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自己更快樂的情緒課 | 拾書所

讓自己更快樂的情緒課

$ 300 元 原價 380

書籍詳介

內容簡介:

給提不起勇氣看醫生的你:
你只要負責快樂,情緒就交給這本書吧!
心理治療師教你化不安為行動,活出自己想要的樣子

不安、沮喪、焦慮、憤怒……這些日常生活中反覆出現的情緒,不僅讓人心煩意亂,累積久了會成為心靈的負擔,讓人逐漸失去動力,甚至陷入憂鬱之中。

你是不是也曾經有以下的經驗呢?
.要做就要做到完美,不然一開始就不要去做
.考一次不及格,就認為自己數學一定很爛
.只看得到自己不好的那一面
.要是真的說了,對方一定只會把我臭罵一頓
.那些人一定是在說我的壞話
.晚輩一定要聽長輩的話
.絕對不可能,這不可能完成
.因為這點小事就誇獎自己,對自己也太好了

人之所以有情緒,是因為我們的心有話要告訴自己

當我們在面對不同環境時,因為受到外在變化的刺激而產生不同情緒,這是很自然的反應。認知行為療法就是透過改變思考模式,讓情緒和行為也會隨之改變並減輕症狀的一種心理治療方式。只要掌握簡單的認知行為技巧,就能輕鬆調整思考模式,讀懂情緒傳遞的訊息,不再受情緒困擾。

認知行為治療法(CBT)是一種透過改變思考方式來讓情緒變得輕鬆的一種心理治療方法。人只要能從客觀的角度看待自己,了解心理與身體、認知與行為之間的關係,掌握改變思考模式的方法,就能減輕症狀。

想法改變之後,心情和行為也會隨之變化。你也可以從現在開始改變,成為和過去完全不同的自己。

隨書附贈作業表與正念冥想影片,在家裡也可以輕鬆上手!請跟著本書一起將情緒和認知語言化並寫下來,試著用客觀驗證的方法,體驗心靈清爽愉快的感覺吧。

專業推薦
方格正/心理師
李介文/ 臨床心理師
李旻珊醫師/捷思身心醫學診所院長
周志建/資深心理師、故事療癒作家
曾心怡/臨床心理師
蘇予昕/蘇予昕心理諮商所所長、暢銷作家
蘇益賢/臨床心理師
(依姓氏筆畫排序)

目錄:

前言 給「想要改變」的你

第1章 了解認知行為治療法
認知行為治療法就是「變成自己想要的樣子」
你的情緒從何而來?
嘗試將情緒數值化
心理狀況與身體之間的關係──認知模型的四大要素
何謂認知──看待與思考事物的方式
你的「思考模式」是什麼?

第2章 嘗試認知行為治療法
「恐慌症」──不慌不忙地挑戰跨出一小步
「憂鬱症」──改變讓自己痛苦的思考方式
「社交恐懼症」──同時改變思考方式與行動
「強迫症」──不要做到完美,而是「做到差不多就可以了」

第3章 提升認知行為治療法的效果
靠「後設認知」客觀掌握自己的認知狀況
寫「行動紀錄表」──自我監控的重要性
加入「正念」的概念──專注在當下這個瞬間

後記 任何人都有機會「改變生活方式」

Brand Sli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