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土思民:跨足國土計畫紀實 | 拾書所

思土思民:跨足國土計畫紀實

$ 316 元 原價 400
  為台灣尋求下一代的群體責任,在複雜多變的國際環境與多元的時代轉型下,
  積極開拓新一代的群體意識與承擔能量,發揮自我突破與創新的台灣價值。
  〔覺察〕→〔對話〕→〔修正〕→〔行動〕
  循環式學習模式,找出最適合自己的方式,運用在知識與新觀念的推廣、溝通與合作,
  大至社會、小至個人,協助台灣這片土地,在個人生活和社會關係上,
  能有擔負公民應有的責任與勇氣,以迎向挑戰訂定目標,
  打造新生活模式,走向真實的社會,面對國際迎接世紀挑戰!
  替台灣播下希望的種籽,我們思土、思民!


  此書為基金會多年來關心公共政策之建言集錦,囊括各層面,從最上位的國土永續法規-國土計畫法出發,一路參與推動歷程,國土法五進五出立法院,奮鬥二十多年,經歷無數會議與多人協力完成。將非常綜合性的概念,由第一條因應氣候變遷,到後續的水資源永續、城鄉發展、農地問題、糧食生產、國土安全等等,都是環環相扣的工作。

  尤其,台灣不斷受颱風、水旱災、地震等「天然災害」侵擾,以及如同氣爆事件之化學災害或石化廠工安意外等「人為災害」,甚至許多災害相互牽動而併同發生的「複合型災害」,對於民眾安全構成重大威脅。又因極端氣候日趨明顯,國際組織高度重視都會區的防災和安全問題,莫不積極研究如何建構將來能對抗各種災變的「韌性城市(Resilient City)」。原因是,都會區人口密集、產業興盛,天災人禍極可能影響民生社經至鉅。基金會亦與地方政府合作檢視城市狀態,想像至少2030,甚至2050年後都市的形貌。如何建構「安全」、「永續」和「韌性」的都市,毫無疑問是國家未來施政的重大課題,亦是我們不斷關心與追蹤的課題。

  台灣的永續發展需要前瞻的國土規劃,面對人口結構、社經及自然環境的變化的接踵而來,需要借重專業領域長期的耕耘投入。基金會長年關注「國土規劃」與「韌性都市」,深體人口結構變化的壓力,再再都為國土利用、城鄉都市概念及交通規劃願景所影響。走過災害重建,深知中央改革與民間協力步步相扣,推動公共政策不能單靠政府部門,在地人的投入是關鍵,其參與也涉及社經資源的大量注入,中央政策必須明確,地方因地制宜,家園整理與重建需不斷努力。基金會將持續關心並追蹤環境保育議題,整理產、官、學者建議並提供政策方向,期盼在公私部門合作下,有效治理及慎防大自然的反撲。
 

Brand Sli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