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聽情歌,我們聽的其實是……:從認知心理學出發,探索華語抒情歌曲的結構與情感
聽情歌只聽一半,會比聽完整首更傷心?
第一本從認知心理學角度解析華語情歌的著作!
張惠妹〈聽海〉、陳奕迅〈K歌之王〉、梁靜茹〈崇拜〉、
A-Lin〈給我一個理由忘記〉、孫燕姿〈我不難過〉、徐佳瑩〈身騎白馬〉……
吳大猷科普著作獎得主、台大熱門通識課「音樂、演化與大腦」、「音樂作品中的愛」開課教師,
帶領你我從認知心理學、語言學、歷史、美學等觀點切入,
試著找出那些陪伴我們走過人生的華語情歌,感動人心、傳唱不已的祕密到底是什麼?
他們說「傷心的人別聽慢歌」,但從心理學看,其實情歌有著科學實證的心靈療效?
旋律、音色、和聲、曲式、節奏律動等音樂元素,是透過怎樣的心理機制讓人產生種種感受?
一首歌有主副歌之分,真的比較能夠感動人嗎?又為什麼「主副歌形式」會發展成各國流行歌曲的主流曲式呢?
歌曲中的歌詞是如何與音樂巧妙搭配,讓一首歌產生具有豐富層次的美?
測量皮膚的導電度,就能測出你受一首情歌的感動程度?
受到情歌感動時,我們的大腦又發生了什麼事?
聽情歌最好不要只聽一半,否則會越聽越傷心?
語言、譬喻、意象和MV影像,又能如何進一步形塑歌曲,增加一首歌的感動力?
在我們的生活中,總有一些情歌,是我們一聽到歌名,腦中就會自動響起旋律、歌詞的。每次到KTV,這些情歌也總是名列必點金曲,一到副歌,就算麥克風不在手中,也總忍不住要投入齊唱一番。這些情歌能讓你想起的或許是甜蜜往事,也或許是一段段讓你心碎的舊時戀情,但不論這些歌曲會讓你快樂或是傷心,它們總是有一種莫名力量,能讓身為聽者的我們從中汲取難以被其他事物取代的感動、共鳴,甚至是獲得療癒與解放。到底這些情歌的魔力是從何而來?背後讓我們感動的心理機制又是什麼?會有一個情歌公式,只要符合它,就能夠讓一首歌在聽者腦海中不停迴響、讓人們一再傳唱嗎?
本書作者蔡振家,目前為台灣大學音樂學研究所副教授,他所開設的通識課「音樂、演化與大腦」、「音樂作品中的愛」,是台大學生搶著選修的熱門通識課之一。他的授課魅力,或許是來自於他「非典型的求學、跨界經歷」--畢業於台大物理系後,他毅然決然跟隨自己的興趣,轉換領域,先取得了北藝大傳統戲曲研究所碩士,接著再到德國柏林洪堡大學攻讀音樂學博士。回國進入台大音樂所任教後,他更同時繼續在台大醫學院耳鼻喉部、工學院應用力學研究所從事博士後研究。擁有如此多方跨界專業背景的他,因而特別擅長跳脫一般視角,對事物進行觀察、分析,例如借用「生物多樣性」的概念探討「音樂多樣性」等,在授課、著作與研究上多有跨領域的趣味與斬獲。2011年出版的第一本著作《另類閱聽:表演藝術中的大腦疾病與音聲異常》,更直接獲得了華文科普書界最重要的獎項「吳大猷科學普及著作獎」的肯定。
在本書,他再次運用他跨領域的知識及視野,結合心理學、認知語言學、中國文學和美學理論,從各個面向探討華語抒情歌曲,試圖發現華語情歌感動人心的秘密。他從宋代詩詞到現代唱片工業,爬梳華語情歌的歷史、文化脈絡;再分析為何「主副歌」這個曲式會成為主流,以及如何影響我們的聆聽經驗;接著,他分析一首流行歌曲的口與舌--歌詞,可以歸類為哪幾大經典類型,各有何特徵及效果;再談到歌曲中最重要的音樂元素,例如旋律、音色、和聲、節奏等,能如何透過編曲讓聽者產生各種感受。
分析了流行歌曲裡的各種元素後,本書接著引入實驗心理學的研究方法,透過「膚電反應」(測量皮膚的導電度)、腦造影實驗、測量指溫等,實際透過實驗分析、證明聽者在聆聽情歌時的受感動程度,以及其心靈療效。而關於一首歌「感不感人」最重要的因素,其實是和歌曲中各項元素的搭配有關。作者利用心理學中「格式塔學派」的概念,分析歌曲中語言的轉換、譬喻的使用、意象的營造以及影像的詮釋,是如何形塑出一首歌曲,並增添其感動力。
本書中,作者透過音樂心理學,以許多我們耳熟能詳的經典華語情歌為例,包括五月天、張惠妹、梁靜茹、陳奕迅、A-LIN、徐佳瑩等,帶我們一同探索華語抒情歌曲的魔力是從何而來。此外,作者也試圖以本書打破藝術的雅俗界線、人文與科學之間的高牆,並讓我們重新思考歌曲與自我的關係,以及台灣音樂教育改革的可能方向。
不論你是單純愛聽華語流行音樂的人、正從事音樂創作或投入音樂相關產業,或是相關領域的教育者、學生,本書都可帶你從不一樣的角度重新認識所謂的「流行音樂」,也為華語流行音樂開了另一扇窗,拓展未來更多的可能性。
【各界推薦】
方文山(作詞家)
江文瑜(臺灣大學語言學研究所教授)
李明璁(社會學者、作家)
柯智豪(跨界音樂家)
袁永興(資深樂評人、廣播DJ)
張鐵志(文化評論家)
陳樂融(作家/主持人)
黃韻玲(音樂創作人)
葉丙成(台大電機系教授)
聽情歌只聽一半,會比聽完整首更傷心?
第一本從認知心理學角度解析華語情歌的著作!
張惠妹〈聽海〉、陳奕迅〈K歌之王〉、梁靜茹〈崇拜〉、
A-Lin〈給我一個理由忘記〉、孫燕姿〈我不難過〉、徐佳瑩〈身騎白馬〉……
吳大猷科普著作獎得主、台大熱門通識課「音樂、演化與大腦」、「音樂作品中的愛」開課教師,
帶領你我從認知心理學、語言學、歷史、美學等觀點切入,
試著找出那些陪伴我們走過人生的華語情歌,感動人心、傳唱不已的祕密到底是什麼?
他們說「傷心的人別聽慢歌」,但從心理學看,其實情歌有著科學實證的心靈療效?
旋律、音色、和聲、曲式、節奏律動等音樂元素,是透過怎樣的心理機制讓人產生種種感受?
一首歌有主副歌之分,真的比較能夠感動人嗎?又為什麼「主副歌形式」會發展成各國流行歌曲的主流曲式呢?
歌曲中的歌詞是如何與音樂巧妙搭配,讓一首歌產生具有豐富層次的美?
測量皮膚的導電度,就能測出你受一首情歌的感動程度?
受到情歌感動時,我們的大腦又發生了什麼事?
聽情歌最好不要只聽一半,否則會越聽越傷心?
語言、譬喻、意象和MV影像,又能如何進一步形塑歌曲,增加一首歌的感動力?
在我們的生活中,總有一些情歌,是我們一聽到歌名,腦中就會自動響起旋律、歌詞的。每次到KTV,這些情歌也總是名列必點金曲,一到副歌,就算麥克風不在手中,也總忍不住要投入齊唱一番。這些情歌能讓你想起的或許是甜蜜往事,也或許是一段段讓你心碎的舊時戀情,但不論這些歌曲會讓你快樂或是傷心,它們總是有一種莫名力量,能讓身為聽者的我們從中汲取難以被其他事物取代的感動、共鳴,甚至是獲得療癒與解放。到底這些情歌的魔力是從何而來?背後讓我們感動的心理機制又是什麼?會有一個情歌公式,只要符合它,就能夠讓一首歌在聽者腦海中不停迴響、讓人們一再傳唱嗎?
本書作者蔡振家,目前為台灣大學音樂學研究所副教授,他所開設的通識課「音樂、演化與大腦」、「音樂作品中的愛」,是台大學生搶著選修的熱門通識課之一。他的授課魅力,或許是來自於他「非典型的求學、跨界經歷」--畢業於台大物理系後,他毅然決然跟隨自己的興趣,轉換領域,先取得了北藝大傳統戲曲研究所碩士,接著再到德國柏林洪堡大學攻讀音樂學博士。回國進入台大音樂所任教後,他更同時繼續在台大醫學院耳鼻喉部、工學院應用力學研究所從事博士後研究。擁有如此多方跨界專業背景的他,因而特別擅長跳脫一般視角,對事物進行觀察、分析,例如借用「生物多樣性」的概念探討「音樂多樣性」等,在授課、著作與研究上多有跨領域的趣味與斬獲。2011年出版的第一本著作《另類閱聽:表演藝術中的大腦疾病與音聲異常》,更直接獲得了華文科普書界最重要的獎項「吳大猷科學普及著作獎」的肯定。
在本書,他再次運用他跨領域的知識及視野,結合心理學、認知語言學、中國文學和美學理論,從各個面向探討華語抒情歌曲,試圖發現華語情歌感動人心的秘密。他從宋代詩詞到現代唱片工業,爬梳華語情歌的歷史、文化脈絡;再分析為何「主副歌」這個曲式會成為主流,以及如何影響我們的聆聽經驗;接著,他分析一首流行歌曲的口與舌--歌詞,可以歸類為哪幾大經典類型,各有何特徵及效果;再談到歌曲中最重要的音樂元素,例如旋律、音色、和聲、節奏等,能如何透過編曲讓聽者產生各種感受。
分析了流行歌曲裡的各種元素後,本書接著引入實驗心理學的研究方法,透過「膚電反應」(測量皮膚的導電度)、腦造影實驗、測量指溫等,實際透過實驗分析、證明聽者在聆聽情歌時的受感動程度,以及其心靈療效。而關於一首歌「感不感人」最重要的因素,其實是和歌曲中各項元素的搭配有關。作者利用心理學中「格式塔學派」的概念,分析歌曲中語言的轉換、譬喻的使用、意象的營造以及影像的詮釋,是如何形塑出一首歌曲,並增添其感動力。
本書中,作者透過音樂心理學,以許多我們耳熟能詳的經典華語情歌為例,包括五月天、張惠妹、梁靜茹、陳奕迅、A-LIN、徐佳瑩等,帶我們一同探索華語抒情歌曲的魔力是從何而來。此外,作者也試圖以本書打破藝術的雅俗界線、人文與科學之間的高牆,並讓我們重新思考歌曲與自我的關係,以及台灣音樂教育改革的可能方向。
不論你是單純愛聽華語流行音樂的人、正從事音樂創作或投入音樂相關產業,或是相關領域的教育者、學生,本書都可帶你從不一樣的角度重新認識所謂的「流行音樂」,也為華語流行音樂開了另一扇窗,拓展未來更多的可能性。
【各界推薦】
方文山(作詞家)
江文瑜(臺灣大學語言學研究所教授)
李明璁(社會學者、作家)
柯智豪(跨界音樂家)
袁永興(資深樂評人、廣播DJ)
張鐵志(文化評論家)
陳樂融(作家/主持人)
黃韻玲(音樂創作人)
葉丙成(台大電機系教授)
作者簡介
蔡振家;陳容姍
臺大音樂學研究所專任教師。念大學時不務正業,主修愛樂社、歌仔戲社,因而在臺大物理系延畢一年,之後轉換跑道,先後取得臺北藝術大學傳統藝術研究所碩士學位、德國柏林洪葆大學音樂學系博士學位。近年在臺大開設「音樂、演化與大腦」、「音樂作品中的愛」、「疾病與災難的表演與展示」等通識課,著有《另類閱聽:表演藝術中的大腦疾病與音聲異常》(獲「第六屆吳大猷科學普及著作獎」)、《音樂認知心理學》,研究興趣為:生物音樂學、神經美學、情感科學、音樂聲學、戲曲。個人的部落格命名為「彈塗魚之舞」,期許自己在藝術、科學、教育的潮間帶,繼續匍匐前進,奮力跳tone。
臺大音樂學研究所專任教師。念大學時不務正業,主修愛樂社、歌仔戲社,因而在臺大物理系延畢一年,之後轉換跑道,先後取得臺北藝術大學傳統藝術研究所碩士學位、德國柏林洪葆大學音樂學系博士學位。近年在臺大開設「音樂、演化與大腦」、「音樂作品中的愛」、「疾病與災難的表演與展示」等通識課,著有《另類閱聽:表演藝術中的大腦疾病與音聲異常》(獲「第六屆吳大猷科學普及著作獎」)、《音樂認知心理學》,研究興趣為:生物音樂學、神經美學、情感科學、音樂聲學、戲曲。個人的部落格命名為「彈塗魚之舞」,期許自己在藝術、科學、教育的潮間帶,繼續匍匐前進,奮力跳tone。
ISBN: 9789862356210