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長於臺灣光復初期的嘉南平原農家,作者平實紀錄臺灣早年社會的樣貌、庶民簡樸的吃食。作者鋪陳自身的童年體驗,在物資缺乏的現實生活中,父母竭盡所能的栽培兒女;在經濟困頓的時代,濃郁的親情則維繫了美滿的家庭。摘野菜、曬番薯籤、烤草螟,道出早年農村飲食的貧乏,人們如何在簡約平淡的生活中增添樂趣;種木瓜樹、炒田鼠肉、醃花椰菜梗,呈現了辛勤的人們如何發揮與自然環境共處的智慧。
本書特色
被許多人逐漸遺忘而且失傳的古早味都在這裡!本書是一篇篇成長於臺灣光復初期的回憶紀錄,由吃食懷想童年,以歲月釀造而成的好味道。
作者簡介
陳文榮
愛好閱讀、攝影、旅遊,以散文抒感,回味古早吃食及人間情懷。1937年9月生,國立臺灣師大國文系畢業。任教於中小學35年,並於桃園縣私立光啟高中擔任副校長2年。曾獲觀光局第二屆(民國74年)觀光文藝獎報導文學組佳作,第五屆(民國78年)散文組佳作。1985年2月號讀者摘中文版轉載〈撿拾歲月〉。發表作品講義雜誌轉載三篇。早年創作發表一百多篇短篇小說,曾出版《寶島風情畫》(元杰出版社)、《夜釣》(三信出版社);散文集《山居隨筆》、《歡樂年華》、《田園之歌》(水牛出版社)、《團圓》、《勇者畫像》(好創意傳播);傳記《臺灣痲瘋病救助之父──戴仁壽小傳》(臺北縣政府文化局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