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心經是人體12經絡的君主之官,也是身心平衡的總協調,身心共治的關鍵樞紐
●本書教你「察言觀色」,找出身心健康狀態的秘密訊息
●心經是深藏不露的協調高手,掌握人體各經絡的訊息,幫助我們在人生道路上勇度難關
●沈醫師不藏私公開「中醫師不傳之祕」,想學好中醫一定要珍藏,想一窺中醫經絡奧秘更不能錯過
「察言觀色」認識心經,教你閱讀人體健康指數。
中醫師不解之密大公開,掌握身心共治的關鍵樞紐。
心臟五行屬火,宛如太陽,時時刻刻跳動不能休息,一生總跳動次數約為25億次至30億次。心是生命之本,主血主脈,也主一個人的神志,是五臟六腑的君主之官,就像一國之君,掌控一個人的身心狀態。心經系統雖然很短,卻像中心樞紐似的連結了各方重要的經絡系統,成為身心平衡運轉的關鍵掌舵者,而且還能維持情緒的穩定。
中醫看心不只是一顆會跳動、將血泵出的器官而已,將「腦」納入「心」,正是掌握人的意念與產生情感的源頭。
中醫自古就知道身與心之間會互相產生影響,強調身心共治,身心平衡才算健康。人體的氣血循環正常,身體就會健康;一旦氣血循環有障礙,疾病就會產生。因此中醫特別強調「不通則痛,通則不痛」以及「百病生於氣」的觀念。現代人生活緊張,壓力大,常被3C產品所制約,失調的生理時鐘和失控的情緒,都影響心神的安定,造成許多身心症的問題。心既是情緒控管的最高單位,有穩定情緒的作用,同時又是情緒衝擊的最前線,很容易被情緒所干擾,這樣的特質,讓心成為敏感且容易受傷的臟腑。
中醫診治心臟疾病,不會只看到心臟問題,而是透過中醫學特有的整體觀,從經絡以及臟腑來揭露身體、情緒、情志的影響。沈醫師在書中透過經絡系統來「閱讀身體」,教大家在日常中如何「察言觀色」,讀懂身體的求救訊號,並透過心經循行部位的變化,了解經絡系統如何將身體和心理的秘密顯現於體表,只要能夠掌握並且善加運用,就可及早發現與治療,發揮中醫「上工治未病」的理想。
作者簡介
目錄
從心經邁入十二經絡系統的第二團隊
《經絡解密 》導言
前言
心經總論
心臟是身體的君主之官,
也是自己生命故事的編劇和導演
心具有明君的特質
認識心臟的三大對應關係
一、心與天地的對應關係:心臟對應太陽的特質
心是南方的太陽,心的熱象反映在額頭部位
心的五行屬火,造就了中醫「重視陽氣」的理論特質
二、心與身體的對應關係:心臟對應神志、血脈與面部的特質
1.身體功能的心
【心主血】
【心主脈】
中醫典籍指出:心所主的脈包含血管與經脈
異常脈動:脈結代
異常脈動:心動悸
「諸痛癢瘡皆屬於心」之理
體虛的病人該如何放血
【汗為心之液】
心陽加於陰液成為汗
汗血同源
各種汗出的意義
臨床上還有三種特殊汗出
【心主面與色】
常色:人體在正常生理狀態,健康時的面部顏色
病色:人體在病理狀態,生病時的面部色澤
相由心生:因為心之華在面+心主神志
臉的膚色也能看出個性
陽明主面跟心之華在面有何不同?
其榮色也的其他臨床應用
五輸穴中滎穴特性的臨床應用經驗
烏青眼的中醫治療經驗
2.心理功能的心
【心主神志與藏神】
中醫的心統轄現代的腦
神志對身體的影響
心臟與情緒之間互相影響
【心開竅於舌,其聲為言】
【心之志為喜,五聲為笑,五味為苦】
心具有喜笑的特質
心也有苦的一面,苦味包括味道、意志及情緒
人生的喜樂、苦痛都由心來掌握
心獨具精細的感覺與感受
三、心與其他臟腑的連結關係:聽命與進貢關係
五臟之中,心臟最攸關生命
心臟為五臟六腑的總指揮
其他臟腑與心臟所建立的「進貢關係」
心與肺的關係:心肺君相組
肺心有邪,氣留於兩肘
心肺有病,鼻為之不利
肺主嗅覺,心主感覺
心與脾胃的關係:御膳之路組
心為父,脾為母:日月勤奮組
脾主進食食慾,心主美食味覺
心與肝的關係:心肝累累組
心臟累:有著「馬上要斷電」的累感
肝臟累:有著「慢慢的沒電」的累感
容易被搧風點火的心肝
肝主視覺,心主感覺
心與膽的關係:勇氣心膽組
心與腎的關係:社會和諧組
心管EQ,腎管IQ
心與腎的超級大對比
腎主聽覺,心主感覺
人體血庫管理的黃金組合
心與膀胱的關係:防禦保衛組
心與心包、小腸的關係:打理善後組
心臟透過頭面五官來照顧五臟
小結:風光之下的辛苦
心經四大系統
一、心手少陰之脈(經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