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書】未來預演(二版) | 拾書所

【電子書】未來預演(二版)

$ 349 元 原價 349

心靈科學先驅喬・迪斯本札醫師代表作
結合最新腦神經科學和古老靜坐智慧,打開潛意識與意識的大門,
勇敢改寫大腦慣性迴路,成為不敢想的自己
四週X七大靜坐步驟教你練習幸福
★Amazon萬人點讚★


當意念與情緒合一時,潛意識才會真正有動能發送訊息到量子力場,
讓你的意念成為真實的生命經驗。
大腦不再是過去的紀錄器,而是未來的地圖──你已經活在你想要的未來之中

讓喬・迪斯本札醫師教你
重新設定大腦迴路,修剪舊自我的突觸連結,消除內外差距
只要二十八天,就能讓身體漸漸熟悉新的大腦迴路,養成你的第二天性,塑造全新的自我

為何舊習慣無法改變?
我們日常的感受和情緒都是經驗的產物,情緒積累的結果就是每次碰到一樣的事都產生同樣的情緒,甚至每次回想都會活化且強化同一組腦迴路。身體比意識更善於記憶,這時你的身體代替了你的心,而這就是所謂的習慣。

要改變習慣,就要切斷身體操縱一切的迴路。

要打破自我的舊習慣,你的思考必需凌駕你的生活環境,必須超越記憶在身體裡的感受,並以一個新的時間線來生活。

單單正面思考為什麼沒有用?
長久以來,身體已經習慣與罪惡感、內疚、恐懼、焦慮等負面情緒為伍,成為潛意識中內建的程式,而當你的意識想要改變,身體卻會持續發送訊號給大腦,讓你產生熟悉的負面情緒,拒絕被改變。

這也是為什麼單純的正面思考無法帶來改變,你的心想要正面思考,但你的身體卻充滿負面感受,只要身和心持續對抗,改變就無法發生。

關掉求生模式
現代人大多都活在壓力中,也就是求生模式。身體、環境、時間三巨頭,逼迫我們不斷對外再做出反應,擔心健康問題(身體)、付不出房貸(環境)或時間期限的緊迫,導致「求生」上癮。

而我們大部分的想法和感受都被身體、環境、時間這三個要素主導,於是我們依賴外在條件來定義自己的身份,讓過去的一切定義了我們的未來。

唯有活得不像自己,才能創造不可預期的未來。

摧毀大腦記憶裡舊的自我,解除潛意識的抵抗,讓改變自動發生
如果你想變得快樂,就要先停止去想那些會讓你不快樂的想法;
如果你渴望變得有錢,你要下定決心,停止做那些會讓你變窮的事情;
如果你想變得健康,你必須停止不健康的生活方式。
這些例子都在告訴你,無論你要改變什麼,首先都必須下決心停止做舊的自己,直到你能騰出空間給新的人格(包括想法、行動和實踐)。

靜坐改變大腦的原理
1.變得更熟悉自己:靜坐藉著閉上眼睛,消除外界的刺激,讓身體處於靜止狀態,你就能夠專注地覺察到自己正在想什麼,以及有什麼感覺。一旦你能意識到身心的無意識狀態,並對自己無意識的自動程式變得「熟悉」,你便從「成為自己」轉變到「觀察自己」,開始了拆除舊自我的過程。

2.耕耘自我:靜坐的「正念專注」,能讓你耕耘出一個新的自我,只要你主動並有意識地思考自己想要「成為」的樣子,這個沉思的過程會建立新的神經網絡,神經元會開始發射,並以新的序列、模式和組合方式連接,在心靈花園中播下新思想、行為和情緒的種子。你將越來越熟悉你的新慣性,直到它成為你的第二天性,開創出新的現實。

3.從無意識變得有意識:當我們變得有意識和覺察,熟悉且願意去採取必要的行動,來消除不想要的特質,耕耘一個想要的新自我,內外的不一致便會消失,改變,就這樣自然發生了。

 

Brand Sli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