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你來到幸福之海:卡比兒詩選 | 拾書所

當你來到幸福之海:卡比兒詩選

$ 261 元 原價 330

就連昆蟲移動時腳上踝鍊
發出的微細聲響,祂都聽見


【來自印度文豪泰戈爾的譯本 —— 由台灣當代詩人孫得欽中譯】


他的詩,流傳跨越六個世紀,超越分歧的教條,挑戰社會各種成規,禮讚個人與宇宙意識的合一。
他的詩,熱情又撲朔迷離,打破思考的慣性,喚醒你沉睡已久的心。

卡比兒是十五世紀偉大的印度詩人,主張推倒高牆、打破分別,直接感受神聖的愛。詩人批評當時的伊斯蘭教流於形式,也批評印度教被困在吠陀經典中,所以一生都被雙方教派排斥,他作詩感嘆:「古聖先賢啊,我看這世界是瘋了/如果我說出真相,他們會衝上來打我/如果我撒謊,他們反而相信」,然而卻在他死後,穆斯林與婆羅門教徒卻創造更多相關的傳說,視他為自家的聖人。

卡比兒出生在穆斯林家庭,以織布維生。他是羅摩難陀的弟子,承襲上師的教導,認為神就在每個人的身上,在萬事萬物之中。他相信,走在正道上的人,神就與其同在;視世間萬物為己身,因神在就在其中;而真正的修行場,就在家裡、在這個真實世界。詩人所運用的語言是單純的,並借用別的方言,以當時的習俗(如嫁娶、殉葬等)作為譬喻,在音樂性的詩歌中傳達其思想。他的詩歌熱情而深刻,徘徊在諷刺與溫柔之間,為愛不遺餘力。

將淚的積雨雲帶進你的雙眼,
再為你的心,覆蓋上黑暗的影子;
將你的臉貼近祂的耳朵,
說出你心中最深的渴望。
——詩第100首


現今,在卡比兒的出生地,有兩座寺廟紀念他,由印度教徒、穆斯林分別供奉,日日唱誦其詩歌。另有以其思想為主題拍的一系列紀錄片,而他的詩歌也與當今的印度民謠、蘇菲派思想、前衛搖滾樂結合,成為大眾文化的一部分。

本書譯自印度桂冠詩人泰戈爾由孟加拉文翻譯成英文的版本,再由台灣當代詩人孫得欽翻譯成中文。兩位詩人融合了各自的體悟,也在百年之後,將卡比兒的精神轉譯給不同語境的讀者。另收錄法國藝術家但尼(Maurice Denis)的「愛Amour」系列石版畫,濃厚的藝術氣息,帶你進入靜謐光輝滿溢的靈性世界。

作者簡介:

卡比兒Kabir
十五世紀印度冥契主義詩人,生卒年不詳,在聖城瓦拉納西生活、工作。一生在家修行,主張家是最好的修行場所,工作也是修行的一部分。詩人討厭複雜的宗教組織、表面功夫,主張廟堂內外,世間處處是神,有心的尋道者,往內在尋找,必得真知。其詩歌至今仍傳誦世間,世世代代的翻譯家在不同的語言與生活型態中,又挖掘出卡比兒詩歌的新生命。

譯者簡介:

英譯者
泰戈爾Rabindranath Tagore,1861-1941,劇作家、詩人、音樂家、畫家、冥契主義者。他是孟加拉地區文學音樂的泰斗,在1913年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的肯定。著有《漂鳥集》、《新月集》、《頌歌集》等。

中譯者
孫得欽,1983年生,東華創英所畢業,翻譯維生,喜歡食物、尤杜洛斯基和《我是那》。相信一切存在都只是幻影,而所有不存在的都存在。著有詩集《有些影子怕黑》。

藝術家
但尼Maurice Denis,1870-1943,法國象徵主義藝術家,是印象派過渡到現代藝術的重要人物,與那比派(Les Nabis)關係密切,後轉向新古典主義。一戰後,投入教堂裝飾藝術創作,發揚宗教藝術。

Brand Sli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