燒香拜好神:台灣的祭祀文化與節慶禮俗 | 拾書所

燒香拜好神:台灣的祭祀文化與節慶禮俗

$ 432 元 原價 480

本書作者用實際參與所觀察的生活印象,以前衛的觀點來看台灣社會的傳統祭祀禮儀。

嫁出去的女兒又該如何奉祀娘家的祖先?

自共產黨發動文化大革命以後,台灣是華人社會保存祭祀文化最完整的地區,這些禮俗已成為台灣人生活的一部分。

然而,宗教信仰的改變、生活形態的轉換,台灣的新一代對崇德報本及敬天法祖的觀念也已經越來越薄弱,反而把最靠近自己的傳統祭祀習俗當成一種低俗的迷信,甚至在功利主義抬頭的影響下,連祖宗供桌在家中所佔的居住面積,都可以先計算經濟利益。

本書作者以其故鄉東石為主要背景,對存在於現在台灣人所面對的祭祀文化,作一完整的觀察與紀錄。從如何認識正信宗教;認識所祀奉的神祇,祭祀禮儀的產生與現在所保存的樣貌;從對神明、祖先的祭祀,供品與儀注;從古代禮俗與宗教禮俗的差異與融合,到台灣如何歷經混亂的過程而依然保存了最接近古俗的祭祀禮儀,用最有力的事例佐證剖析禮俗的產生、成型。

內文試閱
所謂的「相親」,台灣話稱之為「對看」,這應該是滿近代的方式,你想想,古代社會的年輕女子哪是可以隨便讓男人看的,還端茶請客咧﹗談起以前台灣人講「親事」的過程,其實可以用「不堪回首」來形容,兩家人不是像賣貨物;就像是演攻防戰,難搞的,就只顧著自己的「綿角」,經常把女兒搞的嫁出去之後,就變成沒有娘家了,這與古禮一點關係都沒有。
古代的婚俗有六禮,指納采、問名、納吉、納徵、請期、親迎等六種禮數;載於《儀禮》。台灣是將這六禮併為四禮;問名,定盟(訂婚),完聘(併納采、納幣二禮),親迎,這當中的順序及「名稱」與現實可能有點出入,其中「問名」一項就不可能排那麼前面。就《儀禮‧士昏禮》的說法:「賓執鴈,請問名」;賓是使者,鴈是禮物(像鵝的野禽),「問名」應該是在「納采」之後的禮節。也就是將聯姻的兩造已經有初步的共識,並且已經接受男方的基本「禮數」,才有可能將自家女兒的「婚書」交給男方。
吳瀛濤先生所著的《台灣民俗》一書,將「問名」解釋為「議婚」,這可能與台灣所流行的習俗不太一樣。可能台灣已經將古禮做某些改變,在台灣的婚嫁習俗有一套自己的風俗,當然,他還是依循古禮,只是方式有些不同。
【提親】
就算是自由戀愛的男女,想要邁進雙方談論婚事的第一步,提親這個動作是不可減少的,何況是兩不相識的人。提親的行為在台灣稱之為「講親晟」,負責「講親晟」的人就是媒人。媒人不一定是職業媒人,有些可能是至親好友,因為知道哪家有「才子、佳人」,不捨得肥水落入外人田而熱心牽線。除媒人受委託到處物色合適的人選外,當然也可能是職業的敏感度,張三李四家到處串門子的「隱惡揚善」兜售人口。而現代那種瓜熟蒂落型,聯姻的兩家只差一個「中間人」過個場的媒人,一般稱之為「便媒人」。
現代式的提親方式,不要把它跟電視古裝劇演的混在一起,在很多情形下,提親的動作只是一個「過場」,也就是一個「禮」的意思。這裡講一個我自己的故事︰
我和內人是自由戀愛的,二十幾年前,當準備結婚時,提親這個「過場」動作還是免不了。內人告訴我鰲鼓老家村子裡的莊麒麟先生就是她爸爸知心換命的好兄弟,找他先生出面當「便媒人」一切妥當,正好這位莊麒麟也是我爸爸的好朋友。莊麒麟先生一聽這門親事認為是「十拿十穩」的事,於是自己就找了個良辰吉日,也不知道早上幾點出門,一大早的六點半就到了水上鄉的親家處(他代表男方媒人),我丈人是知道他此行是來提親,但不便自己先講出來。老兄弟見面分外親熱,鄉下人習性,好友來訪就是準備好酒好菜招待,老兄弟倆就這麼從早上六點多開始「敘舊」,一直敘到下午兩點,中間連一句「提親」的話都沒講,酒足飯飽的莊先生就這樣照著原路騎著機車回鰲鼓。當晚上酒醒之後,莊先生才想起水上之行忘了講到提親一事,於是趕緊打了一通電話給我丈人,說他被委託為媒人的事。這樣的媒人好做吧,所幸﹔婚姻沒被他老人家搞砸!

Brand Sli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