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 移動的生命力, 浪潮中的臺灣 第一二屆移民工文學獎得獎作品集 | 誠品線上

流: 移動的生命力, 浪潮中的臺灣 第一二屆移民工文學獎得獎作品集

作者 東南亞移民工
出版社 正港資訊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商品描述 流: 移動的生命力, 浪潮中的臺灣 第一二屆移民工文學獎得獎作品集:他們自故土來到臺灣工作、成家或求學,與命運共舞之際,不僅求現實生活的安頓,更試圖為流動心靈尋找安

內容簡介

內容簡介 他們自故土來到臺灣工作、成家或求學,與命運共舞之際,不僅求現實生活的安頓,更試圖為流動心靈尋找安頓的方法:歌唱、起舞、聚會、學習.....也或者,搖起筆桿,用第一人稱寫出流動生命中的文學創作。

各界推薦

各界推薦 二○一三年夏季,媒體人張正、雲章伉儷,與「黑手那卡西」樂團元老陳柏偉、人類學者阿潑、作家黃湯姆等人,在幾次的熱炒店的聚餐裡,冒出了將在台移民移工的書寫「典律化」、辦一場移民工文學獎的點子。移民工文學獎是以新移民(外籍配偶)與移工(外籍勞工)為主體。移民工文學獎即是藉由以新移民、移工為主體所生產的文字創作,呈現異地漂流、兩個故鄉、雙重血緣的文學風貌。二○一四年,移民工文學獎首次舉辦,就像熱炒店大火快炒的生猛。「從出版角度切入,能讓台灣讀者更願意去了解、感受移民工的處境。」--丁名慶「移工們嘗試著並成功扮演了好的文學作者朝夕在做著的是,那一名安徒生童話『國王的新衣』中的小孩,大聲喊出『國王沒穿新衣,羞羞臉。』」--朱天心「充斥字裡行間的『悲慘故事』依然令我憤慨,但許多新移民工的『美麗的故事』卻也不經意地浮現腦海。」--李美賢「在作品裡的字裡行間,往往會讓我們靈光一閃,窺見他們精緻而晶瑩的靈魂。」--陳芳明「張開雙手擁抱世界,臺灣文學海納百川,移民工文學在此立足書寫…」--翁誌聰「他鄉與故鄉的人,在文學的場域,有了對望的契機,也讓我們可以更貼近移民工的心。」--曾文珍「在文學獎之外,是不是還有其他我們可以為他們做的事?--黃錦樹「我們被感動著,甚至陌生地迷惑著。那同時,那些故事,透過文學的隱密換渡,就進到我們裡面了。--駱以軍「透過文學獎的機緣,我才讀到他們描寫生命百態下的獨有異族群觀點。這些俯看臺灣的眼睛,會點點滴滴一直流到心裡--蘇碩斌細節描述非常吸引我,描寫移民工眼中的台灣,尤其是城鄉差距,非常深刻。──顧玉玲

作者介紹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東南亞移民工二○一五年,臺灣約有五十八萬名外籍移以及十六萬名外籍配偶,意即,在臺灣每32人之中,就會有一位東南亞移民或移工。她/他們是共同居住這塊土地不容忽視的第五大族群;她/他們做你我不願做的底層勞動,支撐台灣基礎建設;她/他們長時間協助我們照護家中的老病殘,無眠無休;她們許多人是我們新生下一代的母親。這次,她/他們透過移民工文學獎,寫下自己創作。Facebook粉絲頁:移民工文學獎since 2014移民工文學獎移民工文學,是以新移民(外籍配偶)與移工(外籍勞工)為主體,所生產出來的文學。此刻的臺灣,約有將近七十萬名東南亞跨國工作者、超過十五萬名婚姻移民以及五萬名失聯移工。東南亞移民工是臺灣社會不可分割的群體,異鄉人透過創作的反饋,猶如暗夜之火,指引著臺灣未來的去向。移民工文學獎的舉辦,即是為了鼓勵、並留下這段可貴的歷史。今年增列香港、澳門、新加坡、馬來西亞等擁有眾多東南亞移民、移工的地區或國家。我們期盼與港、澳、新、馬等地區同為前殖民國家與移民社會的臺灣,藉由移民工書寫與閱讀,培養更高規格的寬容與自省能力,讓庶民之聲成為歷史的主體,以實踐民主的真義。同時也創新臺灣在國際社會中開放、尊重多元、守護人權的地位。第五屆移民工文學獎評審泰國:王道明 อนุรักษ์ กิจไพบูลทวี/母語評審越南:阮舒婷 Nguyễn Thư Đình、阮荷安 Nguyễn Thị Hà An/母語評審印尼:Anwar Sastro Maruf、Heru Joni Putra、Olin Monteiro、Ratu Selvi Agnesia/母語評審菲律賓:Conchitina Cruz、Myan Lordiane、Tony Cruz/母語評審陳以恆、蔡佩芙、楊欣盈、劉雨婷、董瑞欣/青少年評審于淼淼、侯季然、陳冠中、藍佩嘉、蘇美智/決選評審■譯者簡介楊玉鶯、陳燕飛、 林真婷 、陳慈治、葉又珊、孫珮珊

產品目錄

產品目錄 序【第一屆得獎作品】他鄉之夢龍眼成熟時離鄉孩子的心聲業豐和卡洛斯的故事友誼無邊界夜裡的日記敘利亞的黑煙誠實與順從【第二屆得獎作品】寶島框架背後的肖像母親的遊戲友誼和音樂之寶藏農田彼端江子翠的勇士早晨之前WIN夢寐後記

商品規格

書名 / 流: 移動的生命力, 浪潮中的臺灣 第一二屆移民工文學獎得獎作品集
作者 / 東南亞移民工
簡介 / 流: 移動的生命力, 浪潮中的臺灣 第一二屆移民工文學獎得獎作品集:他們自故土來到臺灣工作、成家或求學,與命運共舞之際,不僅求現實生活的安頓,更試圖為流動心靈尋找安
出版社 / 正港資訊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ISBN13 / 9789869238113
ISBN10 / 9869238114
EAN / 9789869238113
誠品26碼 / 2681720250005
頁數 / 312
開數 / 25K
注音版 /
裝訂 / P:平裝
語言 / 1:中文 繁體
尺寸 / 21X14.8CM
級別 / N:無

試閱文字

內文 : 節錄〈後記〉

文學,是文化的重要表現形式之一。扛起臺灣3D(骯髒、危險、辛苦)工作的東南亞移民移工們,也能寫出文學嗎?

當然。她/他們是人,她/他們有文化,有迥異於當地人的生活經歷,也有與當地人相同的有七情六慾。當她/他們將異於過往的所見所聞所感所知訴諸筆端,即是移民/移工文學。不過,當移民/移工文學遇上以國家或區域作為文學界線的習慣時,分類就頗費周章了。

二○一五年,人口總數不過兩千三百多萬的臺灣,便有將近六十萬移工[2]、二十萬婚姻移民[3]來自東南亞,此一數字尚未計入曾經來臺工作或生活、而後返回東南亞的人數,亦未包括婚姻移民所生下的混血後代。她/他們的非中文書寫(越文、泰文、印尼文、柬埔寨文、菲律賓塔加洛文、緬甸文等等),算不算臺灣文學呢?

我是做報紙出身的,不敢高攀文學。不過這幾年因為《四方報》,的確做了些與文學相關的事。

二○一二年,從《四方報》累積的上萬封越南讀者投書中,挑選出與「逃跑外勞」相關的文章,將這些第一手的流亡經歷翻譯成中文,與時報出版社合作出版了《逃:我們的寶島,他們的牢》。二○一三年,再將投書中與跨國婚姻有關的文章,集結出版了《離:我們的買賣,她們的一生》,呈現跨越國境、文化、語言的婚姻中的不被理解與有口難言。《逃》和《離》當然不可能成為暢銷書,但是在臺灣的出版市場上,則是絕無僅有。原本開玩笑,說要以新移民二代為主題,繼續出版「水果系列[4]」之三《茫:我們的界線,他們的眼淚》,不過二○一三年中我這個總編輯離職,計畫擱淺。

因為《逃》,我認識了小林。《逃》出版之後,身為獨立文字工作者的小林代表報紙副刊訪問我。我們在電話裡聊呀聊,她說她從前替營建商寫文案作惡太多,想找個NGO當志工贖罪,我說:「妳那不如來《四方報》。」而後,小林也真的來幫忙。一年之後,小林又把剛剛出版《文學理論「倒」讀》的黃湯姆介紹給我,說我們一定投緣。

於是在二○一三年臺菲海上衝突鬧得沸沸揚揚之際,我、雲章、小林、黃湯姆,加上工運大叔陳柏偉與人類學記者阿潑,在幾次熱炒店的插科打諢之後,從「少數族裔文學」的討論裡,冒出了將在臺移民移工的書寫「典律化」、辦一場移民工文學獎的點子:從臺灣文學的角度,希望移民移工的「身分書寫」能豐富臺灣文學;從移民移工的角度,這個舞台能讓他們說自己的故事、展現自己的能量。為了移民移工,也為了臺灣,兩全其美。

什麼叫做臺灣文學?

方向定了,小林立即找到一篇政大臺文所教授陳芳明老師的報導。陳老師曾經在一場演講裡說:「什麼叫做臺灣文學?不管什麼族群,只要寫出臺灣這塊土地上任何感情、記憶,就屬於臺灣文學。」

太好了,這段話簡直就是這場文學獎的理論依據!我們也需要大師加持!透過阿潑的介紹,我和湯姆戰戰兢兢冒冒失失地去了政大,沒想到陳老師一口答應,當天還立刻在Facebook上寫了一篇足以成為文學獎主旨說明的文章。接下去尋求背書、支援的過程,也很順利,初安民和紀蔚然兩位老師在小酒吧裡豪爽應允,黃錦樹、駱以軍、顧玉玲、幸佳慧、夏曉鵑、翁秀琪、須文蔚、李麗華等等老師與前輩,都慨然承諾支持。

再來就是錢了。「中華外籍配偶及勞工之聲協會」潘存蓉理事長願意領銜,「外籍勞動者發展協會」徐瑞希理事長願意支援,快筆小林風風火火寫好了企劃案,向文化部申請經費,然後,進入漫長的等待,大家各忙各的去。湯姆和小林搞動物保護、雲章繼續教書上班、我離開《四方報》去做東南亞歌唱電視節目「唱四方」。

直到二○四年初,文化部核定七十萬元的通知,像是清晨響起的鬧鐘,提醒我們幾個月前曾經申請了這個計畫。這時我正忙著「唱四方」,還異想天開想要準備拉幾支移工球隊,配合世界盃足球賽,辦個「東南亞加一(臺灣)」足球聯盟。文化部的七十萬補助雖然遠遠不夠,一度想婉拒,但幾經思量,七十萬已經是該批名單中最高額的補助了,而且,先前還找了這麼多文壇前輩背書支持,豈可失信。終究還是放下手邊工作,打起精神,務必讓這個在熱炒店產出的點子成真。

說幹就幹!手腳最快的小林馬上用免費軟體做了網站,湯姆推敲琢磨參賽辦法,唱四方的企劃蔡雅婷找人翻譯,我們每天半夜在FB上討論或吵架,其他熟朋友,也被我們毫不客氣地拉來當志工。

我最大的任務是籌錢和找單位協辦。運氣很好,過程出奇地順利,臺灣文學館、和碩聯合科技、西聯匯款、誠致教育基金會、成舍我基金會、小英教育基金會、新臺灣人文教基金會,以及眾多單位和師長、友人(名單在此:http://2014tlam.blogspot.tw/),都毫不猶豫地給予實質和精神上的贊助。

接著,透過各地政府單位與民間組織,透過越南、泰國、印尼、菲律賓四國在臺辦事處,透過幾乎在臺灣的所有東南亞母語媒體:四方報、The Migrants、The Manila Post、Intai、TIM、中央廣播電台,「第一屆移民工文學獎」的消息散布出去,並在臺北的永樂座書店開了記者會。

將在決選時擔任評審的顧玉玲,在記者會上給了這個文學獎一句精準的評語:「這個文學獎感覺挺亂的。」

顧玉玲當然是以貶代褒。她說,這個文學獎很邊緣、真實、也亂得恰恰好。徵件作品不限文體,評選過程既有網路投票、也有專家評選,這樣保持異質性的設計,正呼應移民工群體的社會狀態。

考量消息傳播的速度,我們將徵件期間拉長到兩個半月。六月底投稿截止時,一共收到了兩百六十篇四國語文的稿件(印尼一○七篇、菲律賓七十四篇、越南六十三篇、泰國十六篇),四國母語評審和網友們,挑出了四十二篇入圍作品(印尼、菲律賓、越南各十一篇、泰國九篇)。四語編譯在倉促的時間內,快馬加鞭地將入圍作品翻譯為中文,我和小林和雅婷和玉鶯連夜整理,把中文稿快遞送到五位決選評審的手裡。

五位決選評審將決定誰有資格拿到獎金十萬的首獎、獎金八萬的評審獎、以及獎金兩萬的六位優選。

文無第一

比賽結果公布之後,果然有不少來自菲律賓社群的質疑。包括對於網路投票中有人灌水作弊,包括為什麼都是描述自我悲慘處境的作品得獎,也包括決選評審的自我質疑:決選評審看不懂原文。

整個籌辦過程,的確不少紕漏,尤其最後階段免費網站數次當機,還偏偏只當掉菲律賓語的頁面。對於質疑,主辦單位當然要一一道歉與說明。我一邊回應說明也一邊想,幸好這不是官方主辦的活動,否則非下台謝罪不可。同時也覺得又冤枉又好笑,我們真是拿石頭砸自己的腳呀!

關於網路投票有人灌水作弊,我們的確低估了十萬元獎金的誘惑與大家的電腦能力,因為當初我們自己測試時,是沒辦法灌水的。只能道歉。同時也要考慮萬一隔年再辦,要不要繼續採行網路投票。但是另一方面,因為網路票選只是初選,過關的作品還是必須通過決選評審這關,所以問題不大。

至於決選評審看不懂原文,這肯定是所有跨文字的文學比賽都無法解決的難題,只能看到翻譯後中文稿的決選評審們,也都自謙「不真正夠資格當這些作品的評審」。實務上,這真的辦不到,畢竟不可能找到同時精通多國文字的評審(而且精通的程度還要一樣),我們只能自嘲或者自抬身價,把「第一屆移民工文學獎」拿來和「諾貝爾文學獎」相提並論。

不過對我來說,文學獎只是手段,這個活動打從一開始,便是個聲東擊西、掛羊頭賣狗肉的任務:一方面以文學作為通道、以獎金做為誘惑,將移民移工拱上舞台,進而受到多一點重視;另一方面,則是請移民移工以文學的形式,說出他們對於臺灣的「評語」。

是的,繞了一圈,最終還是指向臺灣,我們自己。

一位參賽者在得知獲獎之後,寫下她的心情:「當我接到電話,通知我的參賽作品進入決審階段,我又開心又感動,我哭了,那不是因為龐大的獎金,我開心是因為有人看了我的作品,有人有了同感。我只希望自己以及那些在他鄉當媳婦的女孩們的生活,能夠有人照顧、保護、及幸福,好讓我們減少思鄉、離家的難過心情。」

除了受教於「先進國家」對臺灣的指指點點,除了從上而下「看見臺灣」之外,我們希望這些多半處於臺灣社會底層的東南亞移民移工們,以迥異於「我們」的視角,將他們的七情六慾和所見所聞化為文字,留下歷史,也給臺灣一段評語。更真實更貼近的歷史以及評語。

最佳賣點

最佳賣點 : 流,是肉身,也是心靈的流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