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籍詳介 |
內容簡介:本書是黃錦樹近幾年的雜文集結。可視為黃錦樹對文學、尤其是馬華文學的關懷之作。 馬華文學是一支作品、作者、讀者三重缺席的文學,它的存在本身是反諷的。對我而言,或許只有離開它方能抵達它。為了抵達你必須離開。 全書共分四輯。 輯一,書寫傷逝,向師友前輩告別或致意,都是寫於近年。最後兩篇是關涉這三年來猝然臨身的、醫生說「其實沒有療程」的疾病。 輯二,收錄多篇序文及書評。〈最後的豬籠草〉是為張貴興的《猴杯》寫的簡短解說;〈華馬小說七十年徵求認養〉是為出版小說選而撰寫的向華社募款公告,結果所得為零,因此是一份相當有紀念價值的歷史文獻……幾篇書評是為《聯合文學》雙月書評專欄而寫的,刻意挑選馬華文學作品,是因為比較少人會去討論它們。 輯三,新舊文各居一半。〈立錐無地〉涉及的是種族政治下大馬華社的結構性困境,〈我們需要一個怎樣的中文系〉意在反思,以大馬的環境,需要一個國學系、漢學系式的中文系嗎?還是像馬來半島的食物,提供一個混雜式的文化教養,以比較文學為根基,意在強化在地研究和寫作,「傳統中國文學」只保留最必要的部分。〈中國性,或存在的歷史具體性〉可說是「馬華文藝獨特性」的當代表述,一個非革命文學的版本,〈互文性․寫作․與文學教養〉主要談理論常識。 輯四,關涉馬華文學的「沒有論述」,涉及幾場對話。與朱宥勳的紙上對談,催生了本書的書名;與「假文青」的討論催生了注定不會像季風那麼恆久的《季風帶》;而為什麼沒有論述,是個老問題。因為馬華文學是一支作品、作者、讀者三重缺席的文學,它的存在本身是反諷的。或許只有離開它方能抵達它。為了抵達你必須離開。〈致新人〉是個意料之外的收穫,原來學院裡還有一些不錯的研究生繼續在思考馬華文學問題(高嘉謙、張惠思、許德發等功不可沒),那終歸是個希望的種子。 關於書名,幾經考慮,從「沙上的足跡」、「時差的贈禮」到「燒芭餘話」。後來想想,現在的我火氣也大得很,那又怎樣?寫著寫著突然醒悟:如果不是那年大火燒芭,如果不是那場大混戰,我對馬華文學的介入或許不會那麼深遠、持久。換言之,那之後我的所有論述,都可說是「燒芭餘話」。燒芭只是個起點,接下來的工作才重要。總要種一點什麼。不能老是以欠缺「文化資本」來合理化不做為,或玩世不恭,以文為戲,而消耗掉可能寫出佳作的時光。 書名因而重拾回「時差的贈禮」,也就是「給自己們」。至於種籽會不會發芽?天曉得。我曾把我們的寫作教學工作比擬為在水泥地上播種,有裂縫又剛好有水,種籽才可能發芽。那也不是完全不可能的事。我們自己就是從水泥裂縫中擠出來、傷痕累累的長大的。 ——黃錦樹 目錄:自序/告別與祝福輯一,荷盡初冬 秋河曙耿耿,寒渚夜蒼蒼 歲次乙未,初冬小雪 同鄉會 遺作與遺產 荷盡已無擎雨蓋——一個「盡頭」的故事 在冷藏的年代 老麥和他的流放 木已拱——我們的《百年孤寂》 別一個盗火者 在欉熟 夢與序 輯二,自己的文學自己搞 「自己的文學自己搞」——序張錦忠《時光如此遙遠》 華馬小說七十年徵求認養 辭謝南方學院大學邀請擔任《蕉風》名譽編輯顧問函 不錯與夠好 叔輩的故事 最後的豬籠草 腳影戲,或無頭雞的鳴叫 愛蜜莉之謎 真正的文學的感覺 缺席與在場 政治的,太過政治的 後革命年代的馬共小說 文學的犀鳥之鄉——序梁放小說《臘月斜陽》 回家的路——序陳建榮先生《歲月的回眸》 文學檔案,現代主義,豆糜--序杜忠全《文字新語》 詩的空間——序林婉文《我和那個叫貓的少年睡過了》 化為石頭,化為文字——讀黃琦旺散文集《褪色》 文學的工作 「我生來不是」——讀馬尼尼為《沒有大路》 輯三,一個微小的心意 牆上貼著的中國字 老輩知識人的傷心之言 附錄 張景雲〈立錐無地〉 我們的演化 我們需要一個怎樣的中文系? 文學課 中國性,或存在的歷史具體性——回應〈窗外的他者〉 互文性,寫作,與文學教養 大背景,小產業,歷史墳場 一個微小的心意——《雨》跋 南方以南——《雨》大陸版序 廣州馬華文學研討會後 甲午歲末小雜感 我的馬華文學 旅行與時差 輯四、時差的贈禮 如何/何發動一場文學論戰?——與朱宥勳對談一 在我們的年代,還有鄉土文學嗎?——與朱宥勳對談二 論述者為甚麼要創作/創作者為甚麼要論述??--與朱宥勳對談三 給自己們——-時差的贈禮--與朱宥勳對談四 關於「真正的馬華文學」——回應葉金輝的商榷(修訂稿) 東馬觀點,西馬觀點——關於「馬華文學」 「評論文字之匱乏」 關於「沒有論述」--回應林韋地 關於「論述」--回應林韋地(續) 〈燒芭餘話〉引言 也算流亡?——跋〈異鄉的內在流離者——訪問黃錦樹學長〉 致新人——「異代新聲」研討會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