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識第一課: 大乘廣五蘊論略解 | 誠品線上

唯識第一課: 大乘廣五蘊論略解

作者 淨海法師
出版社 財團法人法鼓山文教基金會-法鼓文化
商品描述 唯識第一課: 大乘廣五蘊論略解:我是誰?是否有一個真實的我存在?很多人一生都在探問這個問題,所以佛說五蘊法,揭開物質生命與心理活動的真相。《大乘廣五蘊論》可說是一

內容簡介

內容簡介 我是誰?是否有一個真實的我存在? 很多人一生都在探問這個問題, 所以佛說五蘊法,揭開物質生命與心理活動的真相。 《大乘廣五蘊論》可說是一本解說佛法名相的小辭典, 是學習唯識的第一課,也是認識自我的第一課。 五蘊,指色蘊、受蘊、想蘊、行蘊、識蘊,生命的存在,除了需要具有物質的色身,還要有受、想、行、識的心理活動,色法和心法必須積聚起來,才能形成一個生命體。 佛陀以五蘊法分析宇宙人生的本質,說明世間因緣生滅的道理,並沒有一個永恆不變的「我」。世親論師依據佛陀的教法,建立法相唯識學體系而著《大乘五蘊論》,後經安慧論師擴充並加註釋而成《大乘廣五蘊論》,論中將每一個名相的性質及功能,都做了精確的定義和解說,宛如一本佛法名相小辭典,能快速掌握修行的關鍵詞,是了解唯識義理的必讀論著。 淨海法師以深厚的佛學修養與淺顯易懂的現代筆法註解《大乘廣五蘊論》,詳細依文解字、新式標點原文、翔實註釋內容與圖表輔助等,為讀者化解閱讀上的難度,突破唯識名相的障礙,進而通達佛法深義。

作者介紹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淨海法師淨海法師一九三一年出生江蘇泰縣。九歲出家,十六歲寶華山受戒,後就讀武進天寧寺佛學院。一九四九年到臺灣親近慈航法師,於彌勒內院修學十年。一九六○年赴泰國學習泰文及巴利文,受南傳比丘戒,住進泰寺僧團,並入朱拉隆功佛教大學攻讀。一九六九年轉赴日本,入東京立正大學研究,獲佛教學碩士學位。一九七二年受邀赴紐約弘法,一九七八年抱著拓荒精神去到美國南部休士頓,與師友合創德州佛教會,接著建築玉佛寺、美洲菩提中心,推行現代化多元性弘法活動,不分任何宗派和種族。現任德州佛教會會長、德州佛教書院院長。著有《南傳佛教史》、《覺海觀覽》、《唯識第一課──大乘廣五蘊論略解》,譯有《真理的語言──法句經》、《佛陀畫傳》等書。

產品目錄

產品目錄 目次 自序 以五蘊思想解說唯識法相 緒言 論題大意 造論者略歷 譯者小史 論文講解 壹、色蘊 一、四大種及大種所造色 二、五根、五境、無表色 貳、受蘊 參、想蘊 肆、行蘊 一、心相應行法 (一)遍行心所 (二)別境心所 (三)善心所 (四)根本煩惱心所 (五)隨煩惱心所 (六)不定心所 二、心不相應行法 伍、識蘊 陸、蘊處界三科 一、蘊 二、處 三、界 四、十八界與十二門分別 【附錄一】大乘五蘊論 【附錄二】大乘廣五蘊論

商品規格

書名 / 唯識第一課: 大乘廣五蘊論略解
作者 / 淨海法師
簡介 / 唯識第一課: 大乘廣五蘊論略解:我是誰?是否有一個真實的我存在?很多人一生都在探問這個問題,所以佛說五蘊法,揭開物質生命與心理活動的真相。《大乘廣五蘊論》可說是一
出版社 / 財團法人法鼓山文教基金會-法鼓文化
ISBN13 / 9789575985875
ISBN10 / 9575985877
EAN / 9789575985875
誠品26碼 / 2680693290001
頁數 / 256
開數 / 25K
注音版 /
裝訂 / P:平裝
語言 / 1:中文 繁體
級別 / N:無

試閱文字

內文 : 【自序】以五蘊思想解說唯識法相

德州佛教書院自一九九九年成立以來,每年夏秋之間,為會友們及本地華人佛教徒,開辦短期佛法課程,為期三個月,定每週上課二小時,或邀請外地法師來集中時間上課二週,講授一經或一論,或一個佛法主要論題,加強大家對佛法的認識。

二○○五年八月,德州佛教書院開課,決定由我講解《大乘廣五蘊論》,當時報名參加研討的人有六十多位,在開講第一課時,我就很坦誠地告訴大家:「此論篇幅不長,前面大部分還比較容易懂,到後面識蘊部分,由於文字太過簡略,名相和義理比較不容易講解。到時我能講的就講下去,不懂或難講的地方,就把它念一遍跳過去,留著以後再去慢慢領會。這是以前我的老師慈航老人,為同學們講授佛學課時,遇到困難不懂的地方,常使用的一招方法,不要因為不懂就不去學習,日後讀多了就懂了。」後來我們有些同學,利用這個方法自修佛法,遇到困難就先跳過去,當研讀多了,也會自然通達。

《大乘廣五蘊論》,古往今來註疏不多,尤其身居海外,參考書更少。當時我手邊僅有于凌波居士著的〈大乘廣五蘊論講記〉(收在《唯識學入門六記》中),是以懸論大綱的方式講解,雖也大部分引用《大乘廣五蘊論》(以下簡稱《廣論》)原文,並未依文逐句多做解釋。

當我講到一半時,班中王偉頤居士,忽然送我一本蔣維喬編註的《大乘廣五蘊論註》做參考用。過去她在香港住時,曾學習過唯識和中觀。再過幾天,她又找出一本熊十力著的《佛家名相通釋》,本子已經很破舊了,借給我用,我如獲至寶。其中上卷大部分就是專門解釋《大乘廣五蘊論》名相和句中意義的,解決了我講解時不少的困難。

二○○七年夏,《佛光法苑》向我索稿,於是我就想到曾經講過的《大乘廣五蘊論》,試著把它編寫出來,題為〈大乘廣五蘊論略解〉,供做連載。到今年秋,我再將舊稿重新做了一番修改和整理。現在,我要說的有以下幾點:
一、公元二世紀,印度龍樹論師出世,造了著名的《中論》等書,融會貫通了阿含及般若思想,倡揚中觀,一切法緣起性空,離執二邊,會歸中道,顯示一切法畢竟空無自性,後被稱為空宗。隨後因佛教的發展,很多人不能掌握空的真實義,有以為空是什麼都沒有了,否定一切因果正法,墮入惡趣空的境地。到公元四世紀中期,無著、世親出世,針對人們對空義的誤解,另從法相有的方向來解說佛法,分析一切法依因仗緣而成,是唯識所現。從現象上講,可見、可聞、可觸、可知,有它的體性和業用,主旨也宗歸於緣起中道,後被稱為有宗。

二、世親論師初信一切有部,後經其兄無著論師感化而改信大乘,《大乘五蘊論》被推定為他初信仰大乘後,最早的一部大乘論作。後再經安慧論師註釋擴充,才成為《大乘廣五蘊論》。從造論和釋論二者看,都是以五蘊法為中心,列出色法、心所法、心不相應行法、心王八識,以及在論後加入的蘊、處、界三科中,也列出無為法,縱貫將五位百法(略少些)完成初步的組織架構,建立法相唯識學體系,把每一個名相的自體性質及其業用功能,都做了精確的定義和解說,依名相以詮釋整體的佛法,有如古代佛法名相辭典,而且與後期發展的唯識學說,大體上都吻合相通。對我們研究唯識、諸法的分類和名相的意義,更方便容易學習和把握。

三、五蘊法是佛陀住世時常說的基本佛法內容之一。至於五蘊安立次第的原因,世親在《俱舍論頌》裡有一頌文說:「隨粗染器等,界別次第立。」意思是:隨粗的次第、隨染的次第、隨器的次第、隨界分別的次第而安立。現在只舉隨界分別的次第來說,因為一切有情都生存在三界中,即欲界、色界、無色界。欲界是五欲(色、聲、香、味、觸)最勝,而五欲中色欲又最勝,故色蘊安立為第一。色界中禪定都有喜樂受,故受蘊安立為第二。無色界中加行修觀想,在空無邊處、識無邊處、無所有處三無色定,都以觀想為勝,故想蘊安立為第三。到無色界最高的非想非非想處,以思心所為最突顯,思心所能造業,屬於行蘊,故安立行蘊為第四。識蘊中的四識住(色識住、受識住、想識住、行識住),能住的是識,所住的是色、受、想、行,即在四蘊中,都有識的生起,而住於其中,故識蘊安立為第五。如下表所示:

四、五蘊中的色蘊,是構成物質世間的因素,受、想、行、識四蘊,是構成有情心理作用的因素。五蘊積聚是說明人類及宇宙一切事物,都建立在緣起的基礎上,為原始佛教的基本教義。五蘊含攝一切法,如色法、心法、心所法、不相應行法,甚至也通無為法,是分析解說人生和宇宙的真相,旨在破除眾生的我執及我所執,在大小乘經典裡,隨處都說到。依世親《大乘五蘊論》架構組織,而且多宗於彌勒、無著法相體系。後來世親再著《百法明門論》。此論本身很簡略,名相解釋不多,但已逐漸完成列出他後期的唯識體系。唯識與法相的分別,近代佛教學者認為,若從整個佛法來說,唯識必是法相的,法相不必宗唯識。

五、五蘊是色、受、想、行、識,百法是心法、心所法、不相應行法、色法、無為法。五蘊與百法的名相和內容幾乎都相同,其中最大的分別,是排列方法的不同。在五蘊中色蘊列在最先,因為我們先認識的是物質世間;百法以心王為主,然後再展開心所法等,這都各有理由。五蘊中受、想二法因為功用特別殊勝被提出來立為二蘊;在百法中仍屬為心所法部分。五蘊中行蘊,除去受、想二法以外,包括了四十九個心所法,還包括不相應行法;百法中的心所法,包括全部的五十一個心所法及不相應行法。五蘊中的識蘊放在最後,因為了解受、想、行三蘊,更深一層才去探討了解識蘊;而百法心王八識,是列在最先要討論的主題。百法中的無為法,是出世間法,而五蘊只講世間法,但在世親《大乘五蘊論》後加入〈三科〉中,將無為法攝於十二處的法處。至於五蘊為什麼不攝無為法?依世親《俱舍論頌》說:「蘊不攝無為,義不相應故。」

六、初學唯識的人,《百法明門論》和《大乘廣五蘊論》,都被列為初步入門的論典。但現在講解的人,多數採用《百法明門論》,註解的書也特別多。但我認為用《大乘五蘊論》或《大乘廣五蘊論》(《廣論》是註釋《五蘊論》的,內容更豐富),以五蘊中心思想連貫教義,更能探求和了知佛法的源流,而且其中名相,都有論文做精確的解說,讀起來頗具趣味。所以古德認為,《大乘五蘊論》是「粗釋體義」,《百法明門論》是「略陳名數」。近人學者熊十力著《佛家名相通釋》一書說:「略分二卷,卷上,依據《五蘊論》,綜述法相體系。卷下,依據《百法》等論,綜述唯識體系。」是有特見的。

在本書出版之前,承本會伍秉華居士細心審閱,特別是法鼓文化編輯組更為我多次精校和查證,非常的感謝。不過這篇文稿編寫出來的,都是依文解義而已,沒有什麼特殊之見,尚祈高明者多做指教。

二○一○年十二月二十六日


論題大意

《大乘廣五蘊論》,是安慧論師對世親菩薩(四、五世紀)所造的《大乘五蘊論》加以註釋,增廣內容的一部論典,所以被稱為《大乘廣五蘊論》。

大乘(Mahāyāna),音譯摩訶衍那,摩訶是大的意思,衍那是車乘,運載的意思;摩訶衍那合解為大的車乘,意指偉大的教法,一般也是對大乘佛教的通稱。大乘佛教是在公元一世紀前後,古印度佛教發展史上所形成的一個教派,宗旨為能運載無量眾生從生死的此岸,到達涅槃的彼岸。此派自稱為大乘,卻貶稱早期原始佛教或部派佛教為小乘。大乘佛教思想的特色,是以智慧、慈悲、願行做為救世利他的宗旨,修學菩薩道,以成佛為最高的目標。

五蘊,是指色蘊、受蘊、想蘊、行蘊、識蘊五者。蘊(skandha)是積聚之意,舊譯為陰,為蓋覆之意。五蘊是指五種要素的積聚,或五種重要成分的組合,為構成有情身心存在的五種要素,形成一個生命的基本組織。色蘊是指物質性積聚的東西,特指有情身體的本身,是屬於物質性的組合;受是感受作用,即感覺和情緒等;想是想像,心中浮現的形象,或表象作用;行是意志、意念,是除受、想以外所有的心所作用;識是了別和認識作用。色蘊是組合身體的物質,後四蘊是精神作用的組合,即積聚物質和積聚精神這五者,構成有情生命存在的要素。但眾生在五蘊組成的身心中,執著有一個真實的自我,或以為有一個靈魂或神我的東西存在,而不知是因緣虛假的組合。佛說一切法無我,五蘊既為因緣組合理,確實是找不到一個獨立自我的存在。

佛陀所說的一切教法,最先結集成經和律,其後歷代高僧大德對經和律的內容,加以整編和分類,再展開研究及註釋,因而形成獨特的論書。再後與經、律合集起來,就稱為三藏。本論主旨是研究五蘊法的內容意義。

世親菩薩著作極多,其中《百法明門論》被稱為「略陳名數」;《大乘五蘊論》是「粗釋體義」,二者為修習唯識學的入門論典。前者略要陳述諸法的名相,後者是粗略解釋名相的意義。《大乘五蘊論》,據現代學者推測,是世親從其兄無著勸說轉信大乘法後,最初造的一部論書,由於太過簡要,不容易了解,所以安慧論師再加以增廣內容,擴充義理,而成為《大乘廣五蘊論》,從原來的三千多字,增加到七千多字,後來教學唯識的人,一般都採用《大乘廣五蘊論》做為初級入門教材。
現在《唯識第一課》中,分為四部分:「本論」、「釋論」、「今譯」、「略解」。在《大乘廣五蘊論》的正文中,很明顯地分有「本論」和「釋論」二部分,「本論」基本上是引用世親菩薩的《大乘五蘊論》之文,「釋論」是引用安慧論師《大乘廣五蘊論》的註釋部分,這樣分別標明出來,在《廣論》文中,就可清楚了解何者為世親本論原文,何者是安慧釋論部分。「今譯」是對世親和安慧二位論師的論文,用現代語說出來。「略解」是依論文內容和意義,做一綜合性簡要的解
釋和分析。論文中容易了解的部分,則不多做解說。

為增加對名相的了解,在「略解」中亦引用《成唯識論》等文解說,可更把握到名相精確的意義。其次,對論文中一些專有名相和定義,有時會做簡要的「註釋」。為貫通前後文義理的關係,有時也引用簡單的「表解」說明。


一、四大種及大種所造色

【本論】
云何色蘊?謂四大種及大種所造色。

【今譯】
什麼是色蘊?是指四大種及大種所造色。

【本論】
云何四大種?謂地界、水界、火界、風界。此復云何?謂地堅性、水濕性、火暖性、風輕性。

【釋論】
界者,能持自性、所造色故。

【今譯】
什麼是四大種?是指地界、水界、火界、風界。此四界又是如何呢?地界是指物質中的堅固性,水界是指物質中的潤濕性,火界是指物質中的暖性(溫度),風界是指物質中的輕動性。

界的意思,能保持自身的性質及保持所造色法的相續不失壞。

【略解】
四大種,是指地界、水界、火界、風界,一般稱四大。這四種重要的元素,是普遍構成一切物質的基本元素,在體性和業用方面都極其盛大,故稱大種。四大種為一切色法能造之因,由四大種所造成一切物質性的東西,稱為所造色。能造和所造,都屬於色蘊。地、水、火、風四界,是就物質性的東西而言,堅固性的屬地大,有保持作用;潤濕性的屬水大,有凝集作用;溫暖性的屬火大,有使成熟作用;流動性的屬風大,有使生長作用。四大的元素,有近乎現代語的固體、液體、溫度、氣體的性質。


四大所以稱為界者,界有執持義,一能執持四大種自身本質不失壞,二能執持所造色相續不失壞。所以四大種,是指堅、濕、暖、動四物的性質,並不是指地、水、火、風的四種實物。如舉例說:我們人的身體,骨頭和肌肉之類屬於地大,血液、汗水、大小便利屬於水大,體溫屬於火大,呼吸及關節運動屬於風大。

能造的四大種,大有四義,故稱為大。1.為所依故:四大種為一切所造色的所依處。2.體寬廣故:指四大種遍及一切所造色,體性寬廣。3.形相大故:指地、水、火、風四大,其形相廣大。4.起大用故:指四大對世界成、住、壞、空,作用最大。

種是因義,是一切色法的能造之因,而生起種種色法。因有五種,稱為五因。1.生因:四大種能帶諸色法生起,若離大種,色法則不生。2.依因:所造色生起後,若離開大種,一切所造色,沒有流轉於別處的功能。3.立因:又稱隨轉因,大種若有變異,所造色也隨之變異。4.持因:又稱住因,由大種持令不絕的原因,大種所造色,相似相續而生。5.養因:又稱長因,由大種養其所造色,能令增長。

做為能造的四大種,具備以上五因的特性,而所造四大則沒有此特性。

【本論】
云何四大所造色?謂眼根、耳根、鼻根、舌根、身根、色、聲、香、味及觸一分、無表色等。

【釋論】
造者,因義。根者,最勝自在義、主義、增上義,是為根義。所言主義,與誰為主?謂即眼根與眼識為主,生眼識故;如是乃至身根與身識為主,生身識故。

【今譯】
什麼是四大所造的色法?即指眼根、耳根、鼻根、舌根、身根,色、聲、香、味、觸之中的一分,以及無表色等。

造者,四大種為能造之因。根者,根有殊勝的自在義、自主義、增強助力義,這是根的意義。所謂自主義,是與什麼為主呢?是指眼根與眼識為主,因為能生眼識之故;這樣乃至身根與身識為主,因為能生身識之故。

【略解】
四大種是能造,由地、水、火、風四種元素所構成的物質,包含十一種,即:眼根、耳根、鼻根、舌根、身根(上為五根),色、聲、香、味、觸之中的一分(上為五境),以及無表色等。

造為因義,四大種為能造之因,十一種是所造的各種色法。第一類色法是五根,每一根在其本位上各具有三義:1.最勝自在義,指依淨色根在人體中能發動心識的生起,例如依眼根緣色境,眼識能了別眾多之色。2.主義,根有自主的能力,能專司發動心識的生起。3.增上義,能扶助心識的生起,如在所依的眼根增強時,則能依的眼識所見就明亮,所依的眼根衰弱時,則能依的眼識所見就暗昧,所以眼根對眼識有增上的助力。以上根的三義,其中主義,是指眼根與眼識為主,因為能生眼識故;耳根與耳識為主,因為能生耳識故;鼻根與鼻識為主,因為能生鼻識故;舌根與舌識為主,因為能生舌識故;以及身根與身識為主,因為能生身識故。又依五根緣五境能生起五識,是指五根能令發動扶助五識的生起,不是說五識為五根的副產物。

第二類色法是五境,亦稱五塵,色境包括顯色、形色、表色三種。顯色是青、黃、赤、白等;形色是長、短、方、圓等;表色是取、捨、屈、伸等。

第三類色法是無表色,這是無法表現在外面的行為,分律儀無表(善)、非律儀無表(不善)、非律儀非不律儀無表(非善非惡的律儀)。

又四大種所造的色法(物質),有內外之分,內色是指我們的色身,外色是指器世間,即物質世界。佛說五蘊法,都是與我們的身心有關,所以色蘊,也多指我們的色身,即身體。

貳、受蘊

【本論】
云何受蘊?受有三種:謂樂受、苦受、不苦不樂受。樂受者,謂此滅時,有和合欲。苦受者,謂此生時,有乖離欲。不苦不樂受者,謂無二欲。

【釋論】
無二欲者,謂無和合及乖離欲。受,謂識之領納。

【今譯】
什麼是受蘊?受有三種:樂受、苦受、不苦不樂受。樂受,在(領受順境)樂受滅去後,身心會有舒暢適意的感受。苦受,在苦受生起時,身心會生起不舒適、逆意的感受。不苦不樂受,不會有適意和逆意的二種感受。

無二欲者,指無和合欲及乖離欲二者。受,是六識領取納受外境所產生的感受。

【略解】
受是感受,對於所緣之境以領納為義。《成唯識論》卷三說:「受謂領納順、違、俱非境相為性,起愛為業,能起合、離、非二欲故。」意思是:受心所與八識都相應,以領納順境、逆境、順逆俱非的中庸境為其自性,能引起貪愛為其作用,希望生起樂受(追求合意的)、遠離苦受(欲遠離苦的)、非樂非苦的捨受。即緣取可意境時,稱為順益境;緣取不可意境時,稱為違損境;緣取非可意非不可意境時,稱為順違俱非境。

受在領納外境,有順境、逆境、俱非境三種,以起欲為業(作用)。欲是欲望或希求,領納順境,生起貪愛,追求獲得快樂感受,比較容易了解;若領納逆境,就有痛苦感受,為什麼也說是起貪愛呢?細究起來也有它的原因,因為在人們心裡有想要遠離或避開苦受,這種遠離和避開也是一種欲望。如人們說:「只要快樂不要痛苦。」這就包括如前說的和合欲和乖離欲。

唯識學中,由三受又可分為五受:苦、樂、憂、喜、捨,即從苦受中分出憂受,從樂受中分出喜受。順益境使身體舒適稱為樂,使心怡悅稱為喜;違損境逼迫於身稱為苦,逼迫於心稱為憂。三受或五受,又可合為身受和心受二種。






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