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決定力量: 諸葛亮86個字的誡子書 教會你面對人生的10種力量 | 誠品線上

思想決定力量: 諸葛亮86個字的誡子書 教會你面對人生的10種力量

作者 鄭絜心
出版社 紅螞蟻圖書有限公司
商品描述 思想決定力量: 諸葛亮86個字的誡子書 教會你面對人生的10種力量:思想決定力量。思想也決定你的位置;思想決定你的人生格局,更決定你無入而不自得的成功。這是一本給你人

內容簡介

內容簡介 思想決定力量。思想也決定你的位置;思想決定你的人生格局,更決定你無入而不自得的成功。這是一本給你人生力量的書。閱讀本書前,希望您靜心默念以下全文:〈誡子書〉諸葛亮(夫君子之行)一個人在世上,(靜以修身)需要專注沉穩(靜)才能夠修身,(儉以養德)需要勤儉才能夠培養自己的德行。(非澹泊無以明志)只有超然於欲念之外,志向才會彰顯。(非寧靜無以致遠)唯有處事不盲進躁動,人生的路才能夠走得長遠。(夫學須靜也)想要學習任何知識,要能夠專注、沈穩才可學得。(才須學也)任何才能都需要不斷學習,才會熟練。(非學無以廣才)若不學習,學問、才能不會廣博。(非志無以成學)若沒有立定志向,則無法專心一致的學習。(怠慢則不能勵精)懶散的人,沒有辦法熟練任何技能、透徹學問。(險躁則不能冶性)盲目躁進的人,心性無法調伏、專注而成熟穩重。(年與時馳)年齡隨著時間的消逝而增長。(意與歲去)而隨著年紀增長,心智也逐漸懶散退墮。(遂成枯落)於是一輩子都沒有任何立功立業的機會。(多不接世)在社會上變成一個沒有用的廢人。(悲守窮廬)只能夠整天在自己的小天地當中怨嘆時不我與。(將復何及)到那個時候也就太遲了。

作者介紹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鄭絜心 六年級女生。畢業於國立中興大學法商學院法律系司法組。 國中時期開始創作散文、及詩詞。高中時期開始出版羅曼史小說。大學時期與同好共同創立第一個校內文藝社團--創世紀文藝社。 畢業後在銀行從事法務工作,開始熱中研究人與生命價值,對於人生有深刻的體悟。目前正在開創人生的新局。 相信人生永遠美麗,只要自己的一顆心還在。著有《寫給女孩的幸福宣言》等十幾本書。

產品目錄

產品目錄 〈前言〉 八十六字裡的十種力量〈自序〉 諸葛亮是好父親, 更是好老師〈上課之前〉 思想決定力量第一堂課 寧靜的力量-- 世間一切享受, 沒有比內心的寧靜更為享受第二堂課 節儉的力量-- 審慎理財, 富足一生的生活方式第三堂課 計畫的力量-- 不為明天做準備的人永遠不會有未來第四堂課 學習的力量-- 成功人生的核心競爭力第五堂課 志向的力量-- 志不立, 天下無可成之事第六堂課 執行的力量-- 改變命運的關鍵方法第七堂課 性格的力量-- 你想成為誰, 比你是誰更重要第八堂課 時間的力量-- 人生不能重來, 但你可以拓展生命的廣度第九堂課 想像的力量-- 拆掉思維的牆第十堂課 精簡的力量-- 言簡意賅比長篇大論更有力量附錄

商品規格

書名 / 思想決定力量: 諸葛亮86個字的誡子書 教會你面對人生的10種力量
作者 / 鄭絜心
簡介 / 思想決定力量: 諸葛亮86個字的誡子書 教會你面對人生的10種力量:思想決定力量。思想也決定你的位置;思想決定你的人生格局,更決定你無入而不自得的成功。這是一本給你人
出版社 / 紅螞蟻圖書有限公司
ISBN13 / 9789866297892
ISBN10 / 9866297896
EAN / 9789866297892
誠品26碼 / 2681593078003
頁數 / 185
開數 / 25K
注音版 /
裝訂 / P:平裝
語言 / 1:中文 繁體
級別 / N:無

試閱文字

自序 : 諸葛亮是好父親,更是好老師


我們小時候都被教導要「今日事,今日畢」,可是基於人的惰性,還是不免會把今天的事情拖到明天,到了明天又想把它拖到後天。明日復明日,明日何其多,如果你總是把事情推到明天,那麼這件事情究竟要在哪一個明天完成?


人的每一個時期都有應該要完成的事情,每一件事情也都有它的黃金時機。如果錯過了時機,日後即使可以力挽狂瀾,也需要耗費更大的力氣。


諸葛亮要孩子莫等「年與時馳」、「意與歲去」。人只有在失去的時候才知道珍惜,而時間的流逝最無情,也最令人毫無知覺。雖然很多人都知道要把握時間,但是無法體認其重要性,總以為青春是揮霍不盡的。因此諸葛亮告訴他的兒子,把握時間同時也是把握時機。該出手的時候,不可怠慢。


諸葛亮又說「才須學也」、「非志無以成學」、「非學無以廣才」。他要孩子好好學習。年輕人總是愛玩,不愛唸書,無法體認到「知識就是力量」,諸葛亮則給了非常嚴正的督促。唯有吸收知識,我們才能有所長進,讓自己更有智慧,也更有能力迎向人生的每個挑戰。所以諸葛亮的〈誡子書〉當中一再提到學習這件事情。


諸葛亮又提到「靜以修身」、「非寧靜無以致遠」、「學須靜也」、「險躁則不能冶性」。這是要孩子隨時保持安靜的心,從安靜中去學習,從安靜中修養自己的性情、思考自己的未來。安靜自己,是為了修身,為了治學,為了養性,更為了每一個決策的眼光,都能放長到最遠。


一個「靜」字,足以修正人生過程當中錯誤的決策,修養身心達到不被外物動搖的境界,足以將自己充實足夠。這樣一個字,是諸葛亮從人生經驗反覆成功和挫敗當中的結論。也就是說,它適用於成功,也適用於失敗,並且適用於各種抉擇。


而在諸葛亮〈誡子書〉當中,立志是最根本的主軸。他說:「非志無以成學」。成學是立志第一件要完成的事。我們都知道求學是非常苦的,除非先立志,以這樣的志向去追尋目標,征服萬難,然後我們才可能從浩瀚的知識之海,求得一點點「懂」。


我們的人生方向,也要從這個基礎出發,才能夠無所動搖,無所退縮地,一路達成我們的理想。時代和環境都在改變,可人生的幸福,和身為一個人的基本需求是不會改變的。即使科技再怎麼進步,也始終來自人性,都是以人為本。所以,身為一個人的基本需求和幸福不會改變,這些基本原則也不應該跟著時代和環境改變,危害了安身立命的基本之道。


諸葛亮一千八百多年前的智慧,在現今社會仍然有其參考價值。人生路途上,我有很多迷茫,很多困惑,現在依然有,未來也是。在找不到答案的時候,我讀諸葛亮,從當中清晰地知道自己想要成為什麼樣的人,自己又該往哪一方前進。


期望這八十六個字能夠穿越時空,深入你的心,將我們曾經的迷失拉回正途。願你從中得到力量,成就更好的自己。

試閱文字

內文 : 第六堂課 掌握重點出擊


我們都在人生的經驗當中尋求更靈活的思路。


一回生,二回熟,知識給了我們對事物初步的概念,而真槍實彈的經驗則讓我們透徹整個事物的面相。


我們的人生智慧會因為這樣的經驗練習,越來越熟稔,對於事情的看法也會越來越清晰。


第一次處理一件事情,靠的是過往知識的累積;第二次處理相同的事情,靠的是知識以及第一次失敗的經驗;第三次處理相同的事情,我們漸漸依靠過往的經驗,知識已經融入經驗,渾然一體。當我們日積月累地重複一件事情,我們漸漸習慣,不管事情如何變化,我們始終都能憑直覺掌握重點。


這是一個講求速度的時代,但是快速並不是亂槍打鳥,不是雜亂無章,不是不假思索的反應。沒有經過大腦思考的決定,往往漏洞百出。


你需要學習掌握重點,才能正確出擊,方法有以下三種途徑:


一、 多閱讀


知識的吸收有助於掌握事情的各角度,以及對邏輯觀念的概略了解。讀書的目的也在於此。


許多人一出了社會就停止閱讀的習慣,他們認為閱讀無助於現實的需求,不具有加分效果。事實上,這是錯誤的觀念。


閱讀習慣是在加強我們的語言能力,同時也是在加強我們的邏輯思考能力,而吸收資訊本身也是其效用之一。但資訊是沒有經過整理的知識,它的是非黑白還沒有明朗,所以只能作為參考,不能奉為圭臬。


你可以閱讀任何書籍,不管是知識性的、娛樂性的,保持腦袋隨時在思考的狀態。那麼,當有一天面臨需要解決問題的時候,你的腦袋就可以隨時運作,善於理解和分析。就如同你在閱讀過程當中,腦袋運行的狀態。


缺乏閱讀習慣,你的腦袋就常常處於習慣性反射狀態。凡事不假思索,慣性的依循前例,思考變得越來越遲鈍,而越來越難對付突發狀況,也越來越難看清自己所處的情境和方向。


所以要學會抓住重點,首先就要先學會「保持閱讀的習慣」。





二、從錯誤的經驗當中反省


許多人不懂得反省自己,但是很會反省別人。


我的朋友對我說,這是一個讓自己面對錯誤的時候心裡比較舒服的方式—將自己的行為合理化,然後就能從挫敗的情境當中走出來。


我很認同這樣解放心靈的方式—如果你確實承受不了自己的錯誤,如果你的心靈脆弱到需要這樣的治療。


否則,請你無論如何要正視自己的錯誤。為了面子,為了其他種種考量,你可以對外抵死不認錯到底,可是面對自己的時候,你不能再這樣自欺欺人。因為錯誤的事情不會因為你的不承認,就變成正確。


你必須承認,對自己坦白從寬。只有知道自己錯在哪裡,才能避免下一次犯同樣的錯。


有人說,第一次受騙上當,是可憐;第二次受同樣的騙上同樣的當,那是活該。


當你第一次犯錯失誤,那是情猶可原;當你第二次犯同樣的錯,責任要你一個人承當。


想學會清楚掌握重點,就要學習面對,面對事件發生的來龍去脈,把自己跳脫出來,當成第三者去觀察,才能夠客觀地掌握全局。


找出你曾經忽略的地方,下一次面對類似問題,就會記得提醒自己。這是一種用失敗換取的寶貴經驗。





三、保持安靜


每一天你應該有一小段時間是安靜的,哪怕是睡覺前的十分鐘,你的腦袋要清空。


避免讓自己的生活跌入盲目的行動裡,雖然你已經非常熟悉這些行動。


即使你對生活的一切已經很熟悉,也懶於求新求變,可是你需要保持清醒,知道每天做出的每個抉擇是什麼。而這些抉擇當中,又有哪些是好的?哪些是不好的?如果再來一次,你能否做出不一樣的選擇?


你應該減少不必要的喧嘩,包括不必要的應酬、約會,包括不必要的娛樂。許多人喜歡說「打發時間」,所以把一天二十四個小時排得滿滿,沒有一刻喘息。他們覺得這樣的生活非常充實。


日復一日,當你被這些滿滿的、不必要的事情充滿,你變得無法思考,你唯一的思考只剩下安排不同的約會日程,可是到了最後你也不知道自己為什麼要這樣做。


人不怕改變,也不怕不改變,最怕的是在變與不變當中,連自己都搞不清楚狀況,搞不清楚是非。


所以你需要的不是讓自己生活變得更充實,特別是大都會裡面的人,你需要的只是讓自己的生活更安靜。因為人的一天只有二十四小時,扣除八個小時的睡眠時間,你能夠認真處理的事情有限,如果把每一個行程都排得滿滿的,你沒有辦法掌握到底,也無法把事情做到好。





四、認真看待身邊的每一件事


有些人什麼都要參與,什麼都要插一腳。當他們覺得自己需要充實,就去翻幾本書來充實自己;當他們覺得自己需要資訊,就開始飢渴地閱覽大量書報;當他們認為要追得上潮流,就加入所有和時尚相關的休閒活動;當他們發現需要經營人脈,他們就去找幾個飯局來聚一聚,保持自己有朋友的感覺;當他們認為年輕就是要賺錢,他們就去找尋能快速賺錢但是沒有前景的工作;當他們認為沒有前景的工作很可怕,就開始急著要換工作;當他們有一天發現自己的所學實在不足,就突然消失在職場上,回學校唸書去了。


什麼事情對他們來說都很重要,但也不是絕對必要。


他們看待一切都是玩票性質。而一切既然只是玩票,就無從認真起。


當你對待一件事情不夠認真,那麼這一件事情也會回應你不清不楚的結果。如果你總是不認真看待你身邊的事情,那麼你將注定一事無成。如果你總是在還沒有了解事情的重要性,就妄下判斷它的好壞和價值,那麼做決定的不是你的理性,而是你的情緒。


能夠認真看待一件事情,才能夠認真地下決定,認真地經營。這一份真心誠意,才能讓你動動腦筋,然後你的這一份參與才不會只是浪費時間。

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