎地回──臺灣當代原住民漢語詩歌中的「畸零地」初探〉、沙力浪〈月亮的鏡子〉和〈漫步在雲端〉。

穿越夢境,重回特里爾,在當時肅穆嚴整的學術討論中,大會特別邀請兩位布農族作家到訪,一是出生在花蓮卓溪中平(Nakahila)部落,就近「看守」嘉明湖的沙力浪(1981-);另一位是南投信義鄉望鄉(Kalibuan)部落的乜寇.索魯克曼(1975-),日夜仰望的「東谷砂飛」(Tongku Saveq╱玉山)正是他和世代布農族人守護的聖山。沙力浪因故無法親自前來,便由外甥女黃雅憶代為出席,她非常慎重的念著經過舅舅精心調教指導的〈笛娜的話〉,這是青年沙力浪在2000年初試啼聲之作,也是他回應「母土」的「原聲」。跟著歲月的步伐,壯年沙力浪的「原聲」已不僅只於創作,他在部落成立了「一串米族語獨立出版工作室」,以「行動」踐履他對部落、文化與族群的關懷。親臨的乜寇,在斜暉初至的大教室裡,娓娓講述他的創作之路。當他自嘲的說到「念小學時,有一次因為作文寫得還不錯,老師以為我抄襲……」的文學因緣,坐在臺下「一胞半」(漢╱卑南族)的我,聽得猛地在心中跌了一跤!布農族作家是一群出色的說故事的人,從拓拔斯.塔瑪匹瑪(1960-)、霍斯陸曼.伐伐(1958-2007)到乜寇,他們的作品雖是帶著笑,卻又常是令人忍俊不住的笑著笑著就哭了……。

記得在2020年的春夏之交,在德國為我們打點學術會議大小瑣事的若玶傳來e-mail,再次確定大會準備出版論文集,之後,她再轉達寫一篇序,此事放在心中,因這事那事一延再延,如同原訂2020年春天,特里爾大學的老師們就要再重聚臺灣,結果COVID-19以其微小而巨大的「疫」力,阻絕了各種「人類」視為理所當然的尋常。直到2021年七月下旬,蘇費翔主任在e-mail中婉轉地說到書稿已一校二校……。看來文學(書寫)是毅力亦是屹立?這兩年,世界確實因為COVID-19走得踉蹌顛簸,卻也更加證成了「德不孤,必有鄰」,而「我們都是一家人」?只要──

改變移動的方式,如微塵,在
縫隙與縫隙之間,撥開天地的密語,
彷彿暗夜中篩下的星子,徐徐
以細碎的步伐撿拾錯身而去的流光

改變呼吸的方式,如細雨,在
間隙與間隙之間,撈捕失溫的記憶,
彷彿長日裡散佚的笑語,盈盈
以恆久的靜默栽植撲面而來的春日

改變存在的方式,如飛絮,在
細縫與細縫之間,拾綴暴走的隱痛,
如同眾神疾行穿過蒼茫的荒徑
沒有歌哭,除了人

──董恕明〈特務〉2021/05/17-19

最佳賣點

最佳賣點 : ★多語言、多族群、多文化、多文類──來自各國的學者齊聚德國,探索臺灣現代文學創作的多元面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