纏鬥聯合國: 資深大使見證錄 | 誠品線上

纏鬥聯合國: 資深大使見證錄

作者 朱浤源/ 楊力明/ 主編
出版社 聯合發行股份有限公司
商品描述 纏鬥聯合國: 資深大使見證錄:,1971年10月25日,中華民國駐聯合國代表團首席全權代表周書楷發表聲明:「……中華民國,決定退出他自己所參與締造的聯合國」。隨後轉身離開

內容簡介

內容簡介 1971年10月25日,中華民國駐聯合國代表團首席全權代表周書楷發表聲明:「……中華民國,決定退出他自己所參與締造的聯合國」。隨後轉身離開綠色大理石的講臺,走下通道步出會場。 有人說,這是因為蔣中正總統堅持「漢賊不兩立」。 有人說,中華民國不是「退出」聯合國,而是被「逐出」聯合國。 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聯合國隨之成立,以維持國際和平及安全、促成國際合作、解決國際爭端為主要使命。 但聯合國的實際運作,卻成為大國博弈的舞臺。 中華民國在聯合國內,除了會員國以外,還有安全理事會常任理事國的地位,擁有否決權,成為世界五「強」之一。 即使失去了中國大陸廣袤的土地與人口,國力不若以往,中華民國仍以常任理事國的地位,多次否決或反對外蒙古加入聯合國,蘇聯也相對應地威脅不讓非洲新興獨立國家成為聯合國的會員國。 金夏沙剛果,從比利時獨立,加入聯合國以後,面對的卻是內戰與政變,雖然有國際調停,但是效果不大,原來的總理魯孟巴(Patrice Lumumba)被殺害,直到2022年部分遺骸才由比利時歸還給剛果。當時聯合國祕書長,瑞典籍的哈瑪紹(Dag Hammarskjöld),也在當地發生墜機事故,成為唯一因公身亡的聯合國祕書長。後來的剛果總統莫布杜(Joseph Desire Mobutu),則是大力支持中華民國在聯合國的代表權,1971年4月訪問臺灣,由蔣中正總統親自在松山機場接待,還動員了二萬五千人在臺北街道沿途歡迎。 然而這個五「強」的地位,多是作為美國的棋子,在冷戰中對抗蘇聯。我國也借力使力,除了阻止外蒙古入會,也運用議事手法,將中共政權阻擋在聯合國之外。 只是國際政治情勢詭譎,蘇聯要顧及自身的利益,美國也是。歷經多年的縱橫捭闔,「排我納匪」案,終擋不住,在1971年聯合國大會中通過。周書楷在表決進行前,已經率領代表團離場。 約略二十天後,紐約聯合國大廈裡頭,「CHINA」這塊牌子,就此換了代表的政權。 外交官們的努力,雖然結果與我們的期待相背,但就算1971年守住了,之後幾年還是總有一天會被取代。一方面是美國在越戰的泥淖與冷戰布局,一方面是中共政權的實力越來越強。 本書收錄了十位大使(與夫人),關於1971年這場纏鬥的理性決策與戰鬥行動的細部回憶。雖有主觀性及時代與時間(記憶)的侷限,但內容深入、動態而精彩,又富代表性,值得讀者細細玩味。 除此之外,大使們也透露了「CHINA」換人之後,艱辛的外交奇蹟;外交官個人與家庭在海外生活的點滴;還有學生時代經歷二二八事件的回憶等。 教科書上的敘述也許是冰冷的,人們的回憶則是臨場生動的。讓我們跟著十位大使的訪談,進行聯合國保衛戰。

作者介紹

作者介紹 朱浤源 楊力明 主編主編簡介 朱浤源,現任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兼任研究員,台大政治學博士。曾任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研究員、國立臺灣大學政治學系教授。 楊力明,國立政治大學外交系學士、國立政治大學政治研究所碩士,曾任台北市立復興高中英文教師,陸軍軍官學校政治系退休教師。

產品目錄

產品目錄 序 ╱朱浤源、楊力明 回顧 我們的共同見解――速寫退出聯合國真相╱錢復、陸以正、國剛、甯紀坤、戴瑞明 1 錢復部長回憶訪談錄:聯合國席次保衛戰 2 龔政定大使訪問紀錄暨追憶楊西崑次長 3 訪談陸以正大使 4 林尊賢大使暨夫人訪問紀錄 5 國剛大使訪問紀錄 6 歐鴻鍊部長訪問紀錄 7 戴瑞明大使訪問紀錄 8 閒話聯合國零星往事:程建人部長訪問紀錄 9 陳錫蕃大使訪問紀錄 10 也談聯合國席次保衛戰:某資深大使訪問紀錄 附錄 阿爾巴尼亞大使馬利列的回憶 跋 ╱朱浤源

商品規格

書名 / 纏鬥聯合國: 資深大使見證錄
作者 / 朱浤源 楊力明 主編
簡介 / 纏鬥聯合國: 資深大使見證錄:,1971年10月25日,中華民國駐聯合國代表團首席全權代表周書楷發表聲明:「……中華民國,決定退出他自己所參與締造的聯合國」。隨後轉身離開
出版社 / 聯合發行股份有限公司
ISBN13 / 9786267157664
ISBN10 / 6267157660
EAN / 9786267157664
誠品26碼 / 2682271094001
頁數 / 532
注音版 /
裝訂 / P:平裝
語言 / 1:中文 繁體
尺寸 / 14.8X21X3CM
級別 / N:無

最佳賣點

最佳賣點 : 1971年10月25日,中華民國駐聯合國代表團首席全權代表周書楷發表聲明:「……中華民國,決定退出他自己所參與締造的聯合國」。隨後轉身離開綠色大理石的講臺,走下通道步出會場。

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