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喀巴大師的備忘錄: 達賴喇嘛說菩提道次第攝頌 | 誠品線上

宗喀巴大師的備忘錄: 達賴喇嘛說菩提道次第攝頌

作者 第十四世達賴喇嘛
出版社 白象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商品描述 宗喀巴大師的備忘錄: 達賴喇嘛說菩提道次第攝頌:藏傳佛法的道次第之集大成者,是宗喀巴大師。宗大師修持道次第時的備忘錄,是他所寫的《菩提道次第攝頌》。宗大師的法脈與

內容簡介

內容簡介 藏傳佛法的道次第之集大成者,是宗喀巴大師。 宗大師修持道次第時的備忘錄,是他所寫的《菩提道次第攝頌》。 宗大師的法脈與思想在二十一世紀的繼承人,是尊者達賴喇嘛。 讓尊者用這本書,提點我們日常生活中的修行關鍵, 讓平凡的生活,綻放出覺悟之鮮花⋯⋯ 本書為第十四世達賴喇嘛於二〇一三年在北印度達蘭薩拉的大乘法苑,向華人請法團的求法者講授對《菩提道次第攝頌》的解釋。 《菩提道次第攝頌》——宗喀巴大師的修行備忘錄 宗喀巴大師的諸多著作中,最為華人所認識的無疑是《菩提道次第廣論》,內容完整、龐大又深入地描述了修行的「次第」與學程內容。然而,這麼龐大的內容,就算在古代的藏地,也是專科學僧才能望其項背,更何況是一般人呢? 因此,大師慈悲地寫下了《菩提道次第攝頌》,謙稱是自己的備忘錄,事實上是對後代弟子們的諄諄教誨,其內容將修行的次第,變成一個又一個的明確步驟,並在每個步驟後都加上了:「我瑜伽師如是修,欲解脫者如是行。」的勸誡。 經過了六百餘年,當我們真正把這些步驟與內容,變成我們日常生活中的提醒、啟發時,我們仍能感到大師那一句句諄諄教誨的言語,手把著手牽著我們往前走的慈悲。 而這一切的祝福,就蘊藏在這本備忘錄——《菩提道次第攝頌》。

作者介紹

作者介紹 第十四世達賴喇嘛第十四世達賴喇嘛法名丹增嘉措(Tenzin Gyatso),一九三五年生於西藏東北部的安多,兩歲時被認證為第十三世達賴喇嘛的轉世,為西藏人民與藏傳佛教的精神領袖。尊者致力於提倡愛、慈悲、寬恕、包容、喜樂與自律等普世價值,並以促進宗教之間的和諧、推廣增進人類快樂生活的價值為己任,至今仍孜孜不倦地努力,為人類社會做出重大貢獻。

產品目錄

產品目錄 尊者序 感謝語 《菩提道次第攝頌》原典藏中對照 【前行篇】 .宗教的共同價值:愛 .佛法的專長:從心出發 .佛法的修心方式:依循現實 .佛教的載體:三轉法輪 .藏傳佛法第一大源流:那爛陀寺的辯證體系 .藏傳佛法第二大源流:超戒寺大師的道次第 .新噶當派:顯密雙弘的聖教 【正說篇】 .禮讚:吾輩所學,傳承清淨 .三士道次第:滿一切願 三士道各自的目的與修行方式 三士道次第:歸納一切佛經的義理與修行 從知識到修行:正修與未修 二十一世紀的佛教徒:用智慧釐清佛陀教導的兩種方式 .下士道 修行之前,尋求善師 下士的開端:珍惜寶貴的人身 瞭解無常,方能開發人身的潛能 斷惡修善,是為了離苦得樂 為了離苦得樂,所以皈依三寶 皈依之後要創造樂因 皈依之後要剷除苦因 .中士道 認識苦諦:超越集諦 .上士道 一切利樂的根源:發菩提心 菩提心的修持,就是創造調伏自心的因緣 菩提心,讓我們成為充滿意義的工具人 發心之後,六度萬行 密法:成就佛果的捷徑

商品規格

書名 / 宗喀巴大師的備忘錄: 達賴喇嘛說菩提道次第攝頌
作者 / 第十四世達賴喇嘛
簡介 / 宗喀巴大師的備忘錄: 達賴喇嘛說菩提道次第攝頌:藏傳佛法的道次第之集大成者,是宗喀巴大師。宗大師修持道次第時的備忘錄,是他所寫的《菩提道次第攝頌》。宗大師的法脈與
出版社 / 白象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ISBN13 / 9789869863810
ISBN10 / 9869863817
EAN / 9789869863810
誠品26碼 / 2681877743009
頁數 / 128
注音版 /
裝訂 / P:平裝
語言 / 1:中文 繁體
尺寸 / 17X22CM
級別 / N:無

最佳賣點

最佳賣點 : 讓達賴喇嘛用這本書,提點我們日常生活中的修行關鍵。

試閱文字

內文 : 中士道

.認識苦諦:超越集諦

佛陀在初轉四諦法輪時,就已經提到解脫——滅諦,而滅諦的「因」則是道諦。道諦不是透過祈願就可成就,而必須下定決心努力修持,哪怕花上三大阿僧祗劫這麼長的時間也是必要的。而此心力的根本,則是源於深入思惟:「我如果不獲得解脫,會有什麼壞處與過失?獲得解脫會有什麼好處?」也就是思惟「苦諦」的過失,如此來產生定解和決心。就像世間人做任何一件事之前都會衡量其利害關係一樣,在比對了之後,何者有利才去做,何者有害就放棄,這是同樣的道理。

而苦諦和輪迴的過失是什麼呢?

何謂「輪迴」?輪迴就是我們在業和煩惱的操控下,不自主地去「取」得的身和心這組苦蘊,此即輪迴。更具體來說:業和煩惱所感得的苦蘊本身,就是輪迴,而這組苦蘊又被稱為「有漏近取蘊」。

「近取」意指它是由業和煩惱「親近」所取,而因為有這組苦蘊,所以我們自然會有生、老、病、死的痛苦。也因為此苦蘊的驅使,所以我們更容易產生業和煩惱。為什麼呢?因為它也是源自業和煩惱。這就是為什麼我們容易產生煩惱卻不容易斷除,容易造惡卻難以行善,這些都是現在這份近取苦蘊的天性所致。

我們理應仔細思惟:「受到業和煩惱的控制到底何樂之有?」假使我們受情緒的控制,並不以其為過失,順著強烈的貪、瞋、競爭等計較之心而產生畏懼,真的會快樂嗎?難道這真的是我們想要的嗎?這時候真的是值得我們好好反省了。應該好好地去思惟:「這是不是我所要的?我還要繼續聽憑煩惱嗎?」聽任了煩惱之後,非但自己得不到快樂,也把別人的快樂給糟蹋了,這個就是煩惱所產生的作用。煩惱之所以為煩惱,除了是自己煩惱之外,也讓別人煩惱。我們要冷靜地好好思惟:「這個煩惱我們是否還要繼續保留?如果不要,就要趕快丟棄。煩惱到底來自於哪裏?它的根本是不是可以被斷除的?」

如前所述,如果不思惟苦諦的過失,則不可能產生出離心。這也是為什麼佛在四諦法輪時,先說到了「知苦」。此處所要「知」的痛苦就是「行苦」。「行苦」意指業和煩惱所產生的「無自主」。我們雖然想要自主地讓自己離苦得樂,可是卻無法讓自己獲得自主;我們想要自由,但是卻沒有辦法獲得自由。主要的原因就是,我們受到業和煩惱的控制,變得不自由、不自在又不自主,此即「行苦」。

如《入行論》所說:「吾心煩惱敵,長住無盡期;其餘世間敵,命不如是久。 若我順侍敵,敵或利樂我;若隨諸煩惱,徒遭傷害苦。無始相續敵,孽禍唯一因」可見,讓我們自己沒有辦法快樂的仇敵,是我們內心的煩惱,假使不認識它,反而去尋找外在的仇敵,那麼真的是件天大的荒謬的事情。所以,從無始以來,看似好朋友而笑裏藏刀的這個煩惱,才是我們真正的仇敵。如果不瞭解這一點卻想要離苦得樂,那是絕對做不到的事情,因此佛說了「知苦」。

如果瞭解了煩惱的表象、作用,自然就更會厭離煩惱;越厭離煩惱、就會有越強的出離心,所以才說:「應厭三有希出離,了達生死系縛因,至尊恩師如是修,欲解脫者如是行。」

煩惱的主因是無明,無明可以分成兩類:一類是因果愚,一類是真實義愚。前者我們已經介紹過了,後者則在不同的宗義中有不同的定義,這是因為各宗派論師們對「真實義」的定義並不一樣。一般來說,下部宗義論師的解釋較淺,而上部宗義論師的解釋較深。所以,前者的粗分解讀,能夠輔助後者的深入解讀。

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