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蒙蔽的視野:科學全球發展史的真貌 | 拾書所

被蒙蔽的視野:科學全球發展史的真貌

$ 537 元 原價 680

內容簡介

前所未見、具高度爆發性的科學史
本書遠遠偏離了我們多數人被教導的西方經典情節,
但卻真正拓展了我們就過往與現今的全球科學眼界。


波斯克特巧妙地將默默無聞人士的成就融入更廣泛的科學史……篇幅內容論述明晰。」
——《金融時報》(Financial Times)

當我們說到現代科學的起源時,習慣從歐洲開始,我們記得哥白尼、牛頓、達爾文和愛因斯坦這些思想巨擘。然而科學的歷史並不是、也從來不是歐洲特有的努力歷程。哥白尼仰賴根源自阿拉伯和波斯文本的數學技術;牛頓的運動定律用上了亞洲和非洲進行的天文學觀測成果;當達爾文撰著《物種起源》之時,他參考了一本十六世紀的中國百科全書;還有當愛因斯坦研究量子力學時,他受到了來自孟加拉物理學家薩特延德拉•玻色的啟發。

《被蒙蔽的視野》是前所未見的科學史,講述了科學發展中的無名英雄,披露最重要的科學突破是來自全世界不同文化之間的思想交流。在這部雄心勃勃,啟迪思維的歷史當中,詹姆士.波斯克特重塑了科學史,揭示了非洲、美洲、亞洲和太平洋上科學家對這段全球故事做出的重要貢獻。

本書將科學史安置於世界史的核心地位,也為現代世界的形成提供了一個嶄新視角,不再聚焦於某些菁英,也不再只看著歐洲,撥開被刻意蒙蔽的視野。要更深刻認識現代史,我們就必須關注全球科學史。

 

作者簡介

作者介紹

詹姆士.波斯克特

華威大學科學和技術史副教授。他為《衛報》、《自然》和《BBC歷史》雜誌等眾多報章刊物撰寫文章,入圍BBC新世代思想家獎(BBC New Generation Thinker Award)並曾贏得英國科學作家協會(Association of British Science Writers)的年度新人獎。目前住在英格蘭華威郡(Warwickshire)。

譯者簡介

蔡承志

國立政治大學心理學碩士,第七屆「吳大猷科普著作獎」翻譯類金籤獎得主。一九九四年起業餘投入科普書翻譯,一九九九年轉任全職迄今,期間也從事Discovery頻道字幕翻譯三年。累計作品近九十本,包括《神的方程式:對萬有理論的追尋》、《眺望時光的盡頭》、《給未來總統的物理課》、《星際效應》、《好奇號帶你上火星》、《無中生有的宇宙》、《時空旅行的夢想家:史蒂芬.霍金》、《大人的物理學:從自然哲學到暗物質之謎》、《詩性的宇宙》、《大轉折:百年科學匯流史》、《伊波拉浩劫》、《下一場人類大瘟疫》和《最後一個知識人》等。

 

譯者介紹

目錄

緒論:現代科學的起源

壹  科學革命(約一四五〇至一七〇〇年)
第一章  新世界
第二章  天與地

貳  帝國與啟蒙(約一六五〇至一八〇〇年)
第三章  牛頓的奴隸
第四章  大自然的經濟學

參  資本主義和衝突(約一七九〇至一九一四年)
第五章  生存鬥爭
第六章  工業實驗

肆  意識形態和戰後餘波(約一九一四至二〇〇〇年)
第七章  比光還快
第八章  遺傳學之國

尾聲:科學的未來    
致謝
註釋

各界推薦/推薦序

專家推薦

林俊良|中興大學副校長、電機系講座教授
林敏聰|國家科學及技術委員會副主任委員、臺大物理系特聘教授
孫維新|臺灣大學物理系及天文所教授
張國暉|臺灣大學國家發展研究所副教授
曾耀寰|中研院天文所研究副技師
黃貞祥|清華大學生命科學系助理教授
劉怡維|清華大學物理系教授
(按姓氏筆畫排序)

現代科學的起源來自歐洲,這是人們自十五世紀以來既存的迷思。大家普遍認為,重大科學突破出自哥白尼、伽利略、牛頓、達爾文到愛因斯坦。其實在望遠鏡被發明前,人們早就以肉眼進行天文研究。地球上各地區也都有泛科學的文明足跡,例如美索不達米亞、希臘、波斯、印度、中國和埃及天文學家都曾建構天文觀測站,啟動宇宙的探討。甚至西元前一五○~八○年就有類比計算機的概念被提出,用於計算特定日期的太陽、月亮和行星位置。現代科學發展,其實仰賴世界各地不同文化間的思想交流,這本書說明了這個事實。科學可以不斷進展而且影響人類文明,重點在於學理發展過程被有系統地以學術論文呈現與保存,為什麼人們認為科學的起源來自歐洲,這是主因。直到近百年,華人世界才有所認知。這也告知我們,對創新發現必須文字存載且公開揭露的重要。——林俊良|中興大學副校長、電機系講座教授

一本具有地緣政治文化觀點的全球科學發展史。——林敏聰|臺灣大學物理系特聘教授

當前有個令人難以捉摸又感到尷尬難解的現象,也就是科學及政治之間經常地共謀。這聽來頗令人震驚,但本書提供了好多精彩故事呈現這些多樣關係,原來種種震驚不過是歷史日常。——張國暉|臺灣大學國家發展研究所副教授

如果科學是放諸四海皆準的,那肯定不該是歐洲人獨享的。事實上也正是如此,摒棄了意識形態、政治、國族和傳統文化帶來的諸多成見後,許多亞洲國家都在基礎科學研究上,愈來愈有能力發表更多品質和數量上更具競爭力的學術論文,並且也快速地在科技和工程領域上交出傲人的成績,讓我們發現超英趕美並非神話。這本好書也讓人見識到,在實證科學的萌芽中,來自亞洲、非洲和美洲的知識和發明,其實都一再對科學大力助推,讓我們更有信心未來會再扮演無比關鍵的角色!——黃貞祥    清華大學生命科學系助理教授

以現實政治對抗的角度分析科學的發展,提供了許多當前科學史所忽略的資料案例。行文聲調雖然激動亢奮,是一本值得一讀的另類科學史。——劉怡維|清華大學物理系教授

各界讚揚

《被蒙蔽的視野》是本出色的書,它向我們所知的幾乎一切西方世界科學提出挑戰。波斯克特就一系列繁多素材闡明箇中真相,改變了我們就過去五百年間幾乎每一項偉大科學突破的想法。從哥白尼到牛頓和愛因斯坦,披露世界各地包括阿拉伯、中國、日本、下撒哈拉和南美洲等區域的科學家成就的重要貢獻,以及他們在我們所知一切課題,從重力和相對性到裂解原子等各方面所成就的發現。《被蒙蔽的視野》是一部具高度爆發性的書籍,它真正拓展了我們就過往與現今的全球科學眼界。——傑瑞.波頓(Jerry Brotton),《十二幅地圖看世界史》作者

對歷史紀錄的修正使得《被...

Brand Sli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